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這一危機出人意料

轉自:參考訊息

法國《回聲報》網站9月14日發表題為《令人驚訝的澳大利亞天然氣危機》的文章,作者是格雷戈裡·普萊斯。文章認為,澳大利亞保守派聯盟的氣候與能源政策混亂,這可能導致這個全球第七大天然氣生產國出現天然氣短缺。全文摘編如下:

在所有面臨天然氣短缺威脅的國家中,澳大利亞肯定是人們最後想到的一個國家。

然而,根據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最近釋出的一份報告,在該國70%以上人口集中的東海岸,大約會出現10%的天然氣短缺。

雖然歐洲大部分地區必須找到其高度依賴的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選擇,並需要認真考慮減少天然氣消耗,澳大利亞卻完全不是這種情況,因為它在這方面完全自給自足。

該國在2021年的天然氣開採量為1480億立方米,是全球第七大天然氣生產國。但這其中的四分之三是用於出口,特別是在長期合同框架內以液化天然氣的形式向日本和韓國等出口。澳大利亞在2021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除了這些合同義務之外,控制著該行業90%以上的三家天然氣生產商(澳大利亞太平洋液化天然氣公司、格拉德斯通液化天然氣廠和昆士蘭柯蒂斯液化天然氣廠)預計在2023年將額外增加產量。

但正如ACCC所指出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商正越來越多地將過剩產量轉移到海外現貨市場,近年來這一比例高達70%”。由於液化天然氣的價格處於歷史最高水平,ACCC擔心,明年的過剩產量將全部銷往國外,這將導致國內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短缺。

要解決這一問題,政府的準備似乎非常不足,因為它擁有的唯一工具澳大利亞國內天然氣安全機制(ADGSM)“完全不合適、無效且執行起來太慢”,氣候能源金融智庫的主管蒂姆·巴克利認為。根據該機制,如果出現短缺,生產商會被迫將其天然氣留給國內市場。

格拉頓研究所的能源專家託尼·伍德主張對超額利潤徵稅。這將需要確定一個基於烏克蘭戰爭之前市場價的參考價格,超過參考價格的所有海外銷售將被徵收100%的稅。這位專家解釋說:“生產商仍然可以在國內市場上賺到錢,但是以公平的價格。”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國內天然氣供應也沒有躲過俄烏衝突引發的價格上漲。根據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中心的一份報告,東海岸的天然氣價格在一年內漲至三倍多,達到了每吉焦28。4美元的創紀錄水平,電價則是翻了一番還多。這是國際市場價格飆升、澳大利亞今年冬天特別寒冷以及燃煤電廠——仍是澳大利亞主要電力來源——故障增多的結果。天然氣通常只是一種補充燃料,但近幾個月來,為了彌補燃煤電廠的故障,天然氣被過度使用。

面對價格飆升,只有西澳大利亞州得以倖免。該州是唯一強制天然氣生產商將其15%的產量投入本地市場的州,這一龐大庫存起到了抵擋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作用。一些人主張將這種強制性儲備政策擴大到國家層面。

正如巴克利所指出的那樣,這樣的措施“需要極大的政治勇氣”。工黨政府沒有這種勇氣,因為它認為“(工黨貿易發言人)瑪德琳·金繼續為她本應監管的化石能源行業的利益服務,讓阿爾巴尼斯政府的氣候承諾變成了一個大笑話”。

在5月的聯邦大選之前,瑪德琳·金曾保證稱澳大利亞將在2050年之後繼續開採煤炭。上週她又宣佈開放近4。7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用於開採石油,目的是“確保澳大利亞的能源供應”。如果國際能源署和聯合國表示,要想有機會實現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設定的目標,就不應該再進行新的石油或天然氣鑽探,那就太糟糕了。

與此同時,阿爾巴尼斯政府承諾,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佔到能源結構的82%。然而,在十年的缺乏進展之後,這個任務十分艱鉅。

巴克利惋惜道:“保守派聯盟的氣候與能源政策混亂,導致對非碳能源產能的投資流失,從而危及我們的主權。”

伍德指出,這個國家“如今不得不透過快速建設大型基礎設施來彌補失去的時間。這必然代價高昂”。

因此,目前還無法保證澳大利亞將避免出現短缺,也無法保證其能源賬單會減少。

監製 | 安鵬

稽核 | 田欣

編輯 | 郭慶娜

澳大利亞這一危機出人意料

TAG: 天然氣澳大利亞液化能源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