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IBD專家為您解讀如何使用“新武器”維持克羅恩病長期緩解。

克羅恩病(CD)是慢性進展性炎症性腸病(IBD),隨著疾病進展會使得患者胃腸道結構受損,導致狹窄、瘻管和膿腫的形成,嚴重影響CD患者生活質量。

對於這樣慢性的、難治性的、反覆發作性的疾病,臨床治療緩解後如何維持緩解,獲得持久、長期療效,改變長期結果對於患者和臨床醫生而言都十分重要。

2020年3月,全新作用機制的生物製劑“維得利珠單抗”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成為了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治療的“新武器”。其中維持長期臨床緩解是維得利珠單抗治療CD的亮點。

為了幫助臨床醫生更好地瞭解“新武器”的作用機制和臨床資料,本期會議邀請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英德教授、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唐彤宇教授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田豐教授,共同探討維得利珠單抗如何治療中-重度CD患者,為消化科醫生的臨床決策提供指導。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1:專家簡介

不滿足短期症狀改善,CD治療目標是長期維持緩解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第十二期-唐彤宇教授”,“vid”:“n3123ob8t3g”,“img”:“http://puui。qpic。cn/vpic/0/n3123ob8t3g。png/0”,“desc”:“”})

首先,唐彤宇教授以“治療目標:克羅恩病的長期緩解”為主題進行了分享,從藥物作用機制、CD的治療目標和維得利珠單抗治療CD的III期臨床研究資料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唐彤宇教授表示,目前有多種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正在用於CD的治療。其中,維得利珠單抗是一種α4β7整合素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可阻止T淋巴細胞遷移和轉運至腸道炎症區域[1,2]。與其他生物製劑相比,維得利珠單抗的特點在於具有腸道選擇性的炎症抑制作用,是目前唯一的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3-7]。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2:維得利珠單抗是唯一的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

接下來,唐彤宇教授詳細介紹了CD的疾病特點和治療目標。他指出CD是一種慢性進展性腸道炎症性疾病,隨著疾病進展,患者可能出現狹窄、瘻管、膿腫等腸道損傷,甚至可能需要手術[8,9]。

在治療目標方面,唐彤宇教授表示,CD的治療目標正在不斷髮展,近二十年來已從改善症狀、臨床緩解[10]提高到無激素治療臨床緩解[11]、黏膜癒合[12-13]和改變病程[10,12]。同時CD的治療理念和疾病管理策略也需要有所轉變,替代逐步的“升階梯”治療策略,追求改善長期的治療結果,並使用客觀的臨床和生物學指標指導治療調整[10,14,15]。

那麼,“新武器”是否能夠幫助實現CD的長期臨床緩解?唐彤宇教授從維得利珠單抗III期臨床研究資料出發,為我們做了詳細介紹。

GEMINI 2研究是一項在39個國家/地區的285箇中心進行的,針對中-重度活動性CD成年患者的Ⅲ期隨機、平行分組、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評估了維得利珠單抗誘導和維持治療CD的療效[16]。

研究結果顯示,維得利珠單抗可以有效維持CD患者52周臨床緩解,尤其是之前未使用過抗腫瘤壞死因子(TNF)藥物的患者[16]。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3:維得利珠單抗可以有效維持CD患者52周臨床緩解

此外,維得利珠單抗可以維持CD患者的持續臨床應答和無激素緩解;同時,在持續降低CD患者激素使用量、疾病活動度(CDAI)等方面維得利珠單抗也顯示出了較好的療效。並且對於基線存在活動性瘻管的患者,維得利珠單抗也可以有效維持治療促進滲液瘻管閉合。

在GEMINI 2和3研究的合併事後分析中,相比與抗-TNF失敗的患者,生物製劑初治CD患者,接受維得利珠單抗維持治療結果更好[17]。對此,唐彤宇教授表示,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未經過其它生物製劑治療的CD患者,一線接受維得利珠單抗治療,可能效果會更好。

那麼,維得利珠單抗是否能夠實現CD的持續內鏡改善呢?接下來,唐彤宇教授為我們詳細介紹了VERSIFY研究。

VERSIFY研究是一項Ⅲb期、開放標籤單臂研究,納入病史至少3個月的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成年CD患者,評估了維得利珠單抗治療活動性CD的臨床和內鏡緩解療效[18]。

結果顯示,維得利珠單抗可誘導並維持持續臨床應答和臨床緩解,尤其是之前未使用過抗-TNF藥物的患者,臨床應答和緩解率更高[18]。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4:維得利珠單抗誘導並維持持續臨床應答和臨床緩解

此外,維得利珠單抗還可持續改善CD患者的內鏡疾病嚴重程度(SES-CD評分),持續降低炎症標誌物和改善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IBDQ)[18]。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5:維得利珠單抗改善CD內鏡疾病活動和患者生活質量的52周隨訪結果

克羅恩病的長期緩解:真實世界中的比較性研究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第十二期-田豐教授”,“vid”:“h312379yckq”,“img”:“http://puui。qpic。cn/vpic/0/h312379yckq。png/0”,“desc”:“”})

隨後,田豐教授分享了維得利珠單抗治療CD的真實世界比較性研究資料。

首先,田豐教授分享了一項多國、多中心的真實世界EVOLVE研究,評價了之前未使用生物製劑的CD或UC患者,使用維得利珠單抗作為一線起始生物製劑的長期(>12個月)療效、治療方式、醫療資源利用和安全性[19]。

結果顯示,維得利珠單抗作為一線生物製劑治療CD,24個月的累積臨床應答和臨床緩解率分別為83。5%、75。3%[19],且隨訪24個月的累積黏膜癒合率超過90%[19]。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6:維得利珠單抗在未經生物製劑治療CD患者中的臨床療效累積率(24個月)

接下來,田豐教授介紹了比較維得利珠單抗和英夫利西單抗長期維持治療療效的真實世界Explorys研究[20],結果顯示,對於未使用過生物製劑的CD患者,維得利珠單抗長期維持治療對比英夫利西單抗具有優勢。

主要體現在維得利珠單抗持續治療率更高,給藥頻率調整發生率更低,醫療資源使用率更低三方面。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治療率的組間差異更加明顯[20]。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7:維得利珠單抗治療IBD的持續治療率顯著高於英夫利西單抗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8:維得利珠單抗治療CD的醫療資源佔用顯著低於英夫利西單抗

此外,田豐教授還分享了一項對比維得利珠單抗和抗-TNF藥物治療CD的療效—VICTORY研究。

對比分析顯示,維得利珠單抗維持治療CD的黏膜癒合率顯著高於抗-TNF藥物,儘管維得利珠單抗的臨床緩解率和無激素緩解率與抗-TNF藥物相當,但數值更高。此外,維得利珠單抗的嚴重感染和嚴重不良事件顯著低於抗-TNF藥物[21]。

克羅恩病治療方案升級:克服藥物失效問題,維持長期疾病緩解

圖9:對比分析顯示,維得利珠單抗維持CD黏膜癒合率顯著高於抗-TNF藥物

問題解答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第十二期-唐彤宇教授&田豐教授”,“vid”:“l31234ncgs7”,“img”:“http://puui。qpic。cn/vpic/0/l31234ncgs7。png/0”,“desc”:“”})

會議最後,幾位醫生解答了現場醫生對於CD管理和生物製劑應用方面的疑問。

關於如何在疾病早期篩選出CD患者?唐彤宇教授表示,CD的早期診斷一直是臨床醫生面臨的一個難題,按照現有的診斷標準,CD的早期診斷要滿足臨床症狀、內鏡下表現、病理組織學證據等等。但目前CD診斷還沒有金標準,臨床上很多患者做了病理,卻無法最終確診。

在現有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做好CD的鑑別診斷,將得到的診斷依據進行綜合評判,爭取篩查出早期CD患者。對此,田豐教授補充到,對於CD的診斷,不能僅僅只依賴於病理,還需參考臨床表現,做好隨訪很關鍵。

對於CD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最佳時期的選擇問題,唐彤宇教授表示,如果明確診斷CD,目前主張“降階梯”或“快速升階梯”治療,在患者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明確診斷為CD,傾向給予“降階梯”治療。

最後大會主席王英德教授進行了總結,指出IBD治療的生物製劑時代確確實實到來了,目前IBD生物製劑的選擇性增加,臨床醫生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和臨床表現,選擇合適的藥物,更好地造福患者,給患者帶來更多福利。

本次直播幾位醫生從自身臨床經驗出發,結合最新研究結果為我們分享了獨特的觀點,在場醫生互動活躍、收益頗豐,期待接下來更精彩的內容。

參考文獻:

1。Laurent Peyrin-Biroulet, et al。 Lancet。 2008;372(9632):67-81

2。 M Briskin, et al。 Am J Pathol。 1997;151(1):97-110

3。類克(英夫利西單抗)說明書https://www。xian-janssen。com。cn/sites/default/files/PDF/10fu_jian_zhu_she_yong_ying_fu_li_xi_dan_kang_shuo_ming_shu_-20200218。pdf

4。 修美樂(阿達木單抗)說明書,核准日期:2016年5月10日

5。 欣普尼(戈利木單抗)說明書https://www。xian-janssen。com。cn/sites/default/files/PDF/9fu_jian_ge_li_mu_dan_kang_zhu_she_ye_shuo_ming_shu_20191217。pdf

6。 喜達諾(烏司奴單抗)說明書https://www。xian-janssen。com。cn/sites/default/files/PDF/13fu_jian_wu_si_nu_dan_kang_zhu_she_ye_shuo_ming_shu_-_20200311。pdf

7。 安吉優(維得利珠單抗)說明書,核准日期:2020年3月12日

8。 B Pariente, et al。 Inflamm Bowel Dis。 2011;17(6):1415-22

9。 JF Colombe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7;152(2):351-361。e5

10。 L Peyrin-Biroulet,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5;110(9):1324-38

11。 J F Colombel,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5):1383-95

12。 Willian J Sandborn, et al。 J Crohns Colitis。 2014;8(9):927-35

13。 Filip Baert,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0;138(2):463-8

14。 Bougen G, et al。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13(13):1042-50。

15。 Darr U, Khan N。 Curr Treat Options Gastroenterol。 2017;15(1):116-25

16。 William J Sandborn,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8):775-6

17。 BE Sands, et al。 Inflamm Bowel Dis。 2017;23(1):97-106

18。 Silvio Danese,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 Oct;157(4):1007-1018。e7

19。 Yarur A,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8;113(Suppl):S375

20。 Haridarshan Patel, et al。 Crohn‘s & Colitis。360。 2019;1(2):otz022

21。 M Bohm, et al。 J Crohns Colitis。 2018;12(suppl_1):S018

VV-MEDMAT-21897

本資訊旨在幫助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更好地瞭解相關疾病領域最新進展。本站對釋出的資訊內容,並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僅為提供更多資訊。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盡快處理。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為了解資訊使用。該等資訊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資訊被用於瞭解資訊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擔相關責任。

- End -

TAG: CD單抗得利治療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