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溼熱證怎麼調理?海南專家教你從飲食、中醫等5方面調養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10日訊息(記者王洪旭)立夏之後,海南天氣逐漸熱起來,高溫溼熱的環境,常常讓人覺得渾身黏糊糊的,倦怠、不想動彈、嗓子不適,喉嚨裡有痰卻咳不出來吞不下去,面板好發溼疹,口臭,臉上出油多、頭髮油膩、臉上長“痘痘”、心煩心悸,失眠多夢;或頭重肢困,胸悶脘痞腹脹,食慾差、大便粘膩,排便不爽等;女性會陰部潮溼,白帶增多發黃,男性表現為陰囊潮溼,舌苔膩等。這就是中醫常說的溼熱證。

那麼,溼熱是如何形成的?該怎麼調理?5月10日,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採訪了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吉貞料醫師,為你答疑和支招。

溼熱是怎麼形成的? 由溼熱氣候和臟腑功能失調所致

溼分外溼和內溼兩種。內溼是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所致。《黃帝內經·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即常食味厚、脂多、油膩的食物會導致溼熱內蘊,易患疔瘡之類的疾病。即暴飲暴食,食用過多油膩、甘甜、厚味的食物,嗜好菸酒等,就會加重脾胃、肝膽等臟腑負擔,特別是脾最易受溼困,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使機體“水溼內停”。

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居住環境潮溼,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的。外溼束縛體表,脾運化功能受阻或脾運不健,水溼滯留,致使溼從內生。

熱則是一種熱象。如辛辣或者熱性的食物吃多了,人體會滋生內熱。體內陽氣過盛,陰並制陽,產生口乾、口臭等熱象。水溼滯留過久會化熱,而陽熱的人則因水溼入侵而形成溼熱。

《溫熱論》中說:“有酒客裡熱素盛,外溼入裡,裡溼為合。在陽之軀,胃溼恆多;在陰之體,脾溼亦並少,然其化熱則一。”即常飲酒、內熱盛的人,受外溼入侵易生溼熱。陽熱的人,多有胃溼;陰盛的人多有脾溼。有溼的人受熱邪時只會形成溼熱。《讀醫隨筆》中說:“病痙者,其人必平日溼重而氣滯,或血燥氣澀也。”即溼熱體質者體內溼氣較重,且容易引起氣滯,或者有血燥熱、氣機不暢的現象。

溼熱是指人體內的溼與熱同時存在的現象。溼熱證大致可分為溼重熱輕、熱重溼輕、溼熱並重等證型。

辨別溼熱之偏輕偏重,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首先是看舌苔;其次問口渴。若溼重熱輕者,舌苔白且膩,口淡不渴;溼熱並重者,舌苔黃厚膩,口渴不欲飲,或口渴而喜熱飲;熱重於溼者,舌苔黃微膩或黃燥不膩,口渴明顯而欲飲。

辨證施治 從情緒、飲食、中醫等5方面調養

得了溼熱證怎麼辦?吉貞料醫師建議,應該辨證施養、辨證施治,可從下面5個方面進行調養。

1.情志調養

溼熱者往往會出現性情急躁,伴有煩躁易怒的現象,七情六慾也達到了頂端。可以透過多觀看道家、儒家的讀本,提升自己的精神修為,讓自己做到不驕不躁、寵辱不驚、心靜如水。

2.飲食藥膳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可多食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芹菜、藕、苦瓜、黃瓜、白菜、捲心菜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說:“春氣溫宜多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之,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菽就是豆子,黑豆、黃豆、紅豆、綠豆、豌豆,除了綠豆偏涼性,其他豆屬於平性,豆類入脾經,可健脾去熱祛溼氣,豆子是種子,有強大的生命力,補腎。最好打成豆漿是優質蛋白的來源。可用動物類如老鴨、甲魚、水、鯽魚、蛇類這些偏涼、偏陰性的食品進行調理。水果類可以選擇西瓜、雪梨、馬蹄、雪蓮果等。

溼熱的季節粥、湯也是很好的選擇,可用茯苓、白朮、山藥,蓮子,薏米、紅豆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溼養胃。用冬瓜、赤小豆、薏仁等煲湯,清熱利溼。

儘量避免吃一些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生薑、大蔥、大蒜等;對於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溫性食品和飲品,以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食物,應該少食和少飲;

烹飪方法也要注意,儘量以熬、蒸、煮為主,不要過多燒烤、煎炸。

另外,溼氣影響氣機,應主要疏肝理氣、和胃。陳皮、佛手、砂仁、香櫞、生麥芽、玳玳花等可使肝氣調達、脾胃氣機升降。

3.生活調節

首先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儘量不要熬夜,養成定期的排便習慣,同時注意個人的衛生,保持通風清新的生活環境,儘快地糾正自己的壞習慣,比如說抽菸和喝酒、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

4.運動調養

運動為陽,動能條暢氣血,能促進脾胃功能,能舒展被溼氣所鬱遏的陽氣、促進身體對溼濁的運化,綠色環保無副作用。如長跑、游泳、爬山、功夫、長跑、游泳、太極拳、八段錦等。

5.中醫干預

針灸、拔罐、刮痧、艾灸、中藥內服、外治等中醫中藥治療方法。

體內溼熱,如果只表現為輕微的症狀時,透過以上調理就會有所好轉,如果症狀嚴重透過調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醫辨證施治後再調理。

醫者辨別出溼邪與熱邪之孰輕孰重,以便對清熱藥和利溼藥的選用相應地有所側重:清熱藥與利溼藥大多數為寒涼之品,應酌情配伍溫燥行走之品,以促使氣機的升降出入,有助於藥物的運化,同時也保護了脾胃功能,從而提高了療效。使用清熱利溼藥通利小便,難以避免地會耗傷津液。所以,運用清熱利溼法時應該適可而止。素體陰虛液虧者慎用本法,或酌情配伍養陰生津之品。

如果肝膽溼熱一般情緒容易急躁、易怒、口苦、口乾、眼睛乾澀、經常容易發怒、發脾氣,特別是兩脅肋部脹痛、脹悶感,可以用龍膽瀉肝丸清除肝膽溼熱。

採用藥物口服來清熱去溼,多選用梔子、黃連、黃柏、知母、芡實、陳皮、茯苓、澤瀉等,溼重要化溼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熬湯,甚至葛根芩連湯。

TAG: 溼熱清熱利溼水溼舌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