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本 期 導 讀

十二臟腑功能多樣,如何準確把握其角色與秩序,從而判斷臟腑功能的好壞呢?幾千年前,黃帝也有此一問。

本文講的篇目叫做《靈蘭秘典論》。

還是先解題,靈是靈芝的靈,蘭是蘭花的蘭。靈蘭,是靈臺蘭室的簡稱,相傳是古代帝王藏書的地方。

有醫家給他一個更雅的解釋:「謂神靈相接,其氣如蘭。」

秘典,就是秘藏的典籍。

好,我們看看它「秘」在哪裡。

「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

為什麼先提貴與賤?這裡能看出文化痕跡來的。

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講究的是社會秩序和功能分工。中醫對臟腑功能的認識,也藉助這種對社會次序的認識。

比如這一篇,就以君主、相傅、將軍等官職,來類比匹配各臟腑的功能特徵。

中國人別的不一定熟,但官本位一定很熟。

寫《黃帝內經》的是讀書人,讀書人除了「修身、齊家」外,不是還有些「治國、平天下」的心態嗎?那麼,借醫學以仿官場,一了「治國、平天下」的心結,應該也是很自然的事。

何況,政府官職的形象的確能使人一下抓住某一臟腑的功能神髓,達到執簡馭繁的效應。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好,我們先看看,心的描述是這樣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對這句話,通常的解法是這樣的: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由此而出。

表達上有沒有大錯呢?應該說,不算有大錯,但有偏差,把神明狹義化的解釋成了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其實神明的神,該包括兩個,一個是主宰人體生命活動之神,後世用「元神」來概括了這個功能;另外一個才是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後世又用「識神」來把它概括,這個「識」是知識的識。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這裡既然強調君主之官,那麼重心是應該放到對全身五臟六腑的統御作用上。

也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君君臣臣的位置,不能擺錯。那麼,顯然它的重心是元神,而不是主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識神。

關於元神跟識神,各自的具體工作是怎麼展開的,我們後面專門另有一講,就講心是如何主神明的。

在這裡,可能會有聽友產生疑問:主宰全身生命活動也好,主宰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也好,不都應該是大腦的功能嗎?為什麼中醫把它歸屬到心?

任何觀念的形成都有一個文化歷史沿革,心藏神是從我國古代的「心靈論」脫胎而來的。

我們想想,靈或靈性是無形的,當心與靈相合並稱時,說它完全是指代解剖之心,這不太說得過去。

用「心」來代表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泛見於古代哲學、文學、藝術、文字以及習俗等方面。

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而與精神、思維、情感有關的字,大多有個豎心旁或心字底。

在漢語中以心來表達精神、情感、思維的話語也一直習慣沿用,如 「心有靈犀」「獨具匠心」「心馳神往」「心情舒暢」「眼不見,心不煩」等。

所以,作為人的思考所出之處的命名,循古例而用「心」就成了一種慣性;但血肉之心也是自古就知,也是循古例。

那麼,「心」這個符號在中華文化中一直就是雙肩挑的——既可為血肉之心的心臟,又可以是無形的人體主宰及思維發生處,也就是神明之心。

由於心一直扮演著雙重角色,日久就如「莊周夢蝶」般,不知我之為蝶,還是蝶之為我,產生了角色混融。這就是心主神明的文化背景。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好,下來我們講肺,看看肺在全身功能之中,擔任著什麼一個行政職能。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不少人看這一段會漏了一個字,下意識地把「相傅」解讀為宰相。別忘了,這裡還有個「傅」字,傅者,太傅,師傅。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那麼,「相傅」就不僅是宰相,還有帝王老師的身份。就如姜子牙之於周文王,諸葛亮之於劉阿斗,醫學上的岐伯之於黃帝等。

好!前面兩講我給了大家一個理念,就是神是統御氣的,氣是統御五臟六腑以及形體官竅的。

那麼,現在,心是君主之官,主神明,它是透過氣來統御全身的。

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為了政通令行,誰來管「氣」就很重要了。

那麼氣是誰管的呢?肺!

肺的功能是主一身之氣,所以它的功能之一就是幫助心君統五臟,御六腑,協調治理全身功能。

但是我們知道,古代的宰相,不少是奸相,所以光有宰相這個位置,還不夠,因為它有可能架空了君主。假如既是宰相,又是師傅,那就比較放心了。

所以,「相傅」該是這麼定的。

關於肺如何幫助心君來治理、調節全身,足以構成一講,所以我們就放到後面,專門用一講的內容來解釋它。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好了,有了帝皇,有了宰相,怎麼能沒有將軍呢?

哪個臟腑能擔任這個職位呢?肝!

我們看看對肝的描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我們先看看這一句的通常解釋:肝,主怒,像將軍一樣的勇武,稱為將軍之官,謀略由此而出。

其實這個解釋有點缺乏邏輯,以將軍之勇悍來形容肝性的剛猛,乍一看好像沒有不妥,但認真推敲原文整句「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顯而易見,這樣的解法是有誤解的成分。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這裡首先我們要看,肝的性格是不是勇猛。它確實勇猛。為什麼呢?從五行的角度,肝屬木,木主升發,有上升而主動的特徵。

再從陰陽角度看,肝為少陽之髒。什麼叫少陽?少陽就是太陽從東邊升起,看到半輪紅日的時候,它的整個發展趨向是向中午陽氣多的方向發展,而陽的特徵就是動態與興奮。

你看肝的病,我們經常聽到兩個名詞:肝火上炎,肝陽上亢。火上炎也好,陽上亢也好,都說明陽氣太過。肝陽氣太過的經典表現,就是容易發怒。

從這一點來看,確實有那麼一點將軍勇猛的感覺。但問題是,《黃帝內經》這一句,強調的是「謀慮」之將,而不是勇猛之將。

曹操曾告誡他的部將夏侯淵:「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當然,衝鋒陷陣,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是將軍之勇;但衝鋒陷陣僅是將軍的小用,將軍真正的大用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比如,韓信手無縛雞之力,也可拜大將軍,就因為他善於謀略。將軍應該是三軍的靈魂,所以,「將軍之官」這句實是對「肝藏魂,魂主謀慮」功能的概括。

當然,有勇有謀,剛柔並濟,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像岳飛這樣,就可以稱為將軍的楷模。

同樣的,有勇有謀,剛柔並濟才是肝的真性情。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下來就是論脾胃了。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這個「倉廩」,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的那個倉廩。

倉,是穀倉,廩,是米倉。這兩個字,就是糧食倉庫的意思。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那麼整句的意思就是,脾和胃主司飲食的受納、消化、轉出、佈散,就像管糧食倉庫的官員,飲食五味就靠它們才能營養全身。

在中醫,脾五行屬土。《說文解字》對脾的註解是:「脾,土藏也。」說明脾是以土之象來類比它的功能的。土具有受納、承載、生化的意蘊在。

脾,還有「裨益」的意思在,也就我們平時說的「有所裨益」的那個裨益。

什麼系統對人體最有裨益?當然是消化系統。所以涵蓋了消化功能在內的脾胃,為倉廩之官。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下來就輪到腎了。「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注意這個「伎」字,是歌舞伎的伎,也有技巧、才能的意思在裡面。

「作強」,就是動作強勁有力;「伎巧」是指精巧靈敏,既包含思維伎巧,也指行為動作伎巧。

這裡,「作強」偏體力,「伎巧」偏神明的功能。

腎之所以有這樣的作用,是和腎的藏精、主骨、生髓的作用分不開的。

腎精充足,骨髓就充盈,骨髓充則骨堅勁強,動作有力,耐勞,這就是「作強」;腦髓足則精神健旺,動作或心思均精巧靈敏,這就是「伎巧」。

五臟都當的什麼官?掌管身體的哪些功能?

但是,我們可能有疑問,說腎「作強」,如果單單從「腎主骨」來解,恐怕說服力仍未足夠。

因為動作強勁有力,除了骨頭之外,還有肌肉與筋的功用,甚至在通常的思維中,肌肉的功勞可能比骨頭更大。

所以,「腎者,作強之官」 應該另有緣由。

它的道理應該就在腎的位置。「腰為腎之府」,腎所在之處,後為腰,前為丹田。

我們體會一下,當人要發力,尤其是全身發力時,比如搬運、提舉、投擲、搏鬥等,往往是「氣聚丹田,力發四肢」。並且要以腰為軸,才能集中腰、手、足,甚至全身之力,於瞬間爆發出最大的勁道。

練拳之人往往是將勁擰在脊柱這條大龍上,發力時,腰脊如弓,拳如箭,腰脊一發力,弦響箭出。這樣出拳怎麼可能不迅猛有力?

不單剛勁的發出是這樣,柔勁的發出也不例外,練太極的人,如果一輩子僅在手腳上下功夫,終落下乘。

太極拳的很多東西,如螺旋勁,纏絲勁,運勁如抽絲等,都是需要從腰脊的變化上求得。

再說丹田,這裡正是人全身的中點。既然是中點,也可以理解為平衡點、重心點。

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者都應該有體會,當重心偏高時發力,人就有一種不穩定、不平衡、沒根的發飄感。

所以,就算您不懂什麼「氣聚丹田」,也沒刻意練過什麼丹田,但真正發大力時,還是會下意識地沉腰坐馬,腹部緊繃,氣聚丹田。

這個時候,由於氣沉、氣聚的關係,重心實際已偏於下而穩固了,這個就叫有根。

這種感覺可能也是「腎為氣之根」觀念的來源之一。中醫的很多觀念實際是源於生活中實實在在的體會。

所以,腎虧的人,最常見的往往是腰痠(同酸)骨弱,動一動就易疲累。

《內經》年代,雖還沒有「丹田」的說法,但發力的感覺是一樣的,所以「作強之官」應該與它所處的位置有關。

這裡,還另有一種解釋,就是性功能、生殖功能、生殖伎巧,多半可以從「作強」與「伎巧」來解。

尤其與男性,腰力與性功能基本是一致的。腰痠憊無力者,性功能必弱,幾乎可以成為定律。

這也是中醫臨床觀察腎功能盛衰的常用指徵,更是民間評價男性的常用雄性指徵。

當一個男人腰力不強時,常被說為腎虧,這種說法,實際上也暗喻他的性功能偏弱。所以「腎虧」二字最為男性忌諱。

而「男兒當自強」這句話,在這裡,就很有些意義了。

其實我們這裡也可以看出《黃帝內經》的文字描述風格,就是言簡意賅,講得都是原則性、綱要性、框架性的內容。

這就印證了我前面講的《是本什麼書?》那一講裡面的觀點:《黃帝內經》弄出了綱要,弄出了骨架,而後面的血肉,多半是後世醫家讓它豐富起來的。

這一篇最後,還有這麼一句,「藏靈蘭之室,以傳寶焉。」大家都該珍藏這種善知識。

TAG: 之官作強功能將軍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