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豫金剛石退市後還在一路狂奔,國有股東們還在一路狂奔. . .

周健/文

周健:豫金剛石退市後還在一路狂奔,國有股東們還在一路狂奔. . .

題記:仔細看看,一些企業的公司治理,有時連一塊遮羞布也不是,它們出現紓困失效、幫扶無果,多是人性貪婪和法律法規難以約束的結果。

就目前的種種跡象看,在走向

退市

的路上,

豫金剛石

也即現

ST金剛

還在一路狂奔,甚至於,一瀉千里。

國有股東們依然無法行權,廣大中小投資者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據說會計事務所對其2020年報出具了無法發表意見的審計報告,有關部門對豫金剛石的現狀也“無能為力”——如果真的如此,我們將會看到,一場鮮血淋漓的權益攻防戰,將會在我們眼皮底下真實發生。

上市的過程中如此,連謀求退市,也不忘了一路絕塵盡拔羊毛。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吃相難看嗎?在我們身邊,豫金剛石的情形並不是孤例。

科迪乳業

等,目前似乎也在做著類似的事。

要知道,這些企業,過去都曾是我們有關部門、有關機構紓困的物件。但是,錢進去了,“困”也“紓”了,最後卻似乎掉進了一個泥淖甚至陷阱,無論想怎麼脫身卻擺脫不了。

人沒變,管理方式沒變,企業治理沒變,人性的慾望沒變,那個已經註定的結局,只能重複性出現。

周健:豫金剛石退市後還在一路狂奔,國有股東們還在一路狂奔. . .

1、手中有“槍”,就敢做“草頭王”?

4月26日,豫金剛石將以通訊表決的方式召開了董事會會議,預示著它將很快披露2020年年報和2021年一季度報。

報告內容如何,無法得知。但現在從側面獲知的訊息是,會計機構出具了無法發表意見的審計報告,有關股東單位依然無法正常行使權利,大家都在眼睜睜看著,一個對他們來說最壞但對豫金剛石的現實控人而言卻是最好的結果的出現。

會不會觸發退市新規的相關條例?

“國有股東為什麼一直不能行權?我們一直在努力,一直沒有放棄過。但對豫金剛石所做的一切,到今天都像是伸出拳頭打在

棉花

上——你明白我的這種感覺吧。”電話中,豫金剛石一位國有股東代表幾乎絕望地訴說。

這種糾葛,是屬於他們和豫金剛石現實控人之間的問題,孰是孰非,就相關法規和企業治理規則而言,已有定論。不過值得思考的是,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問題,直到今天,所有人、所有方面都對它“無能為力”。

就像一群赤手空拳的人前往築有工事的山頭勸降,那邊荷槍實彈、嚴陣以待,就是不舉“白旗”。是啊,如果退市了,金剛石的基業還屬於人家,其他人有沒有損失,損失究竟有多大,與人家何干?手中有“槍”,就敢做“草頭王”。

不過換一個角度考慮,如果豫金剛石的現實控人敢退一步,交出對上市公司的掌制權,等待他的,就會是一個好結局嗎?

奮鬥一生,誰會心甘?所以這注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陣地爭奪戰,而爭奪戰的結果,也註定是眾多公共利益將被無情“犧牲”掉:

這算不算國有資產的流失?——如果算,誰來負責?

這算不算侵犯中小股東利益?——如果算,廣大投資者該如何維權?

這算不算某種形式的違法犯罪?(證監會已作出通報)——如果算,最後就這麼“不明不白”“不了了之”?

事情的發展,其實還有更多出人意料之處。目前傳來訊息,在是否退市還未落鎚之際,某些機構已經著手推動豫金剛石的破產重整——如果真的如此,這家企業無視公眾關注而打算破的“局”,將是一個“大局”,它所殫精竭慮謀劃的,遠比我們猜想的要多。

真的要“打破舊世界,敢叫日月換新天”嗎?真的要破垓下之圍、擺脫楚霸王那般的命運嗎?

且看它接下來如何繼續興風作浪。

周健:豫金剛石退市後還在一路狂奔,國有股東們還在一路狂奔. . .

2、舉目四望,“家天下”“一言堂”比比皆是

前面說過,科迪乳業,也即現

ST科迪

,目前似乎也在做著有點類似的事,只不過沒有豫金剛石這麼嚴重和明顯。

以下事實即為例證:

去年12月21日,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20)豫14破申20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受理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

今年4月初,科迪乳業將奶農的近6000萬元債務轉讓給涉嫌空殼的第三方,併發布了由幾家完全獨立的新公司接收客戶款項的資訊。

4月21~22日,天眼查顯示,2020年1月5日,科迪乳業旗下的“科迪”“科迪好勁道”“科迪磨坊”“科迪宮廷貢圓”等眾多商標(均為30類“方便食品”),已轉讓給一個名叫“蔡茂”的人。

為什麼要這麼做?答案也是不言自明。

今年3月1日,因2019年、2020年業績預告與實際資料存在重大差異,且未及時修正業績並公告,科迪乳業及公司董事長張清海、總經理張楓華等4名高管收到河南監管局下發的警示函。同日,科迪乳業由於2020年業績預告嚴重“變臉”,預虧超11億元,還收到深交所對其下發的關注函。

這就離帶星不遠了。

今年4月9日,ST科迪釋出公告稱,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0萬元-500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4095萬元。盈利的原因在於,“公司透過轉變發展思路,最佳化組織架構,壓縮非生產性費用,增強了造血功能和持續經營能力;透過發揮品牌優勢、產品優勢、市場優勢使原有市場得到鞏固發展,實現產銷量同比大幅增長,營業收入及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長”。

科迪乳業的第二大股東是河南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佔股8。6%,據稱該公司過去曾阻止科迪乳業第一大股東科迪集團的破產重整。就目前情形而言,科迪乳業還未出現像豫金剛石那樣的瀕臨退市的危險局面,但是,如果探究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我們同樣會發現類似的企業治理問題。

這就是,一家公眾上市公司,不少情況下形成內部人控制,由大股東說了算,“三會”制度形同虛設,企業決策管理甚至長期淪為“家天下”“一言堂”。

舉目四望,對此種情形,我們在其他企業還見得少嗎?

周健:豫金剛石退市後還在一路狂奔,國有股東們還在一路狂奔. . .

3、紓困,面臨人性“陷阱”

自2018年底開始,伴隨著一些大型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連續暴雷事件的發生,不少地方開始著眼於為它們解難紓困。

2019年3月,河南省出臺《關於加強企業紓困幫扶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圍繞企業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等突出問題,幫助企業脫危解困、轉型升級。

舉措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發揮國有企業的作用,對困難企業積極開展財務性救助,依法依規透過盤活資產和股權、合資、合作開發等方式,以債權、股權、股債結合等形式,緩解企業流動性困難,“政府幫扶企業,原則上不發生控制權轉移”。

其他手段則包括穩貸、降低融資成本、推動債券融資等。

這種情況下,我們身邊眾多“發展前景良好、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企業,如豫金剛石、

黃河旋風

、科迪乳業、

森源電氣

華英農業

,等等,都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金融部門和眾多金控平臺的大力加持。

農投金控增持豫金剛石的股份,河南農開馳援科迪乳業、

輔仁藥業

,中原金象加持黃河旋風,等等,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不過,“紓困”很多情況下也只是解了這些企業的一時之困,甚至於,伴隨著一些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某些投資還在企業中“沉澱”了下來。因而,純粹的市場化、法制化的紓困幫扶行為,已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

這也就是說,各種機構包括金融單位支援實體經濟,但在企業特別是規模型企業接連暴雷的情況下,其反推力有可能也會引發區域性、系統性的風險。

而這,也只是外在因素。就不少企業的治理和管理而言,外面投資機構進去,多數情況下都面臨著像豫金剛石這樣的如何行權、如果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何有效退出等方面的問題,面臨著和原實控人、原股東的“關係處理”問題,也面臨著如何改善企業管理、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問題。

這些問題,解決起來難度可能更大。

豫金剛石、科迪乳業等企業是這方面的典型。

非上市企業豫北金

也是。2014年6月,

青島港

融資騙貸案事件爆發,國內不少金屬冶煉企業受到巨大影響,銀行貸款紛紛被抽回,資金鍊陷入斷裂。位於安陽的大型企業豫北金鉛也遭到20多家銀行的抽貸,逾22億元資金被划走,企業一下子步入癱瘓狀態。情急之下,省裡對其展開救助,穩定銀行信貸,出臺各種幫扶措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讓企業擺脫了困境,重新恢復了正常生產經營。

“這樣做,有關方面的確是在幫企業‘紓困’,但其實是延緩了其內在危機的爆發,讓其多‘活’了近4年的時間。對銀行貸款過於依賴,這種財務運營和發展模式本身,根本無法抵擋越來越嚴厲的國家宏觀調控,尤其是面臨‘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和後來的環保新政”。

2018年,豫北金鉛的資金鍊再次斷裂,至今一直徘徊在破產邊緣。

就內在原因而言,豫北金鉛“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與唐成河夫婦二人骨子裡突出的保守觀念和對企業實施封閉的家族控制有關——企業被救助之後,運營機制、管理體制、融資方式和結構、管理方式都沒發生多大變化,這就必然讓他們再次“摔倒在同一個地方”。

“前車覆,後車誡”,看看周圍究竟存在多少不斷重複錯誤的企業,我們就會明白,一個人、一個企業如果能夠大膽地自我革新並不斷地超越自己,將會是多麼不容易。

周健:豫金剛石退市後還在一路狂奔,國有股東們還在一路狂奔. . .

4、我們身邊,帝王或霸王般的老闆,太多

“家天下”,我們身邊有不少企業,發展了幾十年,還是“夫妻店”“兄弟鋪”“父子兵”這樣的治理模式,即使出現合夥制,也多是“合久必分”。

不少企業,都打著濃重的創始人印記,“當家人說了算”,無論企業做得再大,皆呈現金字塔式的股權設定和管控結構。

其常見的模式是,老闆夫妻二人按99%:1%的股權比例,在集團層面持股,集團再下設幾家乃至數十家子公司,分別由他們的家族成員或親信管理。法人代表和董事長要親任,除非萬不得已,這些要害職位不會讓出。兒女一定要進入企業且成為下一代接班人的,職業經理人可以享受高薪,但不一定能獲得實實在在的股權激勵。

企業即使因資金鍊斷裂、經營不善而走向破產倒閉,老闆也要主導這個“局”,不願放權、不願讓利,哪怕與企業同歸於盡。

說到根本,還是沒有擺脫“小農”思想意識的影響。

這到底好不好?就“效率先行”而言,這樣做有道理,然而一旦企業創始人上了年紀思想觀念趨於保守,一旦企業做出規模患上“大企業病”,一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較大的門檻和風險,這種治理體系和管理模式的弊端就常常顯現出來,讓企業“一條道走到黑”,而無太多轉圜餘地。

近幾年,我們有不少企業進入破產程式,有的已宣告“重整成功”,但是如果深入去考察,往往會發現“換湯不換藥”的問題十分嚴重。

為什麼?因為人還是原來的人,產品還是原來的產品,機制還是原來的機制,只不過是把原來那些比較沉重的“債”,破掉了而已。

這種企業,重整並不一定意味著獲得重生。

所以,在對那些遇到困難的企業抱以關懷的同時,我們也需持有冷靜的理性審視態度。因為如上所述,其中一些企業的公司治理,有時連一塊遮羞布也不算。它們即使像豫金剛石這樣一般上市了,骨子裡,仍屬於一個人的公司,而不是社會公眾的企業。

我們身邊,帝王或霸王般的老闆,實在太多。

周健:豫金剛石退市後還在一路狂奔,國有股東們還在一路狂奔. . .

TAG: 企業科迪金剛石乳業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