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是真實的故事嗎?事實可能並沒有烽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無道,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在驪山(今陝西驪山)點燃烽火謊稱犬戎入侵,史稱“烽火戲諸侯”,但這件事是真實存在的嗎?

據我查詢相關資料發現,大多數史學家認為該故事源於司馬遷《史記·周本紀》,在《周本紀》中司馬遷對犬戎之亂和周幽王被殺有詳細的描述。

但實際上,這個故事最早當源於先秦文獻《呂氏春秋》,是呂不韋對《左傳》、《國語》中所載的西周滅國事件的細節擴充套件,該故事剛剛形成時非常簡單,隨後被司馬遷深度加工,添加了一些其他因素,後來隨著時代變遷不斷被演繹豐富才形成今天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故事。所以,今天大白就和你們聊一聊歷史上真正的“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是真實的故事嗎?事實可能並沒有烽火

烽火戲諸侯

先秦文獻對西周滅亡史實與“戲諸侯”故事的記載

“烽火戲諸侯”故事的起源是為西周末年周幽王死於“犬戎之亂”,先秦文獻對此有簡略記載。

《國語·晉語一》:“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寵,生伯服,於是乎與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乎亡。”

但《國語》記載比較破碎、不連貫,沒提及幽王被殺的細節,所以稱不上是對這個故事的“實錘”。

直到戰國晚期文獻《呂氏春秋》中才對該歷史事件的細節有所記載:

《呂氏春秋》:“周宅酆鎬近戎人,與諸侯約,為高葆禱於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說,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麗山之下,為天下笑。此夫以無寇失真寇者也。”

“烽火戲諸侯”是真實的故事嗎?事實可能並沒有烽火

褒姒

按其所載,周幽王置大鼓,進行擊鼓傳音以備犬戎入侵,而且為博褒姒一笑多次擊鼓,以至於犬戎入侵時諸侯無人來救。這段記載就是“戲諸侯”故事的起源。幽王寵褒姒而荒廢國政,後因褒姒要行廢立太子,太子奔申國求援,幽王曾經共打過申國一次,後申國聯合犬戎破鎬京,西周滅亡,周幽王死在戲地。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褒姒只是一個替罪羔羊,周幽王寵幸褒姒其實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

西周末年社會矛盾已趨尖銳,隨著社會發展和社會矛盾的激增,改革勢在必行,而周幽王又並非明主,寵褒姒懈怠國政,從而加劇了國家滅亡。但如果按照《呂氏春秋》記載,應該是“擊鼓戲諸侯”而不是“烽火戲諸侯”。

兩漢時期文獻記載“烽火戲諸侯”與“殺幽王驪山下”

到了西漢時期,司馬遷《史記》中對“戲諸侯”、“犬戎之亂”、“幽王之死”皆有詳細的記載,如《周本紀》:“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秦本紀》:“殺幽王驪山下”等。

但與先秦文獻有三點不同:一是《史記》中隻字沒提“幽王伐申”,或是司馬遷在記述時混淆了“幽王伐申”和“驪山之役”這兩個事件的性質;二是未提及戲地,而是指明周幽王死於驪山下,即今陝西臨潼驪山北麓;三是《周本紀》中明確記載周幽王在驪山“舉烽火”而非“擊鼓”,表明司馬遷對“傳鼓相告”持懷疑態度。

“烽火戲諸侯”是真實的故事嗎?事實可能並沒有烽火

烽火

在司馬遷生活的西漢時期,國家早已實行烽燧制度進行預警,漢文帝時期匈奴入侵烽火自邊塞直通甘泉宮。因此司馬遷認為軍事預警應當使用“烽火”而不是“擊鼓”,這便是“烽火戲諸侯”故事的出現。

魏晉時期沿用“擊鼓舉烽以徵諸侯”並將“戲”地與“驪山”合併

先秦兩漢文獻對周幽王被殺之地的記載有兩處,一是《左傳》中“戲”地、二是《史記》中的“驪山”。到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才將“驪山”和“戲”之間關係理清。

《水經注》載:“昔周幽王悅褒姒,姒不笑,王乃擊鼓舉烽以徵諸侯,諸侯至,無寇,褒姒乃笑,王甚悅之。及犬戎至,王又舉烽以徵諸侯,諸侯不至,遂敗幽王於戲水之上,身死於麗山之北。故《國語》曰:幽滅者也。”

按其所載,周幽王先是“擊鼓舉烽”召諸侯前來“勤王”博得褒姒一笑,後來犬戎入侵時又點燃烽火,不過這次卻沒有諸侯應召而來,以至被殺於驪山戲水河邊。今經考古調查,驪山華清池唐代離宮遺址下疊壓著周、秦、漢文化層,表明西周已在此建立離宮別苑,而戲河僅在其東五公里,且從驪山北麓發源後向北流入渭河,此地亦有周秦漢文化遺存,證明酈道元考證確實無誤。

“烽火戲諸侯”是真實的故事嗎?事實可能並沒有烽火

驪山華清池

不過《水經注》中仍摒棄“擊鼓”這一訊號傳遞方式,只是將擊鼓與烽火分離開來,周幽王第一次招諸侯使用“擊鼓舉烽”,後來犬戎入侵則單用“舉烽”,這也表明酈道元更傾向於認同司馬遷“烽火戲諸侯”的記載。

宋元時期“烽火戲諸侯”故事定型與流傳

到宋元時期,地方誌沿用《水經注》的記載,此時基本摒棄了“擊鼓”而偏重“烽火”。

《長安志》:“褒姒不好笑,幽王為烽燧大皷,有寇至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欲悅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諸侯益不至,犬戎共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

仔細研讀可見,宋敏求的《長安志》所載“烽火戲諸侯”故事基本是《史記》、《列女傳》、《水經注》相關記載的雜糅,經過宋敏求的雜糅後“烽火戲諸侯”故事基本定型。元代李好文《類編長安志》對其大部分內容進行傳抄,且僅剩“舉烽火”,《類編長安志》:“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

“烽火戲諸侯”是真實的故事嗎?事實可能並沒有烽火

周幽王和褒姒

在這一時期,臨潼驪山西繡嶺也被定為西周“烽火臺”所在,不斷有文人墨客登臨賦詩懷古,從而使“烽火戲諸侯”故事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幾乎達到舉國皆知的程度。今天為促進旅遊發展,也在此地模擬復建了西周烽火臺一座作為觀光景點。

結語

給大家介紹了這麼多歷史知識,相信大家也都對這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有一定的瞭解。

從嚴格意義來說,“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是經過不斷豐富、傳抄演繹才逐漸定型的,已經不是周幽王被殺的本來歷史事件的面貌了。

在先秦時期,故事的起源是“大鼓有寇”、周幽王死在戲地;兩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中改成了“烽火”的因素,同時將故事內容豐富了許多。到南北朝時期,酈道元經過親自實地考證,將臨潼驪山與“戲”地結合在一起,理順了二者的地望關係,將“擊鼓”與“烽火”雜糅,採取了相容幷包的態度。至宋元時期才逐漸摒棄“大鼓”,以“舉烽火”為主,北宋《長安志》中的故事實為宋敏求雜糅前代各種文獻所成,將“烽火戲諸侯”故事徹底演繹完整,這就是整個故事的流傳、演繹經過。

TAG: 烽火諸侯驪山周幽王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