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方:三畏湯

一個名方:三畏湯

李可老中醫是山西省名中醫,著《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自創

三畏湯

由紅參、靈脂、公丁香、鬱金、肉桂、赤石脂等三對畏藥組成。

(紅參畏靈脂,丁香畏鬱金,肉桂畏赤石脂),但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所以李可大醫用其

益氣活血,啟脾進食,溫腎止久瀉、久帶,消寒脹,寬胸利氣,定痺散結消癥。

我用三畏湯辨證加減,治療胃十二指球部潰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冠心病等病,常獲良效。

一個名方:三畏湯

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王某,男,45歲,2004年9月3日診。患胃十二指腸潰瘍7年,7年前胃脘脹滿疼痛,泛酸噁心,疲乏無力,經某縣醫院胃鏡檢查確診為複合型胃潰瘍,西藥對症治療,時好時犯。

主要症狀:

胃脘脹滿,兩脅脹滿,隱隱疼痛,噁心泛酸,疲乏無力,精神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胖潤,邊有齒齦瘀點,苔白稍膩,脈細,重按無力。患者前後更醫十次,屢服舒肝健胃,行氣止痛,健脾養胃等中藥無效,深為痛苦。

找我診治,辨證為肝氣鬱滯,脾胃虛寒,正虛血瘀。當時正讀《李可經驗專輯》,讀到他自創三畏湯,正為其組方配伍而叫絕,不想有病人可以驗證。

處方:紅參10克,五靈脂10克,公丁香10克,鬱金10克,肉桂10克,赤石脂10克,厚朴15克,枳殼15克,白芍30克,紅花10克,元胡10克,米殼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4劑。

9月8日二診:藥後,脹滿即消,脘痛大減,但乃泛酸,舌淡不胖,齒齦消失,脈細。予原方加烏賊骨30克,4劑。

9月13日三診:藥後已不泛酸,再未發生胃脹疼痛,精神大振,食慾倍增,倍感有力。原方繼服4劑鞏固。

一個名方:三畏湯

治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劉某,女,53歲,農民,2008年8月5日診。訴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5年,某地區醫院結腸鏡檢查確診。大便稀溏,日4-6次,有時裡急後重,腰膝冰冷痠痛,氣短喘促。

追問病史,自服黃連素近5年,服過補脾益腸丸,輸過雙黃連,去年病情嚴重時,曾服過某中醫白頭翁湯加減,效果不佳。查舌淡胖,邊有齒齦瘀點,脈沉細無力。此乃脾胃氣虛,正不勝邪,病久損傷腎陽,宜溫補脾腎,推陳致新。

處方:生黃芪45克,附片10克,山藥100克,紅參10克,五靈脂10克,肉桂10克,赤石脂30克,丁香10克,鬱金10克,仙靈脾15克,菟絲子15克,補骨脂15克,黃連6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4劑。4劑後症狀已減輕大半,守方服15劑,諸症均愈。囑服參苓白朮散二週善後。

一個名方:三畏湯

治冠心病

殷某,男,67歲,退休工人,2009年1月23日診。患冠心病已10年,10年前某縣醫院心電圖檢查確診,反覆多次住院治療,效果不佳,經人介紹求中醫治療。

症見:心悸心痛,氣喘,動則更甚,兩脅脹滿,神疲乏力,四肢睏倦怕冷,腰膝軟痛,不能走長路,大便溏稀,日2-3次,舌淡胖,苔白膩,脈沉細無力。患者心臟供血不足十年,陽虛血瘀則心悸氣喘,心痛,久病成損,漸至五臟失調,脾陽虛則神疲乏力,四肢困冷,便溏,腎不納氣則喘,腎氣虧耗則腰膝軟痛,綜合參之則為心脾腎陽虛,血脈瘀阻之證。治宜溫補心脾腎陽,活血通脈化瘀。

處方:紅參15克,五靈脂15克,生龍骨15克,生牡蠣15克,附片15克,肉桂10克,赤石脂10克,枳殼10克,丁香10克,鬱金10克,丹參30克,檀香10克,降香10克,沉香10克,威靈仙15克,乾薑9克,大棗6克,炙甘草30克。15劑,每付煎3次兌勻分2天服。

2劑後兩脅脹滿即失,大便成形。一月後,悸止喘定痛消,大便正常,四肢睏倦和腰膝困痛亦愈。行走太累時仍然出現胸悶氣短。予嶽美中先生人參三七琥珀方善後:紅參100克,三七50克,琥珀50克,炙甘草50克。研末,每次6克,每日2次沖服鞏固。

一個名方:三畏湯

我的心得體會

歷史上畏藥不入煎劑。但李可老中醫介紹,紅參配靈脂入煎劑,“一補一通,用於虛中夾瘀之症,益氣活血,啟脾進食,化積消癥,化瘀定痛,化腐生肌,治療胃腸潰瘍、結核性腹膜炎、腸結核、冠心病等病,常有覆杯之效”,是言不我欺也。

我的體會,凡脾腎陽虛,氣虛血瘀,虛中夾瘀,症見胸悶脹滿,或脘腹脹滿 ,久瀉久痢,疲乏無力 ,四肢困冷,腰膝酸冷,舌有瘀斑瘀點者,臨證辨證加減,定有相得益彰之效。

TAG: 1015脹滿赤石脂紅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