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常用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的藥學監護

關注人衛藥學

促進合理用藥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痙攣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的心臟病,統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簡稱冠心病,歸屬為缺血性心臟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型別。

對於冠心病,藥物治療可使用溶栓藥、抗栓藥、抗心肌缺血藥等,涉及阿司匹林、肝素、硝酸酯類、β受體拮抗藥等。學習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藥學監護要點(下表),才能更好地安全、合理用藥。

冠心病患者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藥學監護點表

冠心病患者常用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的藥學監護

冠心病患者常用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的藥學監護

具體藥物介紹

1.溶栓藥物

溶栓治療的主要風險是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0。9%~1。0%)。高齡、低體重、女性、既往腦血管病史、入院時血壓升高是顱內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一旦發生顱內出血,應立即停止溶栓和抗栓治療;進行急診CT或磁共振檢查;測定血細胞比容、血紅蛋白、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小板計數和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並檢測血型及交叉配血。治療措施包括降低顱內壓;4小時內使用過普通肝素的患者,推薦使用魚精蛋白中和(1mg魚精蛋白中和100U普通肝素);出血時間異常可酌情輸入6~8U血小板。

2.抗凝藥物

抗凝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出血。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出血風險,監測APTT,必要時調整用藥劑量或調整藥物。使用肝素期間應監測血小板計數,及時發現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磺達肝癸鈉有增加導管內血栓形成的風險,不宜單獨用作經皮冠脈介入術(PCI)時的抗凝選擇。

3.抗栓藥物

1)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時長:阿司匹林和一種P2Y12受體拮抗劑組成的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可以防止支架內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保證患者堅持服用抗栓藥物有助於改善患者預後。一般情況下,採取藥物保守治療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NSTE-ACS)患者,雙聯抗血小板的時間為至少12個月。植入裸金屬支架(BMS)的患者應至少堅持不少於1個月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可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植入藥物洗脫支架(DES)的患者應將DAPT療程延長至12個月。

2)口服抗血小板藥物中斷處理:中斷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將導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再發風險,特別是在推薦用藥期間中斷藥物使用的情況下。植入支架後在停藥的1個月內中斷DAPT,血栓的發生風險將大大增加。如果非心臟相關外科手術需要停止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裸金屬支架(BMS)至少使用抗血小板藥物1個月,新型DES植入後至少使用抗血小板藥物3個月方可停藥

,同時,進行外科手術的醫院必須具備隨時準備行介入手術的能力,防止術中突發支架內血栓。如突發的急診外科手術必須馬上進行(如神經外科手術),或某操作相關的難以控制的大出血發生,在無其他任何防止血栓發生的替代治療的情況下,可考慮採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療,但目前缺乏有效的臨床證據支援。在DAPT時儘可能繼續服用阿司匹林。

3)停藥時間:對於擇期的非心臟相關外科手術,有高血栓風險傾向患者除外,常規應於

術前5天停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

應於術前7天停用普拉格雷

。決定停藥策略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外科手術的型別、缺血風險、冠心病病變程度及起始發病時間、患者自身情況、距離上次PCI的時間、支架型別等。

4)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圍術期:抗血小板治療與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患者圍術期及術後二級預防的效果密切相關。合理的抗血小板治療能提高術後移植血管的通暢率,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建議CABG圍手術期無須停用阿司匹林。

如因特殊原因(如出血風險極高、無法輸血等)必須停用阿司匹林,可於術前5天停用

,術後出血風險降低後儘快(4~24小時)恢復使用。

CABG術前不停用P2Y12受體拮抗劑可顯著增加圍手術期出血風險,但不影響生存率。擇期CABG建議術前常規停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5天;如患者存在缺血高危因素(如左主幹或近端多支病變),可不停用P2Y12受體拮抗劑,但應密切關注出血的防治;出血和缺血風險均較高時,可於術前5天停用P2Y12受體拮抗劑,以靜脈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過渡治療,直至術前4小時停藥。不建議應用LMWH或普通肝素(UFH)作為橋接治療。

4.β受體拮抗劑

β受體拮抗劑不僅能改善患者缺血癥狀,還能改善患者運動耐量,改善預後,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把握β受體拮抗劑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以下情況時需暫緩或減量使用β受體拮抗劑:①心力衰竭或低心排血量;②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年齡>70歲、收縮壓<120mmHg、竇性心率>110次/min);③其他相對禁忌證:P-R間期>0。24秒、二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活動性哮喘或反應性氣道疾病。

β受體拮抗劑的使用劑量應個體化,往往從低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冠心病患者的目標心率一般在55~60次/min。

5.硝酸酯類藥物

使用硝酸酯類藥物時可能出現頭痛、反射性心動過速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如硝酸酯類藥物造成血壓下降而限制β受體拮抗劑的應用時,應停用硝酸酯類藥物。此外,硝酸酯類藥物會引起青光眼患者眼壓升高;24小時內曾應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易發生低血壓,應避免使用。

硝酸酯類藥物長期使用會產生耐藥性,所以應保持每天至少8小時的無藥期。對於反覆發作的心絞痛,需要靜脈使用硝酸酯類藥物且不能停用藥物的情況,可適當增加劑量來有效控制心絞痛發作。

6.曲美他嗪

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代謝,增強患者的運動耐量。但此藥不作為心絞痛發作時的對症治療用藥,也不適用於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初始治療。

冠心病患者的患者教育

冠心病二級預防可以緩解症狀、防止病情發展、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治療。應加強對患者的宣教,保證患者能夠堅持危險因素的控制和服藥。

1.危險因素控制

可以控制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生活方式、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

1)戒菸:菸草中的一氧化氮和尼古丁可損傷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活化血小板,釋放縮血管物質,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因此徹底戒菸、遠離菸草環境、不吸二手菸對防治冠心病非常重要。

2)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減少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增加纖維素和植物固醇攝入量;堅持每天適度有氧運動30分鐘,每週最少5天;樂觀,調節心理壓力。

3)積極控制血脂、血壓和血糖:他汀類藥物能夠穩定斑塊,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一般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目標為LDL-C<1。8mmol/L,血壓控制目標為140/90mmHg,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7~8mmol/L,餐後血糖10mmol/L。具體患者需要依據自身情況確定血壓、血脂及血糖控制目標。

2.藥物治療

對患者進行藥物藥理作用以及獲益的宣教,提高患者長期服藥的依從性。可能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β受體拮抗劑、硝酸酯類、CCB、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應充分告知患者服用這些藥物期間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預防、處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常用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的藥學監護

一鍵購書

我知道你

在看

冠心病患者常用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的藥學監護

TAG: 藥物患者血小板拮抗劑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