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巴拿馬猴進入石器時代”或者“黑猩猩進入石器時代”,如此種種的駭人新聞,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幻想。比如巴拿馬猴進入石器時代的說法,來自於一則2017年的報道,內容大致是生活在巴拿馬Jicaron島上的白麵捲尾猴,不僅能夠使用石塊砸開食物堅硬的外殼,甚至知道將堅果放在表面較平坦的石塊上,再用另一塊石頭將其砸開……吸睛的標題和“猴、猿可能因此進入文明社會”的大噱頭一出,著實賺足了不少目光。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但其實,這些謠言破起來並不難,

第一要弄清楚人類的石器時代以什麼為標誌,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第二要考量一下包括巴拿馬猴在內的動物(主要是靈長類),用的是什麼樣的石器和工具,又是怎麼使用的?

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猿、猴使用的工具

猴子和猩猩會使用工具並不新鮮,當人們開始觀察並瞭解這些靈長類動物時,就已經觀察到了這些現象。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珍妮·古道爾,她於1960年前往了坦尚尼亞貢貝溪野生動物保護區,近距離、參與式的觀察了黑猩猩的生活,她記錄下許多有關黑猩猩行為的資料,其中就包括黑猩猩會

利用石塊砸擊堅果、蝸牛獲取食物,還能用樹枝“釣”樹洞裡的螞蟻,用樹葉當勺子舀水喝

。後來的靈長類學家還觀察到黑猩猩會用石塊砸向樹幹製造出聲響,這麼做的原因還尚不知曉,據猜測可能與恐嚇對手或者吸引異性有關。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又比如,生活在非洲的長尾黑顎猴,當遇到有蛇侵入的情況,它們就會折斷樹枝或使

用石塊進行攻擊

;再比如白麵捲尾猴,也就是常說的“巴拿馬猴”,作為一種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動物,它們偶爾會食用蝸牛或者昆蟲,此時

石塊就成了去除堅硬外殼的工具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必須承認,

石頭、樹枝對這些靈長類動物來說,既是工具,又是武器

。它們甚至能夠把使用工具的技能,透過不斷地重複和演示教給後代,可以說

它們具備了使用工具,並將如何利用工具的知識代代相傳的能力。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然而即便如此,只要稍加註意就能發現,所有這些靈長類動物在使用工具時都有兩個明顯特徵。

第一,“即拿即用”,

對於這些靈長類動物來說,手邊有什麼就用什麼,不存在加工環節,而且大部分情況下也都不存在對同一工具的反覆利用。

第二,“無盡嘗試”,

猿、猴在使用工具時,合適與否是透過不斷地盲目試驗試出來的,比如用石頭砍砸堅果,小石頭不行換大石頭,大石頭不行換更大的石頭,如此反覆。

相比之下,早期人類的石器複雜得多。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人類的石器時代

目前已知的年代最久遠的石器,發現於非洲的奧杜威峽谷,

與能人的骨骼化石一同出土

,距今有大約200多萬年的歷史。這種石器是一種邊緣很鋒利的小石片,通常由

熔岩卵石

製造而成。經過檢測,在這些小型石片的邊緣處,有一些切割或者劈砍留下的植物或者動物痕跡,因此

它可能曾經被用來處理動物的皮毛、肉和骨骼,或者切斷植物的根莖

。這種石片雖然非常粗糙,也沒有什麼固定的樣式,但在選擇材料上有所偏好,以

熔岩卵石

為主;在製作上有明確的目的,以鋒利的邊緣為特徵。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直立人階段,非洲、歐洲、亞洲的眾多遺址都發現了豐富的石器,而且從打造技術上講,有了明顯的手法。比如

非洲和歐洲的阿舍利石器

(Acheulian),年代從170萬年前一直延續到20萬年前,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石器是

水滴形的手斧

(也稱淚滴形手斧),通常由燧石經過雙面加工打造而成,整個手斧形狀規則,一端尖銳便於切割,另一端寬厚便於拿捏,考古學家認為其代表了直立人精湛的石器製造技術和水平。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在亞洲,我們最熟悉的

北京猿人遺址

,先後出土了近10萬件石製品,樣式包括

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

等等。

樣式不同,石器工具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同

,比如石片或者刮削器專門用來去除動物的皮毛,尖狀器在狩獵和戳刺時能堪大用,砍砸器則大多用於敲擊骨骼、砸碎堅果和殼類,以及挖掘植物根莖。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從能人、直立人的石器看,人類在製作和使用石器的過程中,逐漸具備了一種能力,

他們開始根據自己設想的工具形狀,去挑選適合的石質材料,並經過反覆敲打,將石塊加工成想象中的模樣,

這是人類使用石器的階段能夠被稱為“石器時代”的根本原因。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產生差異的根源

很顯然,靈長類動物使用工具的能力,與人類石器時代的情況有本質上的差別,究其原因有兩點,即

腦部發育和認知水平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腦部發育。

最早的人屬成員為 “能人(Homo habits)”,

以能夠製造工具為特徵,因此也有研究者將其稱為“巧人”,取義手巧之人

。他們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到180萬年前,腦容量為680毫升。相比之下,那些使用工具的靈長類動物中,腦容量最大的黑猩猩也只有400毫升左右。雖然腦容量不是智力的唯一標準,但是它可以作為腦部發育情況的參考。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認知水平

。認知拆開說,就是

認識世界、獲得知識,併合理運用知識的能力

。認識世界是透過眼觀耳聽、觸覺知覺等對周圍的事物形成概念,獲得知識是對概念進行處理、加工、掌握規律,運用知識則是對各式各樣雜亂的資訊進行整合後付諸實踐。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關於靈長類動物認知能力的有趣實驗。一戰前後,不少國家都有類人猿研究所,科學家們希望透過實驗,對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的智力水平、語言能力等有更多的瞭解,其中就包括1914年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科勒所做的

“搭木箱”實驗

。這個實驗裝置很簡單:三個木箱和一串香蕉。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實驗在一個高達2米的室內進行,房屋的中間放置著3個木箱,空中則懸掛著一串可以調節高度的香蕉,總共有6只黑猩猩參加了這項實驗。起初,香蕉所懸掛的高度並不高,黑猩猩只需要將一個箱子推到香蕉下,然後站上去,便可以輕易拿到。但是,黑猩猩的表現並不像我們所設想的那樣,只有一隻黑猩猩將木箱託近香蕉,還沒等走到達香蕉的正下方,黑猩猩就停下腳步,爬上了木箱,它費勁一躍才拿到了香蕉。接下來,香蕉被掛得更高了,黑猩猩只有將兩個木箱疊起來才有可能拿得到,這對於人類來說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對於黑猩猩這一步太難了,它們用了很久才把兩個木箱疊了起來。然而,當下一次它們需要疊起兩個箱子夠香蕉時,情況沒有發生絲毫改變,黑猩猩依舊沒能快速做出“疊箱子”的舉動。

科學家認為,這個實驗證明黑猩猩的心智無法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也無法有效利用手邊的工具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人類其實曾經試圖教靈長類動物製造工具,然而卻失敗了

,那是一隻名叫“坎茲”的倭黑猩猩,它因傑出的“語言天賦”而聞名,坎茲學會了一系列符號對應關係,它可以透過組合這些符號進行表達,實現與人的簡單交流。據此,科學家認為坎茲有潛力製造出打製石器,所以開始教它製作石片或者石斧,但是坎茲的“石器作品”始終沒有達到工具的水平。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事實上,石器只是一個表象,人類製造石器的社會意義遠大於它作為工具的意義。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對於猩猩、猴子來說,石塊只是一個工具,在砸開一個貝殼、一個堅果後就可以丟棄了,等到下次遇見砸不開的硬殼時重新再找一個石塊即可。但是對於人類來說,比製造和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

製造出了想象中的石器,就意味著能創造出一個想象中的社會,從這個角度看,每一樣工具其實都是奠定文明的基石。

TAG: 黑猩猩石器工具靈長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