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磊科普彙總之常見的肝硬化原因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肝硬化多指病理上肝臟的一種狀態,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肝臟損傷,肝細胞不斷壞死和再生,在壞死區發生膠原纖維增生形成瘢痕組織,稱為肝纖維化,肝纖維化繼續進展,瘢痕組織將肝臟組織重新分割,形成多個假小葉或者肝硬化結節,最後導致整個肝臟硬化。

李亞磊科普彙總之常見的肝硬化原因

常見的肝硬化原因有以下幾種:

1、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在中國,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主要包括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和丁肝肝硬化,以乙肝肝硬化最常見,丙肝肝硬化次之,丁肝肝硬化常由丁型肝炎病毒與乙型或丙型重疊感染,通常經過慢性肝炎階段演變而來,急性或亞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細胞壞死和肝纖維化可以直接演變為肝硬化,抗病毒治療尤為重要。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

由於各種原因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及代謝綜合徵等導致肝臟細胞脂肪過度沉積和脂肪變性為特徵的臨床病理特徵,可分為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纖維化、肝硬化四個階段。

3、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中毒性肝損傷,主要表現為初期肝細胞脂肪變性,逐漸發展為酒精性肝炎,最終導致酒精性肝硬化。國外多見於酒精性肝硬化,我國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為主,但近年來酒精性肝硬化比例也在不斷增高。

4、毒物和藥物性肝硬化

藥物性肝硬化是指各種毒物、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在肝臟內代謝過程中因各種機制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損傷,最終形成的肝硬化,其機制包括物質本身毒性、免疫機制、代謝物質攝取轉運及排出異常等。例如長期服用異煙肼、甲氨蝶呤或長期接觸磷、四氯化碳砷等可引起中毒性或藥物性肝炎而演變為肝硬化。

5、膽汁淤積性肝硬化

當肝內膽汁淤積或肝外膽管阻塞時,高濃度的膽汁酸和膽紅素可損傷肝細胞,引起膽汁淤積性肝硬化,分為原發、繼發。前者多為自身免疫性肝病導致的肝硬化,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型肝硬化又名原發性膽汁淤積性膽管炎(PBC)、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可由自免肝抗體譜、抗核抗體譜檢出,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綜合徵、類風溼關節炎等。後者多為膽管長期梗阻如膽管結石或膽管周圍臟器如胰腺長期壓迫引起。

6、遺傳代謝性肝硬化

常見於威爾森氏症,由於體內缺乏一種酶導致銅代謝異常積聚在肝細胞內,引起肝臟氧化應激損傷,導致肝功能異常,最終可形成肝硬化。亦可沉積在腎臟、眼部、血液系統等,臨床上可依靠檢測銅藍蛋白、眼底K-F環診斷。

7、肝靜脈迴流受阻性肝硬化

指各種原因引起肝靜脈迴流受阻,導致肝臟長期淤血、肝細胞變性及纖維化,最終發展為淤血性肝硬化。如心源性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反覆發作或縮窄性心包炎,導致肝靜脈迴流受阻,肝臟持續淤血,造成肝細胞變性壞死進展為肝硬化。布加綜合徵(BCS):是指因血管發育異常、下腔靜脈梗阻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肝靜脈及肝靜脈開口至右心房段下腔靜脈任意部位阻塞,導致門靜脈及下腔靜脈壓力增高及,最終可導致淤血性肝硬化。

8、寄生蟲性肝硬化

指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肝硬化,如血吸蟲或肝吸蟲寄居在門脈系統,蟲卵沉積於匯管區炎症、肉芽腫和纖維組織增生,最終導致匯管區擴大,破壞正常肝小葉,形成再生結節,由於再生結節多不明顯,亦成為血吸蟲性肝纖維化。我國的血吸蟲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多見,不過目前基本已被消滅。

9、營養不良性肝硬化

營養不良性肝硬化是由於長期營養缺乏引起的肝硬化,其機制可能是缺乏膽鹼導致肝內脂肪無法被氧化利用,從而使脂肪堆積在肝細胞內成為脂肪肝,進而形成肝硬化;亦可能是因為缺乏含胱氨酸的蛋白質,引起肝細胞合成酶的功能受到影響,導致肝細胞被各種因素損害而壞死,不斷進展為肝硬化。

10、隱源性肝硬化

隱源性肝硬化多指肝硬化發展到臨床症狀明顯而被發現,但原因不明的肝硬化,部分專家認為是終末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但仍無定論。隱源性肝硬化一旦發現多已為晚期,患者腹水及出血傾向明顯,預後較差,部分可表現為肝炎。

肝膽衛士李亞磊表示:對於肝硬化的治療中醫上強調扶助患者正氣,調理脾胃、健脾益氣、祛溼熱。肝硬化病人血絡淤阻,所以多用扶脾固本、活血化瘀。從治療上講,中醫治療肝病突出整體觀念,將辨病與辯證有機結合起來考慮的優勢更為明顯。提倡扶正祛邪,標本兼治,既要考慮患者病情反覆波動,溼熱邪氣未盡的因素,也要顧及患者病久體虛肝腎不足的一面,更要抓住久病肝血淤阻的癥結所在,因病人而宜,對症開方,突出個性化治療。

TAG: 肝硬化肝細胞導致酒精性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