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緊貼胸主動脈,他們透過一根胃鏡切了下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劉元順

30歲的鐘先生吃東西的時候,市場感到噁心,還有哽咽感,最初沒有在意,沒想到最終檢查出來,竟然是食管瘤。所幸,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內鏡科接受治療後,鍾先生絕處逢生。

網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緊貼胸主動脈,他們透過一根胃鏡切了下來

半年前進食有哽咽感,沒有引起重視

早在2020年5月,鍾先生在進食南瓜餅時就有哽咽感,但當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知不覺,半年過去,直到11月下旬,鍾先生因進食時感到噁心,哽咽感加重。

這時候,他感到有些恐慌:是不是情況不太妙?這才立即去當地醫院就診,胃鏡下顯示:食管距門齒22cm-25cm黏膜球狀隆起明顯,表面光滑,建議做個超聲胃鏡進行進一步檢查。

患者打聽到,國科大腫瘤醫院內鏡科王實主任曾順利開展過多例內鏡下治療食管腫瘤手術,於是慕名而來。

平滑肌瘤長成網球大,緊鄰胸主動脈

王實主任為患者安排了胸部增強CT和超聲胃鏡檢查。鍾先生做了胸部增強CT和超聲胃鏡的檢查後,證實了食管黏膜下病變,食管距門齒22cm-25cm近1/3周見縱行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覆蓋完整。源自固有肌層,邊界清晰,病變緊貼胸主動脈。

王實主任會診後安慰患者不必緊張,看檢查的情況,考慮食管腫瘤為平滑肌瘤可能性大,但食管腫瘤巨大,而且緊鄰胸主動脈,如果按照傳統的外科手術,患者手術創口較大,恢復時間長,經濟費用較高。

內鏡下手術對患者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但是具體到鍾先生的手術,卻也有著不小的難度,因為他的腫瘤巨大,已經壓迫食管,管腔狹窄,留有的操作空間較小,非常考驗醫生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王實主任與內鏡科擁有多年治療經驗的俞江平主治醫師和阮榮蔚主治醫師反覆討論和患者溝通後,決定為患者開展內鏡黏膜下腫瘤挖除術。

王實主任團隊順利將黏膜切開,剝離腫瘤,封閉創面等操作,將整個腫瘤完整剝離下來,腫瘤成橢圓形,腫瘤大小約5。2cm×2。8cm。整個手術僅僅用時3小時。

術後,患者進食哽咽感明顯緩解,噁心感消失,在110病區團隊的精心護理下,住院五天後出院。術後標本經病理學檢查證實為平滑肌瘤。

患者出院時心情非常激動,握著王實主任的手說:“太感謝你們了,這麼大的腫瘤,透過一根胃鏡就切下來了。為你們精湛的技術,體貼的服務點贊,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什麼是食管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是食管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約佔全部食管良性腫瘤的70%,男性與女性發病率比例約為:2:1。食管平滑肌瘤生長緩慢,初期患者往往不重視,直至出現進食哽噎或胸骨後痛等症狀才就診。近年來,隨著胃鏡篩查的普及,該病在臨床上越來越多見,但該病因病灶位於黏膜下,普通胃鏡檢查難以與其他黏膜下病變相鑑別,容易誤診,超聲內鏡檢查為該病的準確診療提供了最可靠的方法。

延伸閱讀: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鏡科王實主任團隊開展內鏡篩查和微創治療如火如荼包括: 消化道早癌的內鏡精查,在省內外贏得金口碑。隨著早癌篩查專案的開展,每年吸引了大量省內外進行醫生,每年常規開展消化內鏡ESD手術500例,且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進行現場影片演示。內鏡科常規開展超聲內鏡檢查術(EUS)、內鏡黏膜下切除術(EMR)、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內鏡黏膜下腫瘤挖除術(ESE),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內鏡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後恢復快、經濟花費小等優勢,為廣大患者帶來了新福音。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TAG: 內鏡食管黏膜腫瘤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