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就是長骨刺了嗎?

在骨科門診,經常會遇到因足跟疼痛來就診的中老年人,他們大多一進診室就會說:“醫生,我腳跟痛,想看看是不是長骨刺了?”可見在很多人的腦海裡,很大程度上已經把骨刺與足跟痛劃了等號,認為足跟痛就是骨刺“扎”的。這個觀點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在足跟痛的病人中,有的有跟骨骨刺,有的則沒有,而有跟骨骨刺的人並不一定都出現疼痛。

足跟痛醫學上稱為“跟痛症”,實際上是由於跟骨及周圍組織損傷造成無菌性炎症引起的,是一種以足跟疼痛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多發生於中老年及肥胖的女性。大部分人會忽視足跟痛的發生,覺得是小毛病,很多患者因此耽誤治療,輕者疼痛難忍,走路受限,重者導致癱瘓。

1

什麼病會引起足跟痛?

足跟痛可由不同的疾病引起,而不同的疾病又有各自的特點:

1、跟下脂肪墊炎:

人的跟骨下方有個組織結構叫“脂肪墊”,它的作用主要是吸收震盪,緩解動力對跟骨的衝擊。如果脂肪墊受傷,比如走路時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硌傷,或長時間站立行走形成壓迫刺激,都會使跟骨下方承重的脂肪墊發生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導致脂肪墊發生無菌性炎症,出現充血、水腫,甚至增生等病理改變,從而出現跟下疼痛。

特點::站立或行走時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腫脹感,壓痛明顯,壓痛點在跟下負重區及其內側;X線片可見跟骨負重區下方的軟組織影像密度增高。

2、蹠筋膜與跟骨骨刺:

蹠筋膜是位於足下方、呈三角形的片狀筋膜,起自跟骨結節前下方,向前止於足下的前方。如果長期間站立工作,或因扁平足,足下的蹠腱膜長期處於緊張牽拉狀態,筋膜的起點即跟骨結節的前下方,可因反覆的牽拉、應力的刺激而發生充血、水腫、滲出,形成無菌性炎症而出現疼痛。日久則骨質增生,形成骨刺,骨刺方向多與蹠筋膜的方向一致。

特點:站立或走路時,足底或/和跟骨前下方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以後或休息後剛開始走路時疼痛明顯,行走一段時間後疼痛反而減輕。檢查可見跟骨結節前下方壓痛明顯,牽扯患者蹠筋膜可使其疼痛加重。有跟骨骨刺者,X線片可見增生,骨刺較大時還可摸到骨性隆起。但有跟骨骨刺的患者,並不一定會發生跟痛症;而跟痛症在經過治療疼痛消失後,跟骨骨刺可仍然存在。跟骨骨刺的大小與跟部疼痛程度不成正比。跟骨骨刺是老年人骨與關節發生退行性改變的特徵性表現。

3、跟腱滑囊炎:

跟腱附著在骨結節的後上部,小腿後方肌肉收縮產生的動力透過這裡傳達到足,完成走路、跑跳等功能。在跟腱附著部的周圍,有小的滑囊存在。如果區域性外傷或勞損,如穿鞋摩擦或長時間走路,就可導致骨結節處滑囊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而出現疼痛。

特點:跟腱附著處疼痛、腫脹,壓痛明顯。有的跟腱增粗變大,有摩擦感。踝關節背伸、蹠屈時疼痛加重,不能踮腳。走路多時可因鞋的摩擦而加重疼痛。部分患者的X線片可見區域性鈣化影。

4、虛性跟痛:

足跟部有腎經透過,跟骨為其絡脈所繫,足少陰腎經從足底之湧泉穴,行於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到太溪穴,其分支別絡繞足跟內後部,到達跟腱附著部內側前方凹陷處的大鐘穴。中醫認為腎主骨、主藏精,若年老體弱,腎氣虛衰,精氣不足,則經脈失充,骨失所主,而出現跟部疼痛。

特點:站立或行走時雙側足跟部痠痛、隱痛、乏力,但區域性無明顯壓痛。X光片顯示除跟骨本身稍有骨質疏鬆外無明顯的異常。

5、跟骨骨骺炎:

跟骨骨骺的骨化中心在6~7歲出現,13~14歲逐漸閉合。該病多見於6~14歲的少年兒童,由於過多跑跳或運動不當所致,臨床較少見。

特點:足跟後下部疼痛,走路可現跛行,運動後疼痛加劇,跟骨後下部壓痛,有輕微腫脹。X線片可見跟骨骨骺變扁平,密度呈不均勻的增高,外形不規則,呈波浪狀或蟲蝕狀,骺線增寬。

6、其他:

跟骨高壓與跟骨周圍筋膜炎等,均可以導致跟部疼痛。

特點:跟骨高壓與跟骨周圍筋膜炎的跟部疼痛較廣泛,久走、久站都會加重症狀。

2

足跟痛的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人到中老年,肝血腎精漸虧,氣血不足,血熱致使筋骨失養,或陳傷未愈或風寒溼邪內侵所致。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筋骨失養,復感風寒溼邪或慢性勞損導致經絡瘀滯,氣血執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發病。究其病因,中醫將足跟痛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1、氣滯血瘀型:

各種原因導致區域性血行緩慢,瘀血阻滯,脈絡被阻,則氣執行不暢而痛,且痛有定處,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2、寒凝血瘀型:

氣血執行緩慢,復感寒邪,致使經絡被阻、氣血凝滯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熱怕涼。

3、肝腎虧虛型:

肝腎及其分支別絡繞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腎主骨、主藏精、精生。年老之體,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經脈失充,則筋失所養,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時跟部痠痛、隱痛、乏力疼痛喜按,觸之痛減。

治療原則:補益肝腎,活血化瘀,溫通經絡。

中藥內服方:熟地2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杜仲25克、枸杞15克、骨碎補15克,當歸20克,五加皮20克、防己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天為一療程。

中成藥:肝腎虧虛者服用六味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血氣滯瘀型選用七釐散、跌打丸、大活絡丹,寒凝血瘀型以獨活寄生丸、九味羌活丸等。外貼活血止痛膏、狗皮膏、關節止痛膏、除溼活絡膏等。

3

足跟痛的傳統療法

1、木棒捶擊法:

患者俯臥於床上,患側屈膝,足底向上,先觸明壓痛點,另一人一手握其足前掌,一手拿木棒(接觸面板處的一頭宜為方形),對準壓痛足處,先用輕力捶擊6~10下後改用重力猛擊2~3下後結束。多數人可以一次痛止而愈。若未痊癒者,過2~3天后,再用上法重複一次。本法主要適用於有跟骨骨刺者。

2、陳醋浸足法:

用陳醋1000毫升,加熱至足可浸入的溫度,每日浸約1小時。醋溫下降後應再次加熱,一般浸泡10~15天,足跟痛開始逐漸減輕,連續浸1~2個月,可望恢復。

3、燻洗磚烙法:

先將陳艾60克、烏梅15克放入淸水中前出藥汁,裝入盆內,再將牆磚燒紅放入上述藥盆內,使熱氣上蒸,用一支架將患足放於氣上燻衝,並用衣物遮蓋。等藥液稍冷後,將患足跟底部放於磚上,趁熱下壓數分鐘,每日1~2次,連續7天為1個療程;藥液可用多次。

4、中藥墊足法:

取當歸、威靈仙各30克,川芎、乳香、沒藥、梔子各15克。諸藥放鍋內用文火烘乾,研為細末(越細越好),每次取20克藥末裝入縫好的小布袋內(布袋大小與足跟大小略同),放入足後跟疼痛處,然後再穿好襪子。隔日換藥1次,7天為1個療程,此法有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5、中藥洗浴法:

用海桐皮15克、艾葉2克、紅花12克、劉寄奴15克、酒大黃10克、川椒15克、川牛膝20克、茯苓20克、澤瀉15克、路路通20克、伸筋草20克、透骨草20克、威靈仙15克、青皮12克,煎煮取藥液燻洗,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鐘,以30天為一療程。

6、針灸治療法:

取位於內踝與跟腱之間凹陷中的太溪穴,經消毒毫針(1。5寸)和區域性面板後可進針(4~5分),對於無嚴重心臟病、高血壓者可用強刺激捻轉,得氣後(區域性酸、麻、脹、沉)立即出針。對於體弱者宜用中度刺激,並留針10分鐘以後出針。或針刺“掌根穴”,其穴位在跟腱側與掌腕橫紋之中央,掌長肌腱與橈側肌腱之間,大陵穴下5分處。以無菌0。5~1寸亳針,穴位常規消毒後,快速直刺45分,用提插小幅度捻轉手法,囑患者深呼吸,使區域性出現酸脹或電麻樣感,上行抵達肩臂部及前胸部為宜,不留針或稍留針,每日治療1次,一般4~5次可治癒。

7、推拿按摩法:

推拿按摩法的作用是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活血化瘀,溫通經絡,消腫止痛。具體操做:患者俯臥床上,患膝屈曲60°,按摩者先用拇指揉壓跟下,手法宜和緩,再用手掌根部拈揉推捋足跟,然後雙手對合,掌根扣壓足跟兩側,施行揉按法,最後點按湧泉、拿捏太溪、承山等穴。最後在足底實行擦法以使足底發熱為度。

8、小針刀療法:

小針刀療法是一種微創的治療技術,療效確切,多用於經其他療法治療效果不佳的跟下脂肪墊炎和跟骨骨刺、蹠筋膜炎患者。具體操作:常規消毒、鋪孔巾,局麻小針刀刺入至病變部位,行縱行鬆解壓迫並無菌包紮傷口。注意:無菌操作,該療法對跟腱滑囊炎患者應慎用。

家庭護理小妙招

1、減少跟部負重刺激:

少站立走路,尤其不能刻意去走鵝卵石路,讓足跟部充分休息,以利於損傷的癒合和炎症的吸收。

2、穿鞋可加足跟墊:

穿鞋宜用寬鬆的軟底鞋,如旅遊鞋等,走路時在足跟部加上厚的軟墊,或用足跟墊,以減少對足跟的刺激和損傷

3、理療熱療:

除到醫院進行有針對性的理療外,晚上臨睡前可用熱水泡腳半小時左右,或將足部置於有加熱作用的電暖氣、電手爐、家用理療儀等裝置上,溫熱的作用可以改善區域性的微迴圈,對於緩解疼痛很有幫助,但要注意防止燙傷。

4、用藥前溫水泡腳:

使用外用藥的患者,用藥前最好用溫水泡腳,然後再外用擦劑或膏藥。

5、日常生活:

老年人鈣流失嚴重,易出現足跟疼痛問題,日常飲食中鈣的攝入量要比成年人多50%,多食牛奶、蛋類、牛羊肉、豆製品、蔬菜水果等含鈣高的食物;在治療期間應適當休息,少走路,宜穿寬鬆柔軟、輕便舒適的鞋子。

TAG: 疼痛骨刺1520跟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