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視”界難題:我配了五副眼鏡,在不同的場景中來回摘戴……

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創作品

作者丨朱萍

編輯丨徐旭

圖片來源丨圖蟲

“80後”的“視”界難題:我配了五副眼鏡,在不同的場景中來回摘戴……

“是隻有我還是40歲以上的人都有牴觸心理?”近日,在關注38歲以上屈光不正人群眼健康媒體見面會上,媒體人劉佳結合自身困擾丟擲了疑問。

目前,劉佳已經出現了老花和近視的症狀,但因為牴觸心理,始終沒有去醫院做過檢查。不過,“看近也不行,看遠也不行,晚上開車也不行”是劉佳目前真實的寫照。而實際上,類似劉佳這樣的“80後”(38歲-40歲及40歲以上人群)並不在少數。

“這部分人群正是社會的中堅力量,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都亟需解決這一問題。”北京同仁醫院翟長斌教授指出。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米生健教授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38歲以上人群可以透過屈光手術摘鏡,提升自己的視物體驗。同時,米生健結合其臨床經驗指出,

近幾年40歲以上的手術人群大概接近4%。

不過,臨床中也存在一個現實問題。一部分38歲以上的人在藉助手術摘掉近視眼鏡的同時,卻因出現老花症狀而過早戴上了“老花鏡”。這樣看來,這種“不徹底的摘鏡”還是未能解決這類群體的痛點,那眼鏡還能否拿掉?

在上述情形下,今年九月釋出的《中國伴年齡相關性調節不足屈光不正患者鐳射角膜屈光手術專家共識(2021年)》針對上述人群提供了角膜屈光手術的臨床規範。專家共識認為,需要在之前進行更嚴格的術前篩查,採用更合理的個性化手術方案和術後護理模式,以最佳化手術療效。

被忽視的“80後”

近年來,我國近視比例有所增加,並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在上述見面會上,白繼眼科醫院白繼教授指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我國近視患病率保守估計是33%左右。從年齡上看,近視在逐漸往前推移,年齡較大的近視患者少,年齡較小的近視患者多。

在近視防控方面,兒童青少年一向是國家和社會的重點關注物件。在政府、學校、老師和家長等共同努力之下,青少年近視防控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7月13日,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再那吾東·玉山在新聞釋出會上介紹,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較2019年上升了2。5個百分點,但相比2018年下降了0。9個百分點。

然而,大多數人所不知的是,

另一個社會群體——38歲-40歲及40歲以上人群也面臨著近視的困擾。

“這部分人群是家裡的中堅力量,用眼非常重要,但他們一用就累,一用就難受。如何幫助他們最佳化視物體驗,提高生活質量是需要探討的。”對於這一群體,白繼指出。

張宏是38歲以上人群中的一員,也是對手術摘鏡的態度轉變者。之前,一直適應戴眼鏡的張宏並沒有做近視手術的打算。然而到了48歲,他的態度開始有所轉變。

“80後”的“視”界難題:我配了五副眼鏡,在不同的場景中來回摘戴……

儘管只有300度的近視,但他看遠需要戴上眼鏡,看近又需要摘掉眼鏡。在一摘一戴之間,張宏感到了不適和不便。再加上對個人形象的考慮,他最終做了老花手術。到現在,手術結束已經5年,張宏十分受益,遠近、開車等都不用佩戴眼鏡。

其實,身為領導的何雪也曾深受眼鏡切換的困擾。由於視力的模糊影響到了辦公,

她配了五副老花鏡,在辦公室、車上、床頭、洗手間等不同場景各放一副。但一摘一戴的來回切換同樣讓她感到了不便

。後來,在手術的幫助下,她也成功摘掉了眼鏡。儘管當時的科技還沒有現在發達,手術效果依舊維持了五六年。

不過,除了這兩位受益者,還有一部分人群在術後摘掉近視鏡的同時卻又戴上了“老花鏡”。

不徹底的“摘鏡”

出於多副眼鏡切換的困擾,38歲以上的近視人群往往選擇手術摘鏡。然而,在將近視鏡拿掉的同時,老花鏡又架在了鼻樑上。這樣一來,最終受影響的還是這類人群,那眼鏡是否還能拿掉?

對此,米生健認為,“

38-40歲以上的人群可以透過屈光手術提高自己的視物體驗,達到平時不戴眼鏡的目的。

翟長斌則指出,這不意味著患者有需求就一定要做,而是需要考慮一系列因素在內。

“開展角膜屈光手術不僅需要好的裝置、好的理念、好的臨床經驗,而且相比38歲以下的人群,38歲以上的人群做角膜屈光手術是比較複雜的,也具有很強的特殊性。”米生健進一步指出。

為從臨床上規範這部分人群的角膜屈光手術,由多位頂尖國內眼科行業屈光手術專家編撰的《專家共識》)於今年九月出爐。

提及編撰初衷,米生健稱,《專家共識》從適應症、禁忌症、手術方式、併發症的考慮、術後處理、術前談話等方面給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

關於手術方式,白繼表示,38歲以上的人群要想摘鏡,可以透過角膜手術或者清理手術。目前角膜屈光手術和白內障的晶狀體手術在臨床上運用得比較成熟。而關於清理手術,38歲以上、60歲以下的人群如果晶體沒有渾濁,可以做角膜屈光手術;如果晶體渾濁,可以做三角點的白內障手術。

對於角膜屈光手術,米生健稱,“無論哪個廠家、哪個裝置,角膜屈光手術方案總體是透過增加人眼的焦深,從而增加人眼的景深,提高看近的能力。”

隨著技術的進步,手術的安全性也在提高。對比過去和現在,北京同仁醫院翟長斌教授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二十年前鐳射手術製作角膜塊時應用的是機械刀,精準性和穩定性距離現在有一定差別。如果醫生沒有經過較好的培訓,手術風險相對較大,且會有一定併發症,所以手術推廣比較困難。而現在是全程鐳射無刀手術,先用飛秒鐳射製作角膜塊,再用準分子鐳射,飛秒鐳射的精度是正負5微米,準分子鐳射是0。25微米,安全性非常好。

隨著安全性的提高、手術裝置不斷改善、臨床經驗日趨豐富,目前角膜屈光手術的術後滿意度也較高。米生健表示,無論是根據臨床經驗還是國內外文獻,術後滿意度基本在98%甚至99%左右,個別臨床中心甚至能超過99%。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醫院仍受限於技術和經驗,手術質量難以保障。米生健直言,我國可以開展屈光手術的醫院有一千多家,但確實也是良莠不齊的。相比之下,大型醫院(手術例數較多的、手術裝置較高階的醫院)的手術技術相對成熟。

“量眼定製”的手術

在個性化診療的趨勢下,個性化屈光手術也是臨床上所倡導的。

愛爾康手術產品事業部負責人張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個性化屈光手術治療是指術前根據患者每隻眼角膜的不同形態,為每隻眼睛設計最合適的手術方案,結合屈光手術裝置進行精準的、安全的術中操作,從而達到術前預期效果。

對此,白繼比喻稱,個性化屈光手術就像每個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需要先進行詳細的術前檢查,才能按照個人情況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設計。

米生健也指出,“針對38歲以上調節力不足、屈光不正的人群開展的角膜屈光手術遠遠比年輕人的角膜屈光手術複雜,對患者和醫生的要求也更高,因此一定要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的屈光手術治療。”

“80後”的“視”界難題:我配了五副眼鏡,在不同的場景中來回摘戴……

其實,除了80後,90後、00後甚至更小年齡的人群也可能從屈光手術中獲益。

28歲的梁毅在200度左右,但散光比較嚴重。儘管是輕微近視,梁毅在晚上使用電腦或者開車的時候也需要戴上眼鏡。翟長斌對梁毅這樣建議,“28、29歲是度數非常穩定的時期。如果有散光,平時開車或者夜間需要戴眼鏡的話,不妨考慮一下屈光手術,術後直到40歲以後開始花眼時才可能再有眼鏡需求,一般生活場景都不再需要。如果度數低,做個性化的屈光手術會達到比較好的臨床效果。”

另外,翟長斌還補充說,

因為職業需求,很多人18歲就開始做近視手術;如果沒有職業需求,一般大學畢業做手術比較合適。

不過,由於對技術、臨床經驗等要求,目前個性化手術在國內的普及度仍有限。米生健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在有1000多家醫院可以開展角膜屈光手術,但能開展個性化角膜屈光手術的醫院並不多。

此外,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屈光手術理念也有待完善。白繼指出,在國內手術結束後,其實術者的眼底、視網膜還是高度近視或者近視的狀態。這時,醫院要承擔好眼健康的宣傳教育責任,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模式,最佳化服務。

(文中劉佳、張宏、何雪、梁毅均為化名)

TAG: 手術屈光角膜38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