有一種懷念,叫老家池塘裡的菱角熟了……

文:朱海東

圖:來自網路

妻子那天上街買菜,買回了一包菱角。對於這從來沒有見過和吃過的東西,四歲的外孫竟感到新鮮和好奇,連連追問這是什麼,可以吃嗎和怎麼吃之類的話題。而看著桌上現在已成為稀罕寶貝但在兒時卻極為平常的食物,一時竟勾出心靈深處對它的記憶。

有一種懷念,叫老家池塘裡的菱角熟了……

菱角這東西在我的故鄉,是平常之物。我的故鄉在農村,雖不是江南水鄉,但村子的周圍有一條環村小河,村中也有一些池塘,那河塘裡總是不乏菱角、蓮蓬之類的東西,其中尤以菱角最多。

每到秋天來臨,你隨便往哪個河塘邊一站,伸手就能摘得河塘裡的菱角。因此,小時候,我沒少品嚐過菱角的味道。它給了我童年記憶裡太多太多的甜美和快樂!

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每年春水乍暖,平靜的水面上便會漸次地出現菱角的碧綠身影,菱葉在水面上靜靜地平展著,一片片,一面面,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嚴嚴實實蓋住了水面。七月,一片惹人的綠色中便會翩然托起白的粉紅的花蕾,把盛夏的菱塘打扮得像美麗的新娘一樣。

每年的九月,隨著沁人肺腑的清香的漫溢,新的生命這時就會在水下悄然憨笑中孕育,逐漸成熟為讓人心儀的果實。挽起褲腿,站立水中,輕輕地提起一簇菱葉,水靈靈的菱角已如刀槍附在暗紅色或者青綠色的葉下。它們一個比一個豐滿,一個比一個碩大,一個比一個誘人。

這時,我們這些小孩子們便會站在或蹲在河塘邊,手拿長長的竹杆,把河邊的菱角秧苗拉到河邊,小心翼翼地摘下紅的或綠色的菱角,然後再把菱角的秧苗扔到河裡去。

但是對於長在河塘中間的菱角就需要下河採摘了。我們家鄉採摘菱角,需要藉助一種特製的木盆,這種木盆高不到一尺,長不足一米,裡面放上一隻小矮凳,以小木板或者木棒槌作槳,人坐在澡盆的小矮凳上保持平衡,微微探著身體,將澡盆周邊的菱一棵棵翻將過來,每一顆的菱下面根鬚上總掛著幾顆菱角,採摘好的菱還要原樣放回河裡,然後再小心翼翼地划水行進著。

有一種懷念,叫老家池塘裡的菱角熟了……

不大的一會兒就能將澡盆裝的載不動,澡盆吃水很深,再慢慢地划到岸邊。有時十幾只菱盆在水面上一字兒擺開,有條不紊地來回採摘,真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和快慰。

當然,也不是把所有成熟的菱角都採下來的。每棵菱秧上至少要留一至兩個菱角,這留下菱角一旦長大成熟,慢慢變老的時候,就會自己離開菱角蓬子,靠自身的重量降落到河床上,並用它身上的刺角把自己固定在水底。到了來年,菱角就又會生根發芽,菱塘裡就又是翡翠一片了。

菱角分家菱和野菱之分。暗紅色葉子一般結的是家菱,青綠色葉子一般掛的是野菱。家菱又稱紅菱,只有兩隻角,個大,皮厚,味美;野菱也叫茨菱,有三角、四角等多種形狀,個小,刺硬,味甜。

家菱適宜生吃,尤其是剛從水中撈上來的家菱,色澤鮮豔,形態可憐,用力掰掉外殼,立馬呈現在你眼前的便是一個晶瑩剔透的菱肉,塞進嘴裡,再輕輕的一嚼,滿口立時便會有一種甜汁四濺酥軟潤滑的美美的感覺。

野菱適宜做菜,食法上煮、燉、燒、煨等都可,像炒嫩菱、菱燉排骨、菱炒肉片、菱煨雞及菱燒豆腐等,均被認為是風味獨特的好菜餚。因此,小時候,我既喜歡生吃家菱,也喜歡吃野菱,既喜歡生吃菱角,也喜歡吃煮、燉、燒、煨的菱角。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後來,講讀李時珍《本草綱目》,才知道菱角不僅營養豐富,也具有健脾養胃、補腎養血之功效,同時菱角能消暑解熱、除煩止渴、益氣健脾、祛疾強身。常食菱角,可健身強體,預防疾病。我雖定居城市多年,但每到菱角上市季節,街頭如有賣菱角熟的,我總要稱了來嚐鮮。而每次吃到菱角,我就會回憶到小時候在池塘邊採摘菱角的場面。那是怎樣的快樂和享受啊!

多年以來,我一直對菱角充滿好感。這看似普通平常的小生物其實是偉大的,它無所需求奉獻多多,“瓜菜代”的年月,它救過人的命;“割尾巴”的年代,它只是在河塘裡默默地繁衍生息。

有一種懷念,叫老家池塘裡的菱角熟了……

但在此後的歲月中,菱角在故鄉卻發生了令人遺憾的變化。先是由於人口的增加村中的池塘被填平變成了宅基地,後來那繞村小河的水質也被嚴重汙染,而且水面也開始萎縮,菱角蓮藕這些往日的尋常物早已不復存在。

現在又到了菱角飄香的季節,卻再也吃不到老家池塘的菱角了,它只能從我們這代人的懷念裡飄出些許的清香。

TAG: 菱角河塘家菱野菱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