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鏡迎新規是否OK,矯正青少年近視是好生意但有難題

經濟觀察報   張英

近年來,OK鏡所屬的近視防控市場被視作眼科領域最具增長前景的賽道之一。有投資機構預測,2030年近視防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100億元,10年複合增速約13。7%。不過,近視防控門診這門生意真的好做嗎?

導讀

壹  ||

  一副OK鏡的終端銷售價格大概在8000到上萬元,每1.5-2年更換一副,還需配套使用沖洗液、護理液等,每年護理費用 2000-3000 元。

貳  ||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眼視光人才仍然不足。歐美國家每1萬人中就有一個視光師,中國大概每5-6萬人中才有一個。

叄  ||  

眼科市場還存在大量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和消費需求,無論是對於行業龍頭還是中小醫療機構都具有市場空間。具體到OK鏡市場,滲透率水平低,是值得佈局的增量市場。

肆  ||  

開設一家近視診所的門檻較低,不過要想實現快速盈利也並不容易。

在近視孩子中越來越受歡迎的眼科矯正器械OK鏡(角膜塑形鏡的俗稱)又迎來銷售旺季,但2022年夏天的不同在於,這個成長中的細分市場迎來了一份利好的檔案。

“新規如果出臺,民營眼科醫療機構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三年我們計劃再新增兩家近視防控門診。”7月12日北京茗視光眼科執行院長於泓在接受經濟觀察網採訪時說。他的桌上正擺著一份《角膜塑形鏡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有著近20年眼科領域從業經驗的他認為,意見稿如正式實施,將是行業里程碑事件。

《徵求意見稿》改變了過去20年OK鏡驗配僅限於二級及以上醫院的資格要求,允許具有眼科診療科目、具備驗配所需的相關設施裝置、有至少1名OK鏡臨床應用能力眼科主治醫師及中級以上眼科技師的醫療機構均可從事OK鏡驗配。這意味著市場上大量的眼科門診部、診所未來都有可能成為市場的合規參與者。

近年來,OK鏡所屬的近視防控市場被視作眼科領域最具增長前景的賽道之一。有投資機構預測,2030年近視防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100億元,10年複合增速約13。7%。

不過,近視防控門診這門生意真的好做嗎?

OK鏡的阿喀琉斯之踵

OK鏡屬於三類醫療器械,它透過壓迫角膜改變其弧度以控制近視,適用於8歲以上人群,通常只需在每天睡眠時佩戴,白天近視度數會暫時降低,不過如果停止佩戴度數又會回覆到原有水平。

2019年10月,OK鏡被寫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印發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是除框架眼鏡、低濃度阿托品之外,減緩兒童青少年近視進展的重要方法。OK鏡因其一般只需在夜晚佩戴等便利性特徵,近年廣受家長歡迎。

不過,相對於框架眼鏡,OK鏡價格昂貴,且需要細緻的日常護理和隨訪來保證安全性。一副OK鏡的終端銷售價格大概在8000到上萬元,每1。5-2年更換一副,還需配套使用沖洗液、護理液等,每年護理費用 2000-3000 元。

在安全性上,國家藥監局曾專門釋出角膜塑形鏡消費提示:即使正確使用角膜塑形鏡也仍然存在發生角膜內皮細胞減少、巨乳頭性結膜炎等眼部疾病的風險。如不按要求驗配,則更容易導致眼分泌物增加、眼充血、淚液過多等異常現象增加,將使患角膜潰瘍、角膜炎、角膜糜爛等的角膜上皮損害、虹膜炎等眼部疾病的危險性增高,如延誤治療還可能會發生永久性視力損傷。

OK鏡的安全性問題一直伴隨行業發展。

1998年,OK鏡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據媒體報道,至2001年中國佩戴OK鏡的人數達到兩萬多人。不過很快行業就迎來致命打擊,部分佩戴者出現角膜發炎甚至留下傷殘,有關資料顯示2001年全國OK鏡受害者人數有80多人。

原中華眼科學會角膜病學組副組長、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勤美回憶,在OK鏡剛進入中國時,醫療機構與眼鏡行業都參與驗配,實際上眼鏡店驗配的數量更多,由於當時整個行業缺乏規範,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

王勤美解釋,“角膜鏡因為與眼角膜直接接觸,由於鏡片材料或者佩戴習慣等原因,可能會對角膜上皮產生不良反應,需要及時進行感染控制等治療措施,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出現較為嚴重的角膜病。”

強監管政策隨之而來。2001年8月,原衛生部下發《關於加強醫療機構驗配角膜塑形鏡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僅二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可以驗配OK鏡,這使得二級以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以及眼鏡店等市場參與者必須退出市場。

直至目前,《通知》仍然有效,不具有資格的機構驗配OK鏡將遭受處罰。比如今年4月,深圳新安愛爾眼科診所就因驗配OK鏡被深圳市寶安區衛生健康局罰款6萬元。

新規具備實施條件了嗎

“淡化醫療機構級別限制,對醫療機構內的醫生資質進行明確規定,抓住了問題核心。”王勤美認為,針對角膜塑形鏡驗配行業出臺新規,在當下無論是從OK鏡材料還是驗配人才儲備上,都已具備相當的實施條件,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徵求意見稿》規定,需要具有2年以上眼科臨床工作經驗的主治醫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經過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的培訓基地系統培訓並考核合格。同時,配合醫師開展工作的其他技師,需要具有眼科相關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完成系統培訓、考核合格。

王勤美介紹,驗配OK鏡,對於醫師的要求主要是驗光技術(驗準度數)、佩戴技巧,還需要掌握角膜病相關的知識,一旦患者出現異常症狀,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妥善治療或及時轉診。

王勤美一直以來十分關注國內眼視光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他參與了中國第一個眼視光專業的設定,也見證了中國第一家眼視光醫院的成立和發展過程。中國眼視光學科起步於1988年,當時的溫州醫學院設立了中國第一個眼視光專業,起初每屆學生僅30多人,因此當OK鏡在90年代末進入中國時,國內的專業人才還處於相當匱乏狀態。

“最近幾年,每年都有新增4-5家醫科大學開始招收5年制的視光學專業學生,同時還有持續多年的更多4年制、3年制的高職和職業教育,及量大面廣的各種相關繼續教育課程和培訓班,為OK鏡安全性而準備的眼視光方面的專業人才庫逐漸建立了起來。”王勤美說。

不過,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眼視光人才仍然不足。於泓介紹了一組資料,歐美國家每1萬人中就有一個視光師,中國大概每5-6萬人中才有一個。眼視光職業發展天花板較低,在許多眼科醫生看來不如其他眼病領域具有挑戰性,這也是國內眼視光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

眼視光已成民營眼科最快增長業務

過去幾年,儘管有相關政策限制,OK鏡驗配市場仍然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我國OK鏡消費量為64萬副,據信達證券研報,2020年這一資料或已增至120萬副。

OK鏡所屬的眼視光業務正成為民營眼科醫療機構增速最快的板塊。以民營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300015. SZ)為例,2021年其視光專案實現營業收入33。8億元,同比增長37。68%,增速遠高於屈光、白內障等專案。今年7月剛上市的普瑞眼科(301239。SZ)眼視光專案在2021年同比增長34。35%,而貢獻了一半以上營收的屈光專案同期增速僅為29。76%。

高特佳投資集團執行合夥人於建林,長期關注眼科領域,他認為眼科市場還存在大量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和消費需求,無論是對於行業龍頭還是中小醫療機構都具有市場空間。具體到OK鏡市場,滲透率水平低,是值得佈局的增量市場。

信達證券研報認為,中國大陸8-18 歲近視人數約1億人,OK鏡滲透率僅1。26%,遠低於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

政策上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重視,是OK鏡市場逐年增長的驅動力之一。

2018年8月,教育部、衛健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小學生、初中生、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分別下降到38%、60%、70%以下。

2022年1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不斷提高,高度近視導致的視覺損傷人數逐步減少。

各大眼科機構正加速佈局搶佔市場。愛爾眼科在視光業務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2021年其視光業務投入成本14。2億,僅次於屈光專案。愛爾表示,2022年將繼續加快同城分級診療體系中的視光門診或診所的佈局。

除了眼科醫療機構外,OK鏡上游廠商、眼鏡經銷企業等也開始轉型投資眼視光門診。

經濟觀察網記者走訪北京多家眼科診所發現,開展OK鏡驗配業務是極為普遍的,不少機構打出公立醫院眼科醫生在診所多點執業的廣告。

近視門診高效運營難

開設一家近視診所的門檻較低,不過要想實現快速盈利也並不容易。於泓以茗視光在北京開設的一家青少年近視防控門診為例,硬體設施裝置投入只需400萬元左右,但如何高效利用人力和場地是一個難題。

於泓介紹,基於青少年的就診習慣,一週7天門診實際只有週末兩天有客流,而診所配備的眼科醫生年薪一般在30萬以上,技師年薪15萬-20萬。如果機構為了降低成本,自身不招聘醫生,請公立醫院醫生週末在此坐診,一方面市場競爭激烈,難以請到,另一方面公立醫院許多資歷老的眼科醫生實際並不擅長OK鏡驗配,而請年輕醫生又很難有個人品牌影響力。

經濟觀察網走訪部分青少年近視防控門診發現,並非所有診所都有眼科醫生長期坐診。診所不配備長期坐診醫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不過同時也承擔著風險。

“週一至週五客流量極少,但偶爾也會有孩子來複查,如果出現角膜感染等情況,眼科技師只能做輔助性檢查,必須要醫生及時診斷,以免貽誤治療。”於泓說,不配備醫生,按照意見稿肯定是違規的。

除了運營成本外,如何吸引客源也是診所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許多機構透過進校園的方式獲客,不過由此帶來的家長投訴也不少。於泓認為,透過培養自己的醫生形成品牌力是比較好的運營方式,不過對於中小機構來說這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市場一旦開放,已經具有品牌力的綜合性眼科醫院相對更具競爭力。

於建林也持類似觀點,“單從技術角度看,近視防控業務門檻並不高,但是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做好,市場競爭是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比拼,相對而言新入局者是比較弱勢的”。

他預測,隨著資本大舉進入OK鏡驗配市場,市場集中度會逐漸提升,許多中小型眼科醫療機構會被收併購,行業形成集中化、連鎖化趨勢,不過部分能提供差異化服務的機構也能在相當長時間佔有一席之地。

於建林建議,經營近視防控機構,一方面需針對各個年齡段建立全週期的業務佈局,同時還需要透過立體化的服務模式去提升兒童青少年的依從性,從線上諮詢、線下診斷再到線上隨訪等全環節進行精細化運營。

OK鏡迎新規是否OK,矯正青少年近視是好生意但有難題

TAG: ok近視眼科眼視光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