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好吃炸灌腸,外焦裡嫩味道濃少不了這些秘訣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西什庫大街南口,靠近西安門大街的一段路,聚集了老北京小吃的很多攤位,宛如小吃一條街。每當早、中、晚飯點兒時,分外熱鬧,食客絡繹不絕,其中一個攤位,是賣炸灌腸的。因為我喜歡這口兒,又是上下學必經之處,所以常在此逗留,極有興趣看小販的操作。

老北京人好吃炸灌腸,外焦裡嫩味道濃少不了這些秘訣

炸灌腸攤的爐子,是用一個汽油桶改裝的。上面放一個大圓形的鐵鐺,微微斜傾放在爐口,鐺內放的是豬大腸煉出的油,在斜鐺的低處咕咕嘟嘟冒著油煙,聞著就很香。一個大笸籮裡放著一條一條、圓柱形、粉紅色的灌腸面坨。小販是個中年壯漢,他拿出一條面坨,一刀一刀往下切片,每片保證都是菱形,中間厚,兩邊薄。他動作極麻利,切一刀轉一下灌腸。顧客來了,順手抓起一把已經切好的片兒,放入鐺裡熱油中,頓時喳喳聲起,香氣四溢。炸完一面,用鏟子一翻再炸另一面,看著都炸透了,就移到斜鐺的上側沒有油的一邊,用一個白瓷碟扣上,用力往下按壓,發出嗞嗞聲響,等油控得差不多了,用鏟子插在下面,順勢一翻個兒,油光光的炸灌腸已在白瓷碟中落戶了,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接著,他從旁邊的白瓷盆中兩勺鹹蒜汁澆上,插上一支黑木把的小叉子遞過來,吃客就可以坐在長條木凳上大快朵頤了。

灌腸最初的做法是把澱粉加上香料、紅曲粉調成糊狀,灌進豬大腸裡,上鍋蒸熟,再切片炸,有“豬腸紅粉一時煎”的說法。後來把豬大腸省去,只用澱粉、香料、紅曲粉加水調和蒸成坨,再切片炸。再後來紅曲粉也省掉了,就變成現在一個個灰色的澱粉坨了。在色相觀感上,真不如粉紅色的好看。雖然製作工藝改變了,不用豬大腸了,但名稱卻留下來了,還叫灌腸。原來約定俗成的炸灌腸油,都是用豬大腸油,這種油炸出的感覺酥脆,而且味道濃香。近些年來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知道了多吃動物油有損健康,遂改為植物油了,可口感也差了不少。另外澆汁用的蒜不能用刀切,必須用杵臼搗爛,蒜香才能盡情揮發出來,再加上精鹽,用熱水浸泡,自然味道濃郁了。這是灌腸好吃的一個極重要的因素。

廟會集市上都少不了賣灌腸的攤位,吃客也總是那麼多,可見喜歡這一小吃的還是大有人在。但這大多屬於一般大路貨,真正想吃正宗的,還是北京知名老字號要好些。

老北京賣灌腸的以後門橋的“合義齋”最有名。它的掌櫃最早是在後門橋上擺攤賣炸灌腸的,由於他切的片薄,放油多,煎的火候恰到好處,蒜汁做得也地道,澆汁足,吃到嘴裡越嚼越香,買賣就越來越興旺,每天準備的食材供不應求。幹了兩年,他就在後門橋北側路西,開了“合義齋”灌腸鋪。

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在這裡吃過一次,味道確實好。炸好的粉紅色菱形灌腸片,連成一體,外焦裡嫩,用叉子叉著吃,口感極佳,到現在還記得十分清楚。

一種食物的口味,往往能成為人的一種感情,也寄託了對舊事舊景的記憶。

何大齊/文並圖

(原標題:炸灌腸)

流程編輯:U016

TAG: 灌腸豬大腸紅曲白瓷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