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馬斯克與推特達成收購協議後,風頭正盛,立馬發推文表示下一步要收購可口可樂,並把可卡因重新加進去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01

可口可樂的發明者約翰·彭伯頓起初是癮君子,每天都在吸毒和戒毒之間反覆橫跳

最開始,他是想找一樣能代替毒品的東西,然後發現了歐洲當時流行的古柯酒,古柯酒裡含有微量的古柯鹼,也就是可卡因

並且他調試出自己的古柯酒,對外宣稱自己的酒能讓人產生興奮感,同時還會刺激性慾高漲,覺得自己的酒是“最好的壯陽藥酒”

緊接著美國出臺禁酒令,啪啪給了他兩耳光,讓他的商業帝國還沒開始就分崩離析

既然酒不行,那就出飲料

經過不懈努力的實驗、除錯,一種用可卡因、可樂果、蘇打水、糖漿、香精等材料配成的新飲料出世了

約翰·彭伯頓和他的合夥人將古柯(coca)和可樂果(kola)的字母做組合,然後估摸著有一個人應該是強迫症,為了整齊劃一,把kola的k改成了c

Coca-Cola(可口可樂)就此誕生

1886年5美分1杯的,號稱無酒精飲料 可口可樂 正式上市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但頭一年營銷量慘淡

隨後經過一年的發酵,人們發現這種飲料雖然不含酒精,但卻可以達到類似古柯酒的效果

透過原來那些酒鬼的宣傳,可口可樂立刻開始大火起來

這也不能說是馬斯克異想天開,確確實實可口可樂在一開始推廣生產時是添加了可卡因的

馬斯克是想讓可口可樂不忘初心,畢竟果子這些年也不停的在找回當初的自己

善良淳樸的馬斯克能有什麼壞心眼呢?

02

讓大眾嗜好可卡因,變成日常娛樂消遣藥物的原因,離不開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推薦

在一個偶然的地方,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偶然的發現可卡因可以區域性麻醉,可以當作性慾刺激劑,可以當作抗抑鬱劑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古柯

並且在之後的long time裡,將其用於治療幻想症、抑鬱症等,他認為可卡因是“富有魔力”的物質

在弗洛伊德的影響下,再加上當時的媒體大肆宣傳,誇大屬性作用

可卡因瞬間變成了可以治療疾病、擺脫飢餓、緩解疲勞、緩解睡眠、使人快樂的神器,風靡當時的美國

隨後因人們對毒品的認識越來越全面,認識到可卡因的成癮問題越來越嚴重,一些因可卡因中毒致死的案例額也引起了重視

因此美國政府限制了可卡因的使用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1903年在飲品中新增可卡因的行為受到了社會人士廣泛的批評

可口可樂公司表示要別人的時候叫別人小甜甜,不要的時候蹭都不給蹭

最終被迫在配方中去掉了可卡因,但是名字裡的coca(古柯)卻保留了下來

馬斯克想讓人們喝了他的快樂水變得更快樂,永遠的沒有煩惱,創造一個沒有憂慮的世界而已

助人為樂的馬斯克能有什麼壞心眼呢?

03

癮,人為什麼會有癮?

不單單是毒癮,毒癮是我們最常想到的

但癮裡面還有:煙癮、酒癮、賭癮、性癮、網癮、食癮等等等等的各種各樣的癮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主要是大腦裡的“獎賞機制”出了問題,掌管快樂源泉的多巴胺失控了

我們都知道:分泌多巴胺會讓我們產生快感

我們人天生、本能的就會去尋找快感,規避負面情緒,這是大腦的自我反應,是一種保護機制

所以當我們出現空虛、寂寞、冷,嗯,心冷,難過、憤怒、惶恐、不安、嫉妒等等的負面情緒時

大腦慌了,啟動了緊急應險程式,這時候的大腦非常渴望來一份超大杯的多巴胺,鎮壓叛亂

於是迫使自身開始尋找能分泌多巴胺的東西

中樞神經系統管理著人的知覺、思維、情感等,同時多巴胺也是他的小老弟

毒品、煙、酒之類的算是物質成癮

透過化學物質入侵,來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從而佔領人的感知思維,迫使多巴胺瘋狂輸出

正因為如此,之前有過抽菸、喝酒行為的人,在遇到煩心的事,出現了負面情緒時

大腦中還保留著上一次“抽菸、喝酒能讓自己快樂”的印記,便蠱惑自身再一次做出相同的行為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而毒品,不單單會影響多巴胺,並且對人體內的內啡肽也會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內啡肽的分泌能和嗎啡受體結合,產生止痛效果和欣快感,正因為有了內啡肽,人才可以正常行動,沒有內啡肽,骨骼的摩擦,肌肉的運動都會讓人痛的欲罷不能

而吸食毒品,爆發式的內啡肽進入身體,抑制了自身的內啡肽分泌,久而久之,人體便不再生產內啡肽

所以吸毒的人一旦毒癮犯了,不僅心理上受盡折磨,身體也因為缺少內啡肽會感覺有上萬只螞蟻在啃噬一樣

而網癮、性癮一類的算是精神成癮

透過打遊戲、上網、行性事產生大量多巴胺,來填補心理上的負面情緒

一旦當這些行為無法滿足時,犯癮的人就會產生不安、焦慮、心悸、暴躁、敏感、抑鬱等負面情緒

04

而以上說的這些,不管是物質成癮也好,還是精神成癮也好,都是透過不常態的多巴胺來達到快感

什麼意思呢

人每天產生的多巴胺是有限的,大腦是不可能一直分泌多巴胺的,這一點大家應該是深有體會的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拿打遊戲來說:

打個比方,我們假定大腦平均一天會分泌100g多巴胺

而玩一局10分鐘的遊戲會讓大腦分泌100g的多巴胺,是常態一天的量

而當大腦體驗過這種爆發式的多巴胺衝擊後,便打下了烙印,嚐到了甜頭的大腦隨後就會一直想著這種快感的體驗,隨時隨地的想著要打遊戲

根據邊際效益遞減規律和天花板效應,當我們隨著每天10分鐘遊戲的快感體驗,大腦適應了逐漸適應了200g多巴胺的滋潤後

大腦不自主的又開始產生了空虛、無聊的負面情緒

然後你一想,這不行啊,做人必須要開心啊,於是把遊戲時間加到了20分鐘,延長了快感體驗的時間,多巴胺每天分泌的量加到300g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這時候,再讓你回到每天100g多巴胺的日子就已經回不去了

說白了,已經習慣了100g+的大腦,再回到100g,就完全得不到滿足

這就跟很多亞洲的女生談過歐洲的男朋友以後,表示很少會再考慮找亞洲男生差不多的道理

這個癮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網癮少年每天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長

抽菸的人從幾天一包慢慢變成一天幾包

喝酒的人漸漸的保溫杯裡裝的都是酒

吸毒的最後傾家蕩產都滿足不了自己

05

這些都是負向的癮,或者說都是不良嗜好,各種案例告訴我們最好不要去嘗試,不要去觸碰

特別是未成年人

青少年一般心智都沒有發育成熟,不少人會因為獵奇心態去想著嘗試一下、一次就好

往往是這種想法的人,從嘗試變成了不可收拾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而已經養成了癮的人,除去毒癮外,還是可以看的稍微樂觀一點,只是稍微而已

很多有煙癮、酒癮、食癮的人想戒,但是最後還是沒忍住抽了、喝了、吃了

不是他們不想戒,往往有時候這些人會比其他人更迫切的希望戒掉這些惡習

但是就像上面說的,讓大腦回到100g的時候,大腦自己都受不了

這種情況下,都不需要外界的誘惑,大腦本身都在無時無刻的自己誘惑著自己

這時,就不能光從戒著手,還要進行轉移

就像“不要想白熊”一樣,越不去想,越光靠戒,越會反彈,滿腦子都會是想戒掉的東西

我們經常會聽見很多人說,每天都要看書、學習、鍛鍊之類的,一天不看不學不運動就感覺渾身難受

其實這也是一種癮

只不過我將這些歸類為正向的癮

這時候我們就是要找到吸引自己的,認為自己感興趣的那個“癮”,把多巴胺分一部分給這個“癮”,每天分一點每天分一點,做到積少成多,日積月累

慢慢將著重點轉移過來

又或者同時找好幾件有意思的事情,進行渣男渣女般的廣式撒網

把多巴胺從成癮處剝離出來,把愛分給其他事物

做到一個字:充實

馬斯克:少年呦要可口可樂嗎?上癮的那種

這就算是給自己的一個挑戰

而當我們完成挑戰後,會獲得巨大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也會促使正向的多巴胺分泌

對於自身來說又是一次蛻變

誒?這麼一想,或許馬斯克是想讓毒癮患者從毒癮中解脫出來,換一種稍微輕緩一點的癮,畢竟可口可樂是被稱為快樂水的

又或許馬斯克是想給全世界人一個挑戰自我的機會,讓全人類的心靈得到昇華

畢竟,世界友人馬斯克能有什麼壞心眼呢?

我不是在灌你雞湯,我是在教你做事,死鬼們下篇再見。

TAG: 多巴胺可卡因大腦馬斯克內啡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