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未必是好事:完成熟練任務時,放輕鬆才能表現得更好

專注未必是好事:完成熟練任務時,放輕鬆才能表現得更好

作者 Alexander P. Burgoyne, David Z. Hambrick

翻譯 管榕

編輯 戚譯引

“關注當下”是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中不斷被重複的概念,也被認為是自我意識和自我認同的關鍵。一種正念冥想練習的目標便是以高度集中精神的狀態進行日常活動。一篇來自美國梅奧診所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文章建議:“試著花點時間用所有的感官——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和味覺,來體驗你所在的環境。例如,當你吃一種喜歡的食物時,認真地聞一聞,嘗一嘗,並真正地享受它。”

正念可能確實有心理上的好處。2021 年 2 月,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綜合報告顯示,基於正念的干預措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微小到中等程度)緩解壓力、焦慮和抑鬱症狀。儘管如此,與其他療法相比,正念的效果較小且不太一致,一些效果似乎會在干預後幾個月消失。這些結果表明,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基於正念的干預效果比毫無干預措施要好,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對比正念和其他療法的效果。

而許多基於正念的干預措施的共同點在於,這些療法都試圖透過數次冥想練習來培養對當下的關注。

儘管正念有其優點,但心理學研究也顯示,在某些情況下,無意識也很重要。也就是說,隨著技能熟練度的不斷提升,人們逐漸可以輕車熟路地完成複雜的任務,最終可以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即不需要注意力)。這些常見的例子包括騎腳踏車、切黃瓜或者刷牙。

認知心理學家將這種狀態稱之為自動化( automaticity),是一種可以不需要注意力便可執行的心理過程。這些過程可以在沒有顯意識,也就是說可以在一連串心理事件的情況下自動執行。我們並不會自動執行所有任務,但一旦得到很好的練習,便可以形成這種“自動性”。

明確地說,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注意力是很重要的。在來自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衡量認知能力的標準之一,即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可以預測鋼琴新手學習和演奏《祝你生日快樂》歌的能力。

但關於專精者的研究表明,過多地關注正在進行的任務會對錶現產生破壞性影響,特別是在執行熟練的任務時。事實上,這也是一些專業選手會在壓力下感到“窒息”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會過多地考慮任務過程。

在 2002 年發表的一項經典研究中,認知科學家 Sian Beilock 和同事們讓技能嫻熟的高爾夫球手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嘗試擊球。在一種條件下,高爾夫球手被簡單地指示專注於揮動球杆,並在完成動作時說“停止”。在另一種條件下,他們被要求聽一個目標聲音,忽略其他噪音,並在聽到目標聲音時說“聲音”一詞。

實驗的結果與直覺相悖。這些嫻熟的高爾夫球手在專注於揮杆動作時的表現,比專注於無關噪音時的表現要差很多。實際上,對揮杆動作的關注破壞力巨大,甚至導致他們在熱身時的表現比正式實驗時更好。

之後,在發表於 2013 年的另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 Yannick Balk 和同事們讓高爾夫球手嘗試不同的干預措施,以減輕想要表現出色的壓力。為了誘導他們產生壓力,研究人員對高爾夫球手進行錄影,告訴他們得分表將被公開張貼在會所裡,並以高爾夫用品店的優惠券來激勵他們的出色表現。

研究結果表示,在沒有干預措施的情況下,高爾夫球手的抗壓能力明顯更差。然而,被鼓勵去思考其他事情(準確地說是一首熟悉的歌曲)的選手在高風險任務中表現得更好。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結果還應該在更大樣本和不同背景下進行重複驗證。

儘管如此,這項研究帶來的重要資訊是,過度專注於已經自動化的運動過程會產生錯誤。當然,我們不應該完全漫不經心地生活,因為這樣做會錯失與自己、與他人和所處環境建立更深層聯絡的機會。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應該學會放鬆,讓身體自行應對。下次騎腳踏車的時候,不用想太多,隨心所欲地騎吧。

參考來源: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sometimes-mindlessness-is-better-than-mindfulness/

點選在看,分享給更多小夥伴

TAG: 正念高爾夫球干預研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