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了?請看這裡

便秘分為功能性便秘,器質性便秘,臨床上以功能性多見。

一、正常排便過程

產生便意:腸內容物以正常速度透過各段,糞便及時抵達直腸,直腸擴張引起排便反射;排便動作:受大腦皮質、腰骶部脊髓內低階中樞調節,透過直腸收縮、肛門括約肌鬆弛、兩旁側肛提肌收縮、盆地下降、腹肌膈肌協調收縮,腹壓增高,促使糞便排出肛門。

二、 功能性便秘的分類

排空遲緩型(慢傳輸型便秘/結腸無力)

腸內容物從近端結腸向遠端結腸和直腸的運動速度低於正常人。

發病原因與腸道動力異常有關,可能存在胃腸神經及神經遞質的異常。

臨床特點:排便次數減少,少便意,大便質硬,排便困難;直腸指檢無糞便或觸及堅硬糞塊,肛門外括約肌的縮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全胃腸或結腸透過時間延長,肛門直腸測壓正常。

功能性出口梗阻(盆底肌功能障礙/盆底肌協調運動障礙)

糞便堆積於直腸內而不能順利從肛門排出,伴或不伴輕度的結腸傳輸減慢。

發病機制複雜,可能原因為盆地肌群張力過高(不能鬆弛/鬆弛不良/矛盾運動)以及肌肉張力(巨直腸/嚴重的盆底下垂)過低。

臨床特點:排便費力、便不盡感、下墜感,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肛門直腸指檢直腸見泥樣糞便,用力排便時肛門外括約肌呈矛盾收縮;全胃腸或結腸透過時間正常,多數標誌物滯留直腸;肛門直腸測壓顯示用力排便時肛門外括約肌呈矛盾性收縮或直腸壁感覺閾值異常。

混合型:有更多的心理壓力和異常的疾病行為。

三、如何確診功能性便秘——根據症狀

羅馬Ⅳ標準

排除器質性便秘後,診斷前症狀出現≥6個月,近3個月症狀有以下特點:

(1) ≥25%的排便感到費力;≥25%的排便為硬便;≥25%的排便有便不盡感;≥25%的排便有肛門直腸梗阻感或阻塞感;≥25%需要手法幫助;每週排便<3次。以上符合2點;

(2) 不適用瀉藥幾乎無鬆軟便;

(3) 無足夠證據診斷IBS。

四、 功能性便秘的治療

1。 一般治療:生活方式調整:適度運動、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多喝水、多食蔬菜等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心理調整、心理治療。

2。 瀉藥的使用

避免過度使用輕瀉劑

容積性瀉藥——首選、安全

可溶性纖維素:果膠、車前草、燕麥等。

不可溶纖維素:植物纖維、木質素等。

具體藥物有歐車前、聚卡波非鈣、麥麩、甲基纖維素、小麥纖維顆粒等。能加速全胃腸道運轉、吸附水分,鬆軟大便,緩解便秘和排便緊迫感。

潤滑性瀉藥:開塞露、液體石蠟、礦物油等。潤滑腸壁,軟化大便,使用方便,作用弱,長期應用會引起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良,並刺激胃腸道肉芽組織增生。

滲透性瀉劑: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鹽類瀉劑等。適用於對容積性瀉劑效果差的便秘,過度使用可引起體內水和電解質失衡。

乳果糖,它不被人體吸收,透過細菌分解後釋放有機酸在結腸起作用。尤其適宜於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及術後便秘者。糖尿病病人慎用。此類藥的主要缺點是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生氣體,引起腹脹等不適感。

刺激性瀉劑:含蒽醌類的植物學瀉藥(大黃、蘆薈、番瀉葉)、酚酞、蓖麻油、雙醋酚丁等。能刺激腸壁、增強腸蠕動而促進排便,適宜於容積性瀉劑和鹽類瀉劑無效時使用,長期使用可能藥物依賴、甚至大腸黑便病。

軟化性瀉劑:多庫酯鈉,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能降低腸道內液體的表面張力 ,口服後在腸內可使水和脂肪類物質浸入糞便,促其軟化,一般在服後1-2d顯效。

3。 促動力藥:莫沙必利、伊託必利、普卡必利,常用於慢傳輸型便秘。

4。 微生態製劑:防止有害菌定植和入侵,補充有效菌群發酵產生的有機酸,降低腸道PH值,改變腸道微生態環境,改變糞便性狀,緩解便秘、腹脹等症狀。

5。 清潔灌腸:適用於糞便嵌頓或嚴重排出道梗阻的便秘。

6。 手術治療

7。 中藥、針灸、推拿等

五、特殊人群便秘

1。老年便秘

特點:老年人便秘一方面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另一方面老年患者的慢性病的很多治療藥物會誘發便秘。

用藥:長期治療可選輕瀉劑,麻仁丸、通泰膠囊、蓯蓉通便口服液、乳果糖等,經常使用抗生素者可加用微生態製劑,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糖尿病並伴便秘者宜選用西沙比利。

2。 孕婦便秘

特點:孕婦腸蠕動減少,腸張力減弱,運動量減少,加之子宮及胎頭壓迫,造成排便困難,很容易引起便秘,甚至導致痔瘡。注意飲食結構,多運動,定時排便。

用藥:不能使用瀉藥,也不宜使用開塞露。孕期和哺乳期可使用乳果糖,乳果糖是人工合成雙糖,進入腸道後不會被小腸吸收入血,可導致腸道內形成滲透梯度,最大可能保留水分,亦不進入乳汁。

今天小編懶了,沒有進行圖片的整理,如果能堅持看到最後,你們真的很棒哦,對知識有很強的渴求。

TAG: 排便便秘直腸瀉劑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