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和追求享樂的結果,導致葛雷在自我放縱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環境影響和追求享樂的結果,導致葛雷在自我放縱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道連·格雷的畫像》不是典型的小說。無論是霍爾華德還是道連格雷都更像一個符號,亨利勳爵除了替作者講些精闢有毒的言論之外本身的形象淡得匪夷所思,而別的配角更像是為了應付劇情發展而出場的道具。亨利,道連格雷,霍爾華德,這三個人的形象疊加起來明顯地呈現出王爾德本人的影子,但他故意拆分後又近乎刻意地保持了這種臉譜化感。與王爾德的戲劇作品裡表現出來的人物維度相比,《道連格雷》更接近於《快樂王子》之類的寓言模式。這本小說的重點並不在於人物,甚至很難說是情節,更像是一種結構,而對唯美主義極盡所能的渲染則是覆蓋在上的裝飾物。

有趣的是,極端的唯美主義者似乎都有一種毀滅美的潛在傾向。也許這也是美的終極形式。是的,我一直認為《道連·格雷的畫像》不止是一本關於道德價值的作品,這是一種雙重隱喻。就與德澤森特最後不得不回到巴黎的世俗中才能保住性命一樣,道連·格雷最終醜陋地死去,因為美走到盡頭,只能以這種方式收場。就跟永生一樣,永恆的美就失去了美的意義。

環境影響和追求享樂的結果,導致葛雷在自我放縱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王爾德廣為流傳的經典語錄百分之八十都來自於道連格雷,這讓這部作品在他的作品裡顯得十分特殊,也讓這本書的看點有些偏移。閱讀的時候多少會被亨利勳爵層出不窮的妙語奪走注意力,這種抽了一巴掌又體貼地找到更好理由的行為甚至偶爾還會讓我產生感激之情,恨不得統統摘錄到筆記本里再貼牆上裱起來。很難想象別的作家這樣密集地蹦出paradoxes、極端地賣弄充滿智慧的文字會呈現什麼效果,但在王爾德的作品裡還是讓人覺得他的才華極其奢侈地流淌著。值得稱道的是這些妙語的原文出人意料地明晰易懂。

中學學英語的時候要求定期看原版書寫摘抄,大部分同學都選擇狄更斯入門。雖然於斯曼無不刻薄地說狄更斯是“對康復期的病人和行動不便之人而言如此令人著迷的書籍”,但對於許多英語初學者來說,這位卓越的英語作家和演講者的語言莊嚴而又富有裝飾性,不會有太令人費解的句式和太多的生造詞,實在是非常優異的範本。然而王爾德的語言更是簡明優雅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地步——至少在我看過的原版書裡,他是最通俗易讀又極富美感的作家之一。王爾德的思想精緻工巧,但文字簡潔輕逸,有一種流動的線條感。乍看之下技法近乎平庸,但又像正弦函式一樣有令人驚豔的完美和諧。這種內容與形式的反差感格外令人著迷。

環境影響和追求享樂的結果,導致葛雷在自我放縱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這本書對我而言還有個額外的魅力,幻想。歐洲文學並不吝嗇於給予豐富燦爛的修辭,但對實質性地加入迷幻的劇情就顯得謹慎不少,除了那些標準的奇幻作品之外,就算是浪漫主義作品也不遺餘力地壓下那種漂浮感,或者使用手法多少有些呆板。相反,虛構簡直就是流淌在拉美文學的血液裡,是拉美作家的本能,奔放而誇張。我偏愛那些漂浮在空中、在現實上疊加幻象的虛幻的事物,那些流蕩,騷動,光彩……就像看見鏡子裡的映像,那麼栩栩如生,卻無法實質觸碰;有縱深感,卻又單薄無比。而《道連格雷》裡這種漂浮感堪稱出類拔萃。除了那幅神奇的畫像,亨利勳爵本身的存在形式也十分虛幻。《道連格雷》受《逆天》影響甚深,而在故事裡亨利勳爵又遞給道連一本“黃封面的書”。種種的交錯感讓我無法不沉湎其中。

就如博爾赫斯所說,王爾德唯一的問題是因為他的作品過於和諧,以至於人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環境影響和追求享樂的結果,導致葛雷在自我放縱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TAG: 格雷王爾德作品亨利勳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