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接受開顱手術的珠海男子,竟能和醫生聊天?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通訊員 姜鑫

聽到做手術很多人都比較緊張,而開顱手術更是讓人惴惴不安,如果在開顱手術中,患者醒著還能和醫生聊天,你敢相信嗎?

正接受開顱手術的珠海男子,竟能和醫生聊天?

患者接受手術時做出了指令動作 受訪者供圖

近日,在中大五院手術室,一名正在接受開顱手術的腦腫瘤患者被喚醒,並與醫生進行了無障礙溝通對話。中大五院神經外科主任劉飛表示,與傳統開顱手術相比,“術中喚醒”輔助下的開顱手術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大腦,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

危險!腫瘤位於大腦語言功能區

39歲的何先生半年來經常暈倒且伴有面部抽搐到中大五院神經外科就診,被診斷為腦部腫瘤。

劉飛介紹,患者腫瘤病灶位於語言功能區,手術的難度主要為切除腫瘤的同時,不能損害患者的語言功能。傳統方法手術可能損傷功能區腦組織,導致患者術後失語。

為最大程度地切除病灶,保護患者腦部重要的運動和語言等功能區域,術後身體機能快速恢復,神經外科劉飛主任團隊和手術麻醉醫學部周少朋副主任團隊聯合制定了“全身麻醉術中喚醒狀態下精準腦腫瘤切除術”,即在實施腦部手術過程中精確控制麻醉深度,使患者在手術中保持無痛清醒狀態,以便最大限度地精準切除腫瘤。

術前,手術麻醉醫學部歐珊珊副主任醫師和張雪霞副主任醫師制定了患者的心理輔導、術中麻醉方案與喚醒、突發狀況的處理等方案,並訓練患者在手術中需要完成的對話,以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術中喚醒+清醒開顱 精準切除腫瘤

手術如期進行,早上8:10,患者被推入手術室,超聲引導下動靜脈穿刺、麻醉靶控鎮靜、放置鼻咽通氣道、頭皮神經阻滯……

9:30手術正式開始,開啟顱骨、切開硬腦膜、放置電極、標記語言中樞位置。。。。。劉飛主任手術團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個環節。

到了重要時刻,開始喚醒患者,副主任醫師歐珊珊開始調整麻醉藥物劑量,在腦電雙頻譜指數監測下逐漸減輕麻醉鎮靜深度,患者意識逐漸清醒,並按照指令正確地做出了第一個抬手動作。整個過程患者生命體徵穩定,醫生按術前計劃與患者進行對話:

“何先生,聽得到我說話嗎,有沒有什麼不舒服,你看這張圖是什麼?”“魚。”,“請您從一開始數數。”“一、二、三、四、五。。。。”

歐珊珊與患者對話的同時,劉飛小心翼翼地切除了患者腦部的腫瘤。喚醒期間,患者生命體徵始終保持穩定,並配合醫生完成了活動四肢、圖案識別以及語言交流等指令性動作。麻醉科醫生對鎮靜、鎮痛藥物的精確使用,使患者在意識清醒、配合指令時沒有出現疼痛感、恐懼、嗆咳、煩躁等不適情況。

近年來,術中喚醒麻醉和電生理監測下腦圖描記已逐步應用於臨床,成為腦功能區腫瘤手術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技術,對手術和麻醉醫生要求較高,不僅要精確控制麻醉劑量,且對氣道管理技術和術中監護水平也有較高要求。

責編 | 戴靈敏

校對 | 潘麗玲

TAG: 手術患者麻醉喚醒開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