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從肝鬱到脾虛,只需一碗它,它的功效太厲害了,必看!

現代生活中,很多人總感覺被一種揮之不去的疲憊感“包圍”。特別是一些工作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或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輕則乏力、口乾、胃口差,重則全身痠痛、夜不能寐,甚至脾氣也跟著暴躁起來。

【健康】從肝鬱到脾虛,只需一碗它,它的功效太厲害了,必看!

點選這裡有驚喜

在中醫看來,這些症狀大多與人的肝臟脫不了干係。

一方面,“肝主筋,筋司運動”

,這裡的“筋”泛指全身的肌腱、韌帶等,與人的體力和活動能力息息相關。中醫典籍《素問·經脈別論》認為,“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說明肝的氣血可以撫養筋,肝佈散精氣到筋,發揮濡養作用。肝臟功能正常,肝血充盈,人體就會筋強體壯,身體輕鬆、靈活,有較好的耐受力,勞累之後也容易恢復精力。而肝臟出現血虛、陰虛等不足時,筋就會失去“營養”,不堪重負,導致疲勞、體力下降等不適,甚至波及其他臟腑功能。

另一方面,肝臟還承擔著身體的“疏洩”功能

,並透過調暢周身氣機升降,使臟腑器官各司其職、協調動作,維持正常功能,以應對各種外來“打擊”。精神過度緊張或長期消沉抑鬱,超過肝臟的調節能力,就會導致肝失疏洩、氣機不暢,引發精神疲乏、頭暈眼花、身體調節能力和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亞健康”症狀。

因此,

護肝對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首先,在飲食上保持均衡,少吃油膩、辛辣食物。特別是要注意戒菸限酒,酒精需要透過肝臟分解,飲酒過量可對肝臟造成難以逆轉的損傷。其次,要學會制怒,動怒傷“肝氣”,儘量讓自己心平氣和、樂觀開朗,即便真的生氣了,也最好不要超過三分鐘。最後,身體要動起來。散步、慢跑、快走、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有助於消耗體內熱量,控制體重增長,給肝臟“減負”,對已經有脂肪肝等問題的人來說,就更要加強鍛鍊了。

這5個穴位最善於養肝護肝

肝臟是人體代謝的主要器官,飲食、睡眠、壓力等都會影響到肝臟的健康,中醫認為,按摩相關的穴位可以起到養肝的功效,下面我們來看看養肝的主要5個穴位。

1、太溪穴

【健康】從肝鬱到脾虛,只需一碗它,它的功效太厲害了,必看!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測對稱,也就是兩個。這個養生要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肝必須要滋陰。用太溪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2、大敦穴

【健康】從肝鬱到脾虛,只需一碗它,它的功效太厲害了,必看!

大敦穴位於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別厚。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 穴。

大敦穴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頭腦清晰,神清氣爽。

3、太沖穴

【健康】從肝鬱到脾虛,只需一碗它,它的功效太厲害了,必看!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刺激太沖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4、肝俞穴

【健康】從肝鬱到脾虛,只需一碗它,它的功效太厲害了,必看!

肝俞穴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養肝不可缺少的養生要穴。肝俞與太沖搭配,在中醫裡屬於“俞原配穴”法,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臥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縮(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5、行間穴

【健康】從肝鬱到脾虛,只需一碗它,它的功效太厲害了,必看!

“行間穴”位於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肝火盛,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TAG: 肝臟養肝大敦行間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