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術甘湯可治療痰飲咳嗽和胸水

苓桂術甘湯是《傷寒論》中治療痰飲病的主方,《傷寒論》中的原文為:“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方藥組成和煎服法: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朮、甘草(炙)各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現代多將本方的劑量換算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朮6g,炙甘草6g。但筆者在治療胸水等大症時,用的劑量較大,一般按照一漢兩摺合15g來用藥。即用:茯苓60g,桂枝45g,白朮30g,炙甘草30g。而且最好加上一些利肺氣的藥如葶藶子、枇杷葉、杏仁以及利尿的牛膝和車前子等。水煎二次,分成三等分,早中晚飯後各用一次。

本方以健脾利水的茯苓為君,合白朮健脾補氣,以絕痰飲的來源;桂枝兼有溫化陽氣和利水的作用,五苓散中也以桂枝溫陽利水,炙甘草既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又能監製桂枝的溫燥的作用。所以本方雖然只有四味藥,但是歷來的中醫都將之推崇為治療痰飲病的主方。

痰飲的主要症狀是“心下逆滿”,所謂心下逆滿,主要是指胸腹間悶脹不適,氣上衝胸是指患者能感到有股逆氣自下而上的衝向患者的胸口。痰飲病的患者還會有眩暈,身體顫抖不穩等症狀,脈象多為沉緊或弦脈。以上症狀,多類似於今日醫學所說的胸悶、氣短、顫抖等症狀。

痰飲病患者之所以有這些症狀是因為呼吸道或上消化道有大量的痰液或積水,中醫對這種停水症多秉承在上則發汗,在下則利尿的原則治療。但是這種在中焦的水,既不在上,亦不在下,靠發汗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靠單純的利尿也解決不了問題,故用苓桂術甘湯健脾溫陽利水並用的方法來解決。

本方可以用於冠心病、哮喘、鼻炎、神經官能症、肺氣腫、頑固咳喘、幽門梗阻、婦女白帶過多、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心臟病、胸腔積液、胃液瀦留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只要臨床見證有胸悶、氣短、顫抖等症狀的,脈象沉緊或弦的,基本都屬於中醫的痰飲病,可以投以苓桂術甘湯。

公眾號:zhouzhiyuan360

TAG: 桂枝痰飲白朮桂術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