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民間祭祀食品

七月十五,名曰鬼節。天對地,日對月,陽對陰,神對鬼,缺一不可。鬼節起源道教,南北朝時期已經流行。《道經》記載:七月十五日為中元之日,道士在這天要清心沐浴,築壇設供,向道家眾位聖祖供奉祀物,以保本教昌盛不衰。唐朝道教極盛,唐高宗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封莊子為南華真人,之後老子累加封號:“大聖祖玄元皇帝”、“大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皇帝”、“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地位極高。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盂蘭盆節”也傳過來。此節起源於目連教母。傳說,目連是釋迦牟尼的弟子,他用“天眼”看到母親在地獄受罪,便求佛指點救度。佛說你母罪重,只你一人難救,要集十方眾僧之力。如何請十方眾僧幫助?佛說:七月十五這天,你應備置多種美味瓜果,放盂盆中,供奉十方。目連照辦,母之罪果然解脫。

於是他高興地對佛說:今後,佛門弟子孝敬父母,要設盂蘭盆會供養十方高僧。從此,七月十五便成了供奉佛僧、超度亡靈的大節,七月十五這天,置備瓜果供奉十方高僧、為死去陰間的祖人減罪,便漸漸地從寺院傳人民間。當然民間不同於京城,不同於寺廟,鄉民不能像京城皇帝、寺廟和尚那般辦盂蘭盆節,他們講究節省、實效,不注重形式,“心誠鬼神知”。 正所謂“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黃河三角洲民間祭祀食品

黃河三角洲的民間“七月十五過十四”。為什麼呢?因為七月十四是鬼節,四、死、祀同音。七月十四的下午,兒女們到過世的父母墳上去上墳。這天中午,家家包餃子,一是出嫁的姑娘來孃家上墳,哥嫂包頓餃子給妹妹吃,在鄉間民院也算敬意。再者,下午上墳的時候正好帶兩盤餃子當供品。莊戶人沒有真元寶,用白白的元寶餃子當元寶,心意到了。

心誠佛知,祖宗更知。來到墳上,擺上供品,跪了下來點木香,燒黃表紙,然後衝著墳頭給祖靈磕頭。供餃要倒在燃燒的黃裱紙的火焰上,紙菸騰飛,便說老人喜歡。燒罷,兒女們要給墳中的祖靈磕四個頭,祈求祖靈保佑子孫平安得福。在婆家受了委屈、遇到難處自己不能解脫的女兒,這時候會大哭一場,藉機向墳中的老人哭訴自己的冤屈與不幸,希望祖靈趕快解救自己。

黃河三角洲民間祭祀食品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回西天”。臘月二十三是黃河三角洲民間百姓“送灶王爺”的日子,也是過小年的日子。黃河三角洲祭灶,最講樸實節省。“灶王,灶王,守灶之王”,灶王乃上天派來的灶神,專門掌管凡間百姓飲食。灶王爺一年一回天庭,日子定在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這天迴天庭,百姓自然要與之送行告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儀式,一種民俗。

灶王爺上天做什麼?自然是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年之中,這戶人家的飲食情景。民以食為天,天以食賜民,上天時時關懷下界的民眾。因此,黃河三角洲民間家家戶戶十分敬重灶王爺,且喜歡把自己的全部心願寫成對聯,十分鄭重地貼在灶王爺的神像兩側。雖說黃河三角洲千家萬戶,各家的日子有千差萬別,對灶王爺的心願卻十分一致,所有的對聯皆為一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天庭賜福。

黃河三角洲民間祭祀食品

正因如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都要送灶王爺,叫祭灶。將灶前貼的灶王爺畫像揭下來,放天地案前,再擺放上供品。兩個饃饃,一碗白菜豆腐湯,外加盤糖瓜。糖瓜是鄉間藝人熬的那種糖稀切塊,又甜又粘,“粘著灶王嘴,甜著灶王心,上天傳好不言壞”。既然灶王爺是上天派來的守灶之神,為何不擺高檔供品,只供一碗白菜豆腐湯兩個白饃呢?

說來大有講究。一、既然灶王爺是守灶之神,就要講究勤儉節省,大擺酒席有違勤儉節約原則。二、黃河三角洲盛產白菜,此時正是尋常人家吃白菜的時節,做白菜豆腐湯十分方便。過去一般鄉間農戶,長年的主食是高梁窩頭、玉米餅子、小米稀飯,吃白麵的日子極少,供上兩個白饃,也算是很大的孝敬。四,糖瓜不但甜,而且有粘性。娃娃們吃時經常粘牙,此時給灶王爺供上,既讓他嚐到甜頭,還能粘粘他的牙,以防他到達天庭亂說家事,防天庭怪罪降禍。

黃河三角洲民間祭祀食品

由此可見,黃河三角洲的祭典供品,多是莊戶院中的自種自做食品,原始樸實。小編覺得,應該是鄉民們認為心誠則會感動神靈,萬萬不可虛心假意。正是這種內心的誠信,在那青煙嫋嫋的縹渺的虛空,才有祈求的神靈世界。也正是這種內心的誠信,神靈世界才能從縹渺的虛空落到人的心靈裡,化為人的精神慰藉。小夥伴們,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TAG: 灶王爺七月黃河三角洲天庭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