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換季,這4點要清楚,不然吃大虧!

每逢秋冬換季的時候,突然降溫很多人身體都吃不消,感冒、咳嗽、拉肚子,不僅老人孩子中招,年輕人也開始有點扛不住。

今天小玖和大家聊聊:如何在秋冬換季時節打好身體保衛戰,需要注意哪些養生知識?

秋冬換季,到底是什麼在變?

秋冬換季,這4點要清楚,不然吃大虧!

《黃帝內經》記載:

肺著秋氣,天寒之時,陽氣微如落日,人之皮毛則如木華不復,以致皮肉筋骨之固縮矣;

而腎氣養於冬至之時,若於天地燥寒之時損耗腎氣,則人之氣機不理,元氣不足也。

秋天陽氣開始收斂

,肺氣獨旺,心肝之氣較弱,養生的重點養肺,早臥早起,收斂神氣,不過度勞累,保持情志舒暢,這樣有助於肺氣肅降收斂,同時養肝補心氣、養脾胃。

而冬天心肺之氣逐漸減弱,腎氣強盛,這時養生的重點就變成了:護腎為要,兼顧補心助肺。

養生要順應四時特點,秋冬養生的重點,也隨著天地之氣的變化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冬天如何養腎?

歷代醫家與現代養生學家,對冬季養生既有不同之處,又各有特點,但有一點是相同並特別強調的:冬生之時,腎氣藏也,腎氣若不藏,則精氣虧損,人體衰老。

如何養腎,張仲景《金匱要略》總結:「

內養正氣,外慎邪氣

」。

# 冬藏養正氣,早睡晚起

秋冬換季,這4點要清楚,不然吃大虧!

對於現代人來說,最要命的就是夜生活太豐富、各種慾望誘惑太多。本應藏精養神、蓄志節力的過冬,但年底是應酬多、拼業績、加班是一年中最嚴重的時候,

精神緊張、焦慮、睡眠不足,都是耗神傷腎的。

冬天要想把陽氣閉藏起來,一定要

早睡晚起

,晚上九十點就睡覺,最晚也不能超過11點,早上等太陽昇起了再起床。

# 避寒就溫

《黃帝內經》:「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宜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

」。

冬天要穿暖和一點,尤其是脖子、後背、腿腳、腰腹這幾個重要部位。

冬天女孩子們很喜歡穿短裙配靴子,露出來的地方是我們最薄弱的關節——

膝關節

。膝關節的氣血不容易流通,一旦受到風寒溼邪侵襲,就容易得老寒腿。

另外,現在流行露腳踝的九分褲,年輕人都喜歡,這樣做也很傷身體。

秋冬換季,這4點要清楚,不然吃大虧!

我們的腳踝有個

三陰交穴

,它是腎經、肝經、脾經的交匯處,可健脾益血、調補肝腎,也是大名鼎鼎的

婦科穴

,你把它露在寒風中,宮寒、痛經、月經不調都會找上你。

而且腳踝上還有腎經的

太溪穴

復溜穴

,這些都是調補腎氣的穴位,寒氣從此進入,必定傷腎的陽氣。

位於人體腰骶部的“

八髎

”穴,擅長調節全身的水液,疏通氣血,刺激該處具有

調經理氣、強腰壯腎、散瘀行血、調補衝任等多種功效

# 小心四股不正之風

秋冬換季,這4點要清楚,不然吃大虧!

1。 防晨起冷風

早晨陰寒之氣很重,寒風特別傷人,大家最好等太陽出來後再出門。尤其是參加晨練的老人,不要太早,等太陽昇起氣溫升高再運動。

一定要多穿點,出門之前吃點熱乎的,最好的喝一碗熱粥,一是養胃氣,二是暖身抗寒。

2。 防腦後受風

「神仙也怕腦後風」,後頸有風府穴、風池穴,被稱為「腦後之空竅」。當虛邪賊風從腦後吹過,輕則傷風感冒,落枕,頸椎不適,重則中風癱瘓。

所以,最好穿高領的衣服,或圍上圍巾、帶上帽子,保護好脖子頸椎。

3。 防夜間對流風

入夜,陰氣最盛,陽氣最弱,若被風邪侵襲,最易傷及腎中陽氣,容易頸項、腰背疼痛。

所以,晚上睡覺不要開窗,特別是朝北的窗戶 (北方屬陰,北風涼、寒重),如果怕悶可以開門透透氣。

4。 防運動出汗吹風

《普濟方》記載: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出汗,發洩陽氣,有損於人也。

冬天本身收藏,不適宜出汗,運動也以全身溫暖後背發熱即可,不能運動到大汗淋漓。因為運動出汗後面板毛孔張開,寒風一吹,馬上就能進入身體內部,非常容易生病。

# 冬季進補

秋冬換季,這4點要清楚,不然吃大虧!

俗話說:“

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尤為重要,入冬後,飲食可適當厚重些,可以

根據體質

需要選擇滋陰、溫補

的食材進補。

陰虛體質、上了年紀的群體

,遇到冬季乾燥的天氣會特別受罪;“

幹、燥、熱

找上門

,大便幹、便秘不說,嚴重脫髮、面板差是脫不開身了,食養是最佳的方式,常見的食材有

玉竹、百合、水鴨、枸杞、雪梨、蜂蜜等

秋冬換季,這4點要清楚,不然吃大虧!

怕冷、陽虛體質的人則要特別需要注意保暖,吃些驅寒溫補的食物。《老老恆言》 :

冬月將起時,擁被披衣坐少頃;先進熱飲,如乳酪、蓮子圓棗湯之屬以益脾,或飲醇酒以鼓舞胃氣。

可以喝點蓮子桂圓大棗湯,喝點黃酒,最好把大棗用小火炒到皮焦黑,用來泡茶喝,養脾胃而不容易上火。

脾胃不管什麼季節都要補,脾胃好了進補會事半功倍,

養腎當然離不開脾胃的供養。

《黃帝內經》有云“五穀為養”,

補脾胃最好的當然是“五穀雜糧”

,在每日的主食中加點

小米、燕麥

,就是對脾胃最好的養護。

不善於做養生膳食的朋友,也可以在每日的飲食中,搭配一袋由

五穀雜糧

山藥、茯苓、薏苡仁

等藥食兩用食材製成的

百膳為纖

,簡簡單單就能養好脾胃。

TAG: 脾胃陽氣養生腎氣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