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古代蒙汗藥的配方很簡單,我們小時候還見過,解藥更到處可見

在火藥還沒有被髮明之前,刀槍劍戟這些冷兵器是人們的必備之物,上至天子手中,下至老百姓家中,大家都有自己的趁手兵器,古人對練武十分熱衷,要是有武藝過人者,更有就會進入朝廷任職,或成為職業軍人,為國效力。

原來古代蒙汗藥的配方很簡單,我們小時候還見過,解藥更到處可見

然而再強壯的武將,再厲害的俠士,只要到了“蒙汗藥”面前,瞬間就成了任人擺佈的傀儡,當年楊志一行人辛辛苦苦押送了一路金銀財寶,想著吃點肉喝點酒,結果被人下了蒙汗藥,瞬間被麻翻在地,無法動彈,尚未失去意識的楊志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劫走財物。

別說楊志,就連魯智深、武松這種一等一的強者,在“蒙汗藥”面前也不過是個動不了的弱者,《水滸傳》裡簡直把“蒙汗藥”描述得神乎其神。那麼傳說中的“蒙汗藥”真的有那麼厲害麼?它又是如何製成的?咱接著看。

原來古代蒙汗藥的配方很簡單,我們小時候還見過,解藥更到處可見

蒙汗藥,即一種喝了或聞了就會使人失去知覺的藥,如果服用過度,甚至“加入刀斧也不知”,猶如死人一般。何為“蒙汗”?意思是抑制住汗腺分泌,從而讓肌肉鬆弛無力、神經被麻痺,人就會失去知覺。

但蒙汗藥的發明並不是為了讓強盜土匪搶劫用,而是醫生們用來進行外科手術的麻醉劑,類似於神醫華佗發明的“麻沸散”,在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裡,甚至詳細記載了蒙汗藥的製作方法。

原來古代蒙汗藥的配方很簡單,我們小時候還見過,解藥更到處可見

“八月採此花,七月採火麻子花,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不覺痛也。”可見李時珍熟練掌握了蒙汗藥的製作方法,並且實施於手術中。其中的“曼陀羅花”,就是製作蒙汗藥的主要成分(《水滸傳》中也認為是曼陀羅花)。

曼陀羅花又名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原產印度,但早已遍佈全球,我國曼陀羅花主要產自華南地區。由於曼陀羅花中含有東莨菪鹼、莨菪鹼和少量阿托品等成分,所以具有麻痺作用,將其磨成粉末之後,可製作蒙汗藥。

原來古代蒙汗藥的配方很簡單,我們小時候還見過,解藥更到處可見

但因為曼陀羅花多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也呈現淡黃色,容易被人發現,且特別容易揮發,所以一般會將其混入酒水、茶水中,藥力更甚,烈酒與蒙汗藥可謂“天作之合”,所以製作蒙汗藥並不難。

但李時珍也十分貼心,他在書中還寫了蒙汗藥的解毒方法,即使用大豆和甘草混合,可解毒,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毒扁豆鹼”,可以解除蒙汗藥的藥性,讓被麻醉者在短時間內恢復意識。

原來古代蒙汗藥的配方很簡單,我們小時候還見過,解藥更到處可見

然而不知道是誰對醫生們使用的蒙汗藥動了歪腦筋,用來進行殺人越貨之事,導致別人妻離子散,讓英雄好漢們丟了性命,讓黃花大閨女沒了清白,所以關於“蒙汗藥”的傳說也越來越多,讓如此簡單的麻醉藥變成了大家口中“神秘可怕、能操縱人”的藥。

參考資料:《水滸傳》《本草綱目》

TAG: 蒙汗藥曼陀羅花李時珍水滸傳失去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