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相剋真的可信麼?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一些食物相剋的說法,比如吃海鮮不能吃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也會擔心有些食物會不會在自己肚子裡“打架”,那麼是否真的存在一些食物上的“生死冤家”呢?今天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一探究竟。

食物相剋真的可信麼?

“食物相剋”這一說法來源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金匱要略》一書,其中記載“食生肉、飽飲乳,變白蟲”。大意是吃生肉同時飲乳會在體內生成白色的蟲子。認為這是這兩種食物“相剋”造成的。但後來的科學發現,白蟲實指絛蟲,在豬肉和牛肉中存在,如果肉品沒有煮熟,蟲卵會進入人體小腸引起寄生蟲病,與是否飲乳沒有關係,更不是相剋問題。

近代我國科學家早在1935年就在民間傳言較廣的184對所謂“相剋食物”中,選擇了當時最為流行的14組食物,包括蜂蜜和蔥、牛肉和板栗、螃蟹和柿子等,分別開展了人體實驗和動物實驗,結果無論人還是動物,一切正常。這也是首次透過科學實驗直接駁斥“食物相剋”一說。

在2008年至2009年,中國營養學會和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進行食物是否相剋的實驗研究,並在《營養學報》雜誌上發表《有關食物相剋的調查及實驗觀察》論文。實驗中,研究人員從最近五六年出版的書籍、報紙雜誌中收集了500多種食物相剋的資料,然後分類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進行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在動物實驗中,各組動物的臟器組織切片經光學顯微鏡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實驗結果可以認為選擇的四組“食物相剋”組合對小鼠的肝、腎等功能不造成明顯損傷。

在人體實驗中共招募100名志願者,男女各半,年齡為25歲至45歲,並進行身體狀況檢查。在實驗中選用5對所謂的“相剋食物”一起吃,包括豬肉與百合、雞肉與芝麻、牛肉與土豆、土豆與西紅柿、韭菜與菠菜。志願者連續吃一週後,觀察他們的尿液、大便、血壓、精神、體溫等反應,實驗結果一切正常,沒有發現任何一組食物引起胃腸紊亂、嘔吐、中毒等現象。

因此,

試驗結果進一步證實“食物相剋”的說法缺乏科學理論與實驗依據,不可信。

常見“食物相剋”舉例及解釋:

蝦蟹不能與富含維C的水果同食,會引發“砒霜中毒”。

食物相剋真的可信麼?

砒霜,化學名三氧化二砷。營養成分表顯示,蝦蟹等海鮮食品的確含有微量砷元素,但主要為無害的有機砷,攝入後基本上會被原封不動排出體外。而當蝦蟹所含砷元素與水果中的維生素C結合後,就會產生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不過專家表示,成年人砒霜的經口致死量約為100~300毫克,按最低的100毫克計算,其中含有砷元素75毫克。要想達到這個量,需要一次吃下300斤蝦。

另外,作為我國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礎性檔案,2016年釋出並沿用至今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顯示:在營養學和食品安全理論中,並沒有食物相剋之說,迄今也沒有看到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由於食物相剋導致的食物中毒案例以及相關報道。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食物相剋”的說法是沒有事實依據的,而這些傳言的出現,很有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1,個人身體素質的差異或受本身疾病的影響,導致食用某些食物後的身體表現不同。

2,不潔飲食導致的食物中毒,特別是夏天食材容易腐敗變質,產生有害物質,導致食用後出現身體不適。

3,過敏體質,本身就對某些食材過敏,食用後誘發過敏反應。

所以,在選擇食材的時候你還會擔心“食物相剋”麼?(文/鄭文文 編輯/胥瀟)

資料來源:

1,張印紅,鄧麗麗,王玉,趙金生,嶽莉,葛可佑。有關“食物相剋”的調查及實驗觀察[J]。營養學報,2011,33(02):148-153。

2,央視3·15晚會資料

3,中國營養學會官網

TAG: 相剋食物實驗人體實驗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