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曄教授:揭秘“小眾”腫瘤——唾液腺癌的診治進展

前言

2021年11月7日,由東方臨床腫瘤研究中心(ECCO)主辦,CSCO頭頸腫瘤專委會協辦的2021CSCO東方頭頸腫瘤高峰論壇-暨CSCO頭頸腫瘤專委會年會於在上海召開。會議內容包括2021年CSCO頭頸部腫瘤指南的深度解讀、多學科綜合診治和免疫治療研究進展等,旨在開拓視野、更新知識和增進交流。會議期間,醫脈通特邀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郭曄教授

分享唾液腺癌的研究進展。

專家簡介

郭曄教授:揭秘“小眾”腫瘤——唾液腺癌的診治進展

郭曄 教授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副主任兼一期臨床中心主任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副秘書長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頭頸腫瘤專家委員會主委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淋巴瘤聯盟常委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甲狀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委

中國醫師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青委會副主委

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上海市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我國唾液腺癌的診療現狀

郭曄教授:

雖然在頭頸腫瘤中唾液腺癌是一個“小眾”的腫瘤,但是無論在口腔頜面外科,還是眼耳鼻喉科均可觸及。唾液腺分佈於口腔頜面不同部位,主要包括兩種型別——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大唾液腺包括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小唾液腺包括唇腺、頰腺、舌腺、顎腺、舌顎腺和磨牙後腺等,位於口腔黏膜的黏膜下層,發生於這些組織的惡性腫瘤即稱為唾液腺癌。

總體來看,與全球大部分國家相比,我國唾液腺癌的發病率處於相對穩定的態勢,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為主導,透過病理診斷決定後續治療方案。與頭頸鱗癌相比,唾液腺癌患者相對年輕,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可能需要考量患者功能和美容等因素。此外,由於唾液腺癌相對罕見,因此與頭頸鱗癌相比,唾液腺癌的後續治療研究進展比較緩慢。

唾液腺癌的藥物治療進展

郭曄教授:

一般來說,經過外科手術和放療大部分唾液腺癌患者能夠治癒,但是唾液腺癌有一個特點,即腫瘤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去分化”,也就是它的惡性程度會越來越高,一旦出現“去分化”,唾液腺癌就非常容易出現復發和轉移。

近年來,唾液腺癌的藥物治療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主要是在分子檢測技術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遺傳學改變、尤其是融合基因被發現,這些遺傳學改變不但可以作為唾液腺癌病理診斷強有力的工具,還可能作為預後標誌物或應用於腫瘤靶向治療。例如,在前列腺癌中廣泛應用的抗雄激素治療,以及針對HER2陽性乳腺癌的抗HER2治療,已經在唾液腺癌中取得了成功,雖然目前尚未獲得藥監部門批准,但已經積累了很多的臨床證據,針對這兩種特殊型別的唾液腺癌可以進行相應的內分泌治療或靶向治療。此外,NTRK基因融合在過去數年間被認為是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的驅動基因事件,這是目前首個被發現的泛癌種可用藥基因。NTRK抑制劑拉羅替尼治療攜帶 NTRK 基因融合的實體腫瘤有效率非常高,在乳腺樣分泌型唾液腺癌中,拉羅替尼有效率更是高達90%。

近年來在頭頸部腫瘤,特別是鱗癌中發展非常迅猛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唾液腺癌中也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但總體來說與鱗癌相比,唾液腺癌的免疫逃逸特徵並不充分,免疫微環境也不利於免疫治療的開展,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因此未來需要進一步探索如何克服唾液腺癌這種“冷腫瘤”的特質,讓免疫治療能夠發揮作用。

此外,腺樣囊性癌是國內很常見的來源於唾液腺的惡性腫瘤,目前的藥物治療進展非常緩慢,我們仍處於處於“束手無策”的狀態。隨著國內新藥研發的崛起,我相信對於腺樣囊性癌,特別是Notch訊號通路未來是大有可為的。在此我們也呼籲藥企、醫院能夠對腺樣囊性癌給予更多的關注,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加速藥物開發。

免疫治療在唾液腺癌中的探索方向

郭曄教授:

唾液腺癌被認為是一種“冷腫瘤”,所謂的冷腫瘤即腫瘤組織T淋巴細胞浸潤不足,表現出相對免疫耗竭的微環境,但並不代表免疫治療就完全對唾液腺癌無效。隨著靶向聯合免疫治療在其他癌種中獲得顯著療效,可能會給唾液腺癌的治療帶來突破。此外,新型免疫藥物的研發也是免疫治療的研究熱點,除CTLA-4抑制劑以及PD-1/L1抑制劑外,希望開發出更多不同的免疫治療藥物,改變腫瘤免疫微環境,把“冷腫瘤”變為“熱腫瘤”,從根本上改變這類腫瘤對免疫治療療效欠佳的現狀。

TAG: 唾液腺腫瘤免疫治療頭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