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原標題: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1

初來湛江的那一天,腦子裡全是生猛海鮮與久聞的湛江白切雞。

會面老友,吐露全部的饞蟲心聲,老友聽完,面露微笑,也不說話。隨即領路進了一家海鮮大排檔。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琳琅滿目的小海鮮。

和朋友相識已久,味蕾上似乎達成了某種共識,眼神一換心裡便有了底。魚蝦漸次上桌,新鮮飽滿,正中下懷。

然後是一盤金黃的薄脆,像極了薯條,細細一看,又像是中空的冬筍,舉起的筷子停在空中,目光投向了朋友,期待獲得某些資訊。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猜猜這是啥?

朋友臉上的笑又多了幾分神秘,依舊不願多說,只蹦出三個字:試試看。

一筷子下去,便感受到了酥脆,然後入口,配著椒鹽,帶著空氣感的香酥,在嘴巴里炸開的時候,腦子裡嗡了一下,鮮而不腥,妙啊!五分鐘不到,就見了底。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炸沙蟲。

在嘴巴里還剩下一絲不具名的香氣的時候,依舊不死心,盤問朋友這到底是個什麼寶貝,他頓了頓,想了幾秒,“是沙蟲,吃就好了,看你停不下來那個樣子,還管那麼多”,說的也有道理。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走出排檔之前,是明檔的海鮮,隨便瞟了一眼,一大個撂在地上的塑膠盆裡,是自己沒有見過的“新物種”:一捺長,像一根飽滿的營養過剩的毛蟲,色澤難以形容,不仔細看宛如巨型蚯蚓,盤踞在一起慢慢蠕動。一旁的牌子上寫的是“沙蟲”。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沙蟲,學名方星格蟲。

等等,沙蟲,這一堆東西就是沙蟲?過於真實的視覺衝擊一時難以消化,腦海裡快速刪掉剛剛看到的一幕,心裡想著還好以後不會再有這樣與沙蟲親密接觸的機會了。

2

炸沙蟲頂多算是當地人的下酒菜,沙蟲的可能性,遠比想象的要多。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頭菜蚌仔蒸沙蟲。

可以清蒸,加點蒜蓉提鮮,原汁原味;可以熬湯,沸水投入沙蟲,湯清爽,沙蟲脆嫩,還帶著一絲甜;可以生吃,點上一點點醬油和芥末,讓人忘記日本料理的割烹之道。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冰鎮沙蟲。

在大部分人對沙蟲望而卻步的時候,從採挖到烹飪,生長在東南沿海的人們早已經熟稔醜陋外表下的真諦。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漁民在採挖沙蟲。

每到了採收季節,淺海的灘塗之上,滿是挖蟲人的身影。這項延續了近百年的採收活動,最開始,是偶得,是果腹,是漁民賣掉海貨之後的繼續探尋。對於生長在這片海域的人來說,大海就是他們的莊稼地,地裡長的都能吃,這是漁民的信仰。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剛採挖上來的鮮活沙蟲。

鮮味是捂不住的。從第一個吃沙蟲的人開始,廉價與鮮美的疊加,讓沙蟲出現在越來越多張餐桌之上。

到了民國初期,不少酒家將沙蟲製作成“精燉三絲”,被洗得白白嫩嫩的沙蟲,混在同樣鮮嫩的小青蔥中,佐以薑絲,以大火快炒,色白如雪,入口香脆帶甜,保有一些咬勁,慢慢成為東南沿海人民不予外分享的美味秘密。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三色沙蟲。

為了存留住這一絲鮮味,原本柔軟溼滑的沙蟲,在當地人的巧手之下,變成了另外一種全新的形態——沙蟲幹。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沙蟲幹。

心靈手巧的漁姑,懂得如何用一支竹籤,把沙蟲從內向外調個個兒,看似簡單的一步,如果不利落,沙子就會卡在沙蟲肌肉的紋理之間。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翻沙蟲。

去淨沙子之後,沙蟲在太陽和風的作用下會慢慢脫去水分,幾個月之後,從蟲變幹,沙蟲在一翻一烘之後,開始走出原本生長的一方天地。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曬沙蟲幹。

福建、兩廣、海南,甚至是香港的流浮山,都能尋見沙蟲乾的身影。慢慢地,聊以果腹的小海貨,不再是上不了檯面的“無名氏”,轉而成為漁民們獲得收益的另外一條路徑。

一條條半透明的淺黃色脆條,鎖住的是沙蟲最鮮美的精華。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沙蟲幹煲湯。

無論四季,這一小捆金黃的寶貝,就像是筍乾之於江浙人民那樣,成為提點鮮味的關鍵。平平無奇的一碗白粥,加上兩三根在油鍋裡烘過的沙蟲幹,以及雞和豬骨,五六個小時的悉心燉煮之後,香濃的粥水與沙蟲的鮮味水乳交融,一口就足以鮮入脾胃。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沙蟲瘦肉粥。

3

對於曾經那個嘗過沙蟲、愛上沙蟲又一不小心見到沙蟲的人來說,當年偶遇沙蟲真身的震驚,在時間的濾鏡之下,漸漸消散,只有絲絲入扣的鮮味存留。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沙蟲真身。(如畫面引起不適,請儘快滑過!!)

這種滋味,成為縈繞心頭的一種執念,尤其是在他移居北方之後,愈發強烈,不時蹦出來折磨一下這顆饞鬼的心,彷彿是一種次生的鄉愁。

再見到這種似曾相識的生物,已經是很多年以後。黃渤海經濟圈的某個沿海小城、地板油膩的海鮮小館子、操著口音不修邊幅的店老闆,一切都像是某時的場景再現。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海腸。

生鮮海貨之間,有一盆粉紅色的生物在蠕動,拇指粗、食指長,像是充血過度的鴨腸,看著讓人倒胃口。但不知為何,大腦裡的某個開關瞬間開啟,一種預感湧上心頭。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老闆,請問這是……沙蟲?” 但看起來確實有點不一樣,同樣都是一根“腸子”,這個北方的版本明顯要光滑得多,像是開了磨皮功能。

“沙蟲?哪裡是蟲,這是海腸,海里的東西。”老闆露出一絲當地人的驕傲,他也沒聽說過沙蟲。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處理好的海腸。

“聽你口音不像本地人,春天正是好時候,想嚐嚐?”老闆繼而補充道,沒有賣力地推銷。

“那麻煩幫我上一份呃……海腸?做法聽您的。”這次沒有了初見“海洋小腸”的震驚與心悸,老闆的態度讓人更加篤定,哪怕不是沙蟲,味道也不會出什麼差池。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韭菜炒海腸。

後廚傳來一頓火急火燎的聲音,十分鐘不到,菜便上桌,倒也簡單,只有韭菜和海腸兩樣,顏色清爽,甚至連醬油都不放。紫根葉窄的韭菜,是隻屬於這個時段的頭刀韭,鮮甜而不辛辣,急火之下的海腸比剛剛皺縮了一點,但咬在嘴巴里,只有脆嫩爽滑四個字。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翠綠紅潤相搭配,第一口下肚,一陣上頭。那一年北海旁邊的沙蟲,和這海腸的鮮有八九成的相似,只不過沙蟲柔軟,海腸勁韌,難分伯仲。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海獺:我也愛吃海腸哦~

後來,在和老闆一來一回的交談之中得知,三四十年前,當地人視海腸與路邊的石頭無異,大浪淘過,海灘上一節節粉紅色的小生物,只有在吃不飽飯的年代才會正經當作菜來吃。其餘的時候,都是賦閒在家的婦女去灘塗上把沒人要的海腸收回家,烘乾、磨粉,當作味精。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粗粗胖胖的海腸經過烘乾、磨粉就成了提鮮的“古精”。

海腸做調味料,據說是清朝的魯菜廚子想出的方法,《康熙縣誌》裡曾記載:“海腸,形色似腸,故名。其味可比閩之江瑤柱,獨邑之海濱有焉”。在東南沿海,沙蟲也在味精尚未普及的年代,以鮮溼或者乾癟的形態,充當著相同的作用。

4

這種鮮味來得隱秘,也不易。

漁民在大風大浪裡經歷過的風雨,給予了他們探索自然的慾望與經驗,最後的收穫不光是生猛的魚蝦,也有暗藏在灰色灘塗之下的小生物。

冒充“薯條”的你,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泥沙中的海腸。

沙蟲也好,海腸也罷,一南一北的兩種生物,雖然在生物學上擁有著方格星蟲與單環刺螠這般複雜的名字,最後的指向卻是同路——

出於對自然的珍視,對果腹的需求,對充分利用海洋每一種資源的初衷,海腸與沙蟲的滋味,在某個時刻勾住了人們的味蕾,然後慢慢普及,成為人類對味道追求與接受的一個佐證。

編輯:馮仕妍

TAG: 沙蟲海腸鮮味漁民海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