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織女】南朝詩人範雲,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願作雙青鳥,共

《望織女》是南朝詩人範雲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用代擬的手法,感天上牛郎織女之事,寫人間的愛情與思念之苦。

知名度:★★★

抒情度:★★★

悲傷度:★★★★

望織女

南朝·範雲

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

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

寸情百重結,一心萬處懸。

願作雙青鳥,共舒明鏡前。

譯 文

看著河水輕輕的流動,自己一個人站在河邊相望,感到無限的悲憐。

不是因為害怕像精衛填海那樣辛苦而推辭,是因天河確實無法去填。

織女思念牛郎那深厚的情感猶如百重結,並且自己的內心卻感到恍惚不安。

願意與丈夫變成一對鸞鳥,共同在鏡前振翅歡騰。

【望織女】南朝詩人範雲,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願作雙青鳥,共

作者簡介

範雲(451~503年),字彥龍,南鄉郡舞陰縣(今河南泌陽縣)人。南朝梁大臣,著名文學家,範縝從弟。

六歲時,隨姑父袁叔明讀《詩經》,日誦九紙。八歲時,遇到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談,範雲從容對答,即席作詩,揮筆而成。南齊朝,進入竟陵王蕭子良幕府,“竟陵八友”之一。

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隨同蕭琛出使北魏,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稱賞。還朝後,遷零陵內史,轉始興內史、廣州刺史,皆有政績。蕭衍代齊建梁,拜侍中,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再遷尚書右僕射,霄城縣侯,居官能直言勸諫。

天監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歲。梁武帝聞訊痛哭流涕,御駕臨殯,追贈本官、侍中、衛將軍,賜諡號為文。

賞 析

《望織女》是一首以神比人的詩。它透過天神織女對牛郎的痴情遙望,悲離思歡聚的情景,反映了人間閨婦對丈夫的思念,對夫妻相聚的嚮往。

牛郎織女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神話故事。自《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以後,很多詩人以此為題進行吟唱。範雲的《望織女》就是較早的同類優秀詩篇之一。

作者描寫了一個多情的女子,在碧空萬里、繁星燦爛的夜晚,遙見天河橫空而過。在恍惚之間,她彷彿看見天河清水盈盈,河邊站著年輕貌美的織女,眺望對岸,但不得而過,夜夜一個人站在那裡,空自悲嘆。

他並非不願像精衛那樣,銜石填平天河,去會見牛郎,但怎奈天河無法去填。百重憂鬱結心頭,一顆忠貞之心萬民看得分明。作為織女是無法會見牛郎的,但願能夠與牛郎變成一對青鳥,哪怕是在明鏡之前展翅飛翔,歡騰雀躍一陣。

詩歌的主人公,明知牛郎織女是不存在的。縱然如神話傳說中所說的那樣,人也無法看見他們。但作者以傳神之筆,把織女寫得真真切切,有聲有淚,這實際上是在寫人間許多女子的不幸身世與不幸婚姻。

他寫織女“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實際上是在寫人間女子夜夜望夫,夜夜悲嘆;他寫織女“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實際上是寫人間女子由於社會的原因與自然的原因,無法克服,無由與丈夫相會。

他寫織女“寸情百重結,一心萬處懸。”實際上是寫人間女子對愛情的一片忠心和盡人皆知的無窮憂愁。他寫織女“願做雙青鳥,共舒明鏡前。”實際上是寫人間女子對幸福生活和美滿婚姻的憧憬與嚮往,當然,這種憧憬與嚮往如鏡前青鳥,只是空喜一場而已。

作者以神比人,透過寫神而表現人,構思奇巧;作者學習前人的藝術成果,吸收民歌的豐富營養,用詞貼切,安排有起有伏,語雖盡而意無窮。我們閱讀它,是一種很好的藝術享受。

TAG: 織女範雲牛郎百重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