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鄧鐵濤關於“少火生氣”的詮釋與運用

國醫大師鄧鐵濤關於“少火生氣”的詮釋與運用

▲鄧鐵濤(1916。10-2019。01)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法代表性傳承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內科創始人之一,現代著名中醫學家。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醫藥抗擊非典特殊貢獻獎、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獲得者。(攝像 陳安琳)

心血管疾病的病機多為本虛標實。“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扶正固本輔助人體之氣機祛邪尤為重要。合理選用藥物調節人體之氣機從而達到“少火生氣”,避免“壯火食氣”是一個臨證難點。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吳偉教授師從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下稱鄧老),發現其臨證中使用補氣溫陽類藥物中巧妙運用“少火生氣”理論,採用同類不同性藥、調節藥物劑量、配伍解毒藥對等方式治療心血管疾病比單純補陽、溫陽有效、安全。

“氣”與“火”之關聯

01

明代·張景嶽提及:“少火生人之元氣,是火即為氣。此氣為正氣……若正氣有餘,便是人生之元氣。人生元氣生於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而為陽氣之根也。故命門之火旺,則蒸糟粕而化精微,所謂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者是也。是火即是氣……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也”。

鄧老認為,少火即正氣,少火生於命門,命門之火藏之於腎,即水中之火也,亦即相火,此火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故當飲食入胃,在陽氣的作用下,水谷化生精微,上輸於心,滋養君火,君火下通於腎,腎氣透過三焦,溫煦臟腑組織,以維持臟腑功能,此為少火生氣。

“壯火食氣”之弊

02

從宋代以來,醫生們多受《和劑局方》之影響,大都喜歡溫補,其弊端是上火的人多,陰虛火旺,灼傷真陰。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有鑑於此,提出了“人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學說,可謂開金元以後滋陰之風。朱丹溪還進一步指出“氣有餘便是火”,後來明代醫家張景嶽也提出“氣不足便是寒”。鄧老深究古代各家學說,運用“五臟相關學說”,結合嶺南地域氣候特點,在臨床上注重權衡火(陽)與寒(陰)的關係,平衡陰陽,以扶助人體的正氣,尤其顧護中焦脾胃樞紐之氣。

鄧老認為,嶺南之地,土卑地薄,溼熱交縱,若使用益氣助陽之品,需從小劑量開始,酌情加量,不可盲目大劑量使用,易助長火熱之邪。

“萬病皆損於陽氣”、“有陽則生,無陽則死”,“火神派”喜歡使用超大劑量的附子,但附子中毒的案例屢見不鮮。臨床上猶當謹慎。

鄧老在小劑量使用附子(3-5g/劑)的同時,多用甘草、生薑與其配伍降低甚至達到解毒作用,避免“壯火食氣”。

正如《本草正》記載:“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能解其毒。”現代研究亦證實甘草的解毒作用。

運用“少火生氣”理論治療心血管疾病之經驗

03

3。1 胸痺心痛(冠心病)—損其心者,調其營衛

營衛之氣的盛衰依賴於後天之本,即脾胃之氣的強弱。鄧老認為冠心病為“脾土虛弱,木不生火,營衛不足”所致。正如仲景所言之“四季脾旺不受邪”,因脾為土髒,灌溉四旁,所以五臟皆有脾胃之氣,故調理脾胃可調四髒,從而陰平陽秘,疾病自除。

故在本病的治療上,鄧老強調以補氣為要,方用鄧氏溫膽湯加減。黃芪為本方之要藥,但部分患者虛不受補,為避免久用黃芪而致“壯火食氣”,鄧老善用“南芪”之五爪龍配合桂枝代替黃芪,其認為二者相配益氣補虛功同北芪卻不溫不燥,補而不峻,正合“少火生氣”之意;並佐以白芍,柔肝養肝,助木升火。全方溫土以助營衛,益氣以充君火。

3。2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少量附子,微升少火

《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又稱少火,少火不足,君火自弱,而致心氣不足;西晉·王叔和在《脈經》提及“心氣因起,陽行四肢,肺氣亭亭,喘息則安”,說明了心衰補氣的重要性。

故鄧老認為“心氣不足”為心衰病主要病機,方用人參四逆湯加減。其中附子為補氣溫陽之要藥,歷代醫家善用附子之人可謂不勝列舉,但對附子的靈活運用鄧老首推仲景。

清代·陳修園亦提及“‘氣味辛、溫,有大毒’七字,仲景即於此,悟出附子大功用”。研究表明,仲景對附子的用量並不大,常用量附子1枚合約6。9g,大者1枚亦10g左右,多不超過13。8g。

故鄧老提出,使用附子應法仲景之“微升少火”之意,小劑量(3-5g/劑)使用,扶植少火,並佐以炙甘草既可解毒又可增加補氣效力。陰得陽生,陽得陰助,陰平陽秘。另外,在臨床上使用熟附子時,多仿仲景真武湯組方思路,加用生薑3片,一可助陽,二可解附子毒;常加白芍,酸斂,防附姜之發散。

另外,在臨床上使用熟附子時,多仿仲景真武湯組方思路,加用生薑3片,一可助陽,二可解附子毒;常加白芍,酸斂,防附姜之發散。

3。3 眩暈(老年性高血壓)—補氣為要,平調陰陽

高血壓屬中醫“眩暈”範疇。老年性高血壓多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正如《丹溪心法》所云“無虛不作眩”,鄧老認為老年人後天之本虛弱,脾土無以灌溉五臟之氣,氣虛為主要病機,方擬赭決七味湯加減。

其中黃芪為君藥,意在補益脾氣,調和陰陽。且臨床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在黃芪運用較大量仍需加量時配伍五爪龍代替部分黃芪,且配合使用麥冬、石斛等養陰之品制黃芪之溫燥之性,取“少火生氣、壯火食氣”之意。

3。4 心悸(病竇綜合徵)—益氣溫陽,補少助君

根據發病特點,病竇綜合徵歸屬祖國醫學“心悸”“怔忡”病的範疇。且因脈為心之府,也有醫家因其脈以“遲、澀、結、代”為特點,將其歸到“脈結代”“遲脈證”進行討論。不論是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中:“其氣虛者,由陽氣虛弱,心下空虛,內動而為悸。”

還是明·李時珍《瀕湖脈學》提出:“遲而無力定虛寒,代脈都因元氣虛,結脈皆因氣血凝”,不難看出氣虛而致陰寒為病竇綜合徵主要病機。故鄧老遵從“虛者補之”、“寒者溫之”之法,方選自擬黃芪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附子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脈;細辛辛溫通陽,以利陽氣之敷布。

故在黃芪補氣的基礎上配合小劑量附子(5g/劑)、細辛(3g/劑)取微微升火之意;另外鄧老喜佐以太子參、麥冬增益氣之功,弱附辛之烈。組方平組方用藥於平淡之中每有奇效。

結語

04

鄧老在遣方中巧用五爪龍、太子參、桂枝、小劑量附子、細辛等補氣溫陽類藥物調節人體之氣機從而提高補氣功效且不過於燥熱,避免“壯火食氣”,體現了“少火生氣”之意,臨床療效頗佳。

故在臨證之時需要用到峻補扶陽類藥物時因顧及患者本身氣機與火化的關係,過於峻猛溫補往往易損氣機,導致壯火食氣,功虧一簣,因此可以透過同類不同性的藥物、調節藥物劑量、配伍解毒藥對等方式來進行調整氣機達到氣火平衡。

作者簡介

國醫大師鄧鐵濤關於“少火生氣”的詮釋與運用

國醫大師鄧鐵濤(左)與弟子吳偉

吳偉:

中醫內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廣東省特支教學名師,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術繼承人之一。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第一臨床醫學院內科學教研室主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直屬內科第一黨支部書記。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本科生教材、規培住院醫師教材、研究生教材主編。

【作者:吳偉、金政】

TAG: 附子少火鄧老壯火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