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和一生中的3個年齡段相關,千萬馬虎不得!

隨著年紀增大,我們對身體使用年限的變長,血管壁也隨之增厚、變硬、鈣化。不過,心血管堵塞並非一夜之間。

2021年8月刊發的一項35年新研究發現,心血管的健康和一生中3個年齡段直接相關。

這也或許解釋了為什麼同樣年紀,有人卻早早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問題或許就出在這3個不同年齡段。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2021年8月發表了一篇綜述談到,自成年後,心血管健康狀況就在走下坡路。從青年到中年,心血管會跨越不同的健康狀態,主要分3個年齡階段。

心血管健康和一生中的3個年齡段相關,千萬馬虎不得!

這項揭示了心血管健康的3個關鍵年齡程序:

第一階段:25歲-45歲,

生活方式很重要

研究提到,此時大多數人處於低風險,只有少數人具有極端風險或遺傳風險。大約5%~15%的人出現了早期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亞臨床心血管疾病和肺功能喪失、心臟結構/功能的變化。

這個時期的生活方式會決定心血管未來的風險、生活質量和醫療需求。

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2013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談到,一些不良習慣使得一些人年輕時,膽固醇就開始沉著在血管壁上。到了動脈粥樣硬化快速發展期,血管壁上沉積的垃圾越來越多,就好像包餃子,餡兒越來越大,皮越來越薄,血管腔被擠壓狹窄到70%的時候才會出現臨床中的症狀。

如果再熬夜、不休息,靠吸菸來提神或是大量飲酒,就會出現體內的交感興奮,使心率血壓升高,使斑塊出現破裂,促使血栓形成,快速封堵血管,出現嚴重的致殘致死後果。②

改善建議: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1. 不吸菸

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概要》,全球每年約190萬人因為菸草使用或二手菸暴露引發的冠心病失去生命,約佔全球冠心病死亡的五分之一。

戒菸後,心血管病發病風險迅速降低,戒菸時間越長,心血管健康獲益越大。鼓勵各年齡段吸菸者戒菸。《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提到,研究表明,30 歲、40 歲或 50 歲時戒菸可分別延長約 10 年、9 年或 6 年的預期壽命。

2. 不熬夜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馬帥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熬夜導致生物鐘紊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心跳加速,引發室速、室顫,造成心源性猝死。還有一些人死於腦中風,原因是血壓過高使腦血管破裂。

最好保證規律睡眠,最好每晚 23點 前入睡。

3. 減少久坐,動起來

久坐行為指人在清醒狀況下的任何低能量消耗行為,包括靜坐、倚靠或平躺等。北京地壇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張強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久坐少動者,血液迴圈減緩,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縮乏力,久而久之,動脈硬化、冠心病等都會伴隨而來。

《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提到,我國一項佇列研究結果表明,成年人保持每週≥ 150 min 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每週≥ 75 min 的高強度身體活動可減少心血管病發病。

心血管健康和一生中的3個年齡段相關,千萬馬虎不得!

圖自《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

4. 拒絕“三高”飲食,保證平衡膳食

長期高油、高鹽、高糖飲食,是心血管健康的“殺手”。建議飲食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 ”模式:

食物品種多樣,以穀類為主,注意能量平衡,多食蔬果、奶類和大豆,適量魚、禽、蛋、瘦肉,減少鹽和油,限制糖和酒,經常飲茶。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建議每日儘可能多攝入不同種類食物,如可能,攝入 12 種及以上食物。

心血管健康和一生中的3個年齡段相關,千萬馬虎不得!

圖自《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

5. 管理好體重很重要

JACC的這項研究提醒,體重隨時間增加的多少,與整個青年期的心血管風險因素變化和代謝綜合徵的發生率有關。無論研究開始時BMI高低如何,BMI增加的人,心臟代謝健康水平都逐漸惡化。

心血管健康和一生中的3個年齡段相關,千萬馬虎不得!

圖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

除了控制好BMI外,根據《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建議男性腰圍不要超過85釐米,女性腰圍不要超過80釐米。

第二階段:45歲-65歲,

開始出現亞臨床疾病

研究提到,這個年齡段人群總體面臨著中等風險。20%-40%的人患有亞臨床疾病,3%的人發生臨床事件,認知功能開始普遍下降。

這時候,除了改正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外,對身體健康的監測也非常必要。如果能在早期發現這些“壞分子”的“蛛絲馬跡”,將為後期治療提供更多機會。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鄧紫玉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心腦血管病年輕化, 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明顯的老化,彈性大不如前,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

改善建議:定期體檢,瞭解及關注自身狀況

建議40歲以後,要經常進行體檢,透過抽血檢查,瞭解血脂、血糖情況;透過做心電圖檢查心臟,如有症狀經醫生判斷必要時做一個雙源CT(無創檢查)或心臟冠脈造影(有創檢查),確定是否有冠心病。

發現有“三高”的話,要嚴格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如果已經發現有動脈硬化的表現,比如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那就要更加嚴格的控制好“三高”,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血壓:

成年人血壓值的正常範圍為收縮壓<120mmHg ,舒張壓<80 mmHg;

血糖:

成人正常血糖值為空腹血糖

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為<3。4mmol/L,甘油三酯正常值為<1。7mmol/L。

第三階段:65歲後,

心血管疾病開始出現

研究提到,此時人們已經普遍面臨心血管風險,醫療需求增加。60%-80%的人有亞臨床心血管病,15%發生臨床事件,認知功能下降已明顯能測量到。

此時,如果依舊能堅持健康生活習慣,無論對保持血管健康或改善疾病,都有一定效果。

同時,也要對一些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狀要有一定了解,如冠心病、心梗等,以便及時獲得救治。

改善建議:瞭解心梗症狀,懂急救

上海市胸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施鴻毓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狀多在發病前1周出現,少數甚至可能提前數週,約40%的病人發生於梗死前1~2天,有的病人可以反覆發作。

其主要表現為:

心絞痛發作頻率加快,而且痛疼加重;

心絞痛持續時間延長,伴出冷汗、噁心、嘔吐等;

心絞痛誘因改變,更易發作,在休息時也會發作;

原來可緩解疼痛的方式失效;

發作時伴心跳緩慢或心動過速、休克、暈厥等。

發生了心梗,要牢記兩個“120”,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心肌就會出現不可逆的壞死。

本文綜合自:

① Donald M Lloyd-Jones, et al。, (2021)。 The Coronary Artery Risk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s (CARDIA) Study: JACC Focus Seminar 8/8。 J Am Coll Cardiol, DOI: 10。1016/j。jacc。2021。05。022

② 2013-11-11健康時報《動脈硬化就像大餡餃子》

③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概要[J]。 中國迴圈雜誌, 36(6):25。

④ 中華預防醫學會, 中華預防醫學會心臟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等。 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J]。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2020, 54(03):256-277。

⑤ 2019-12-06健康時報《中年,請放過自己》

⑥ 2017-02-14健康時報《久坐傷身傷在哪兒》

⑦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⑨2019-08-23 健康時報《心臟檢查40歲就要開始》

⑩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

⑪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⑫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等《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

⑬ 2018-11-27 健康時報《心梗先兆多在 發病前一週出現》

TAG: 心血管健康疾病指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