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外行”上位,何以高處禦寒

片仔癀“外行”上位,何以高處禦寒

文丨

呂行

編輯

杜海

正經社

(ID:zhengjingshe)

僅僅8個月後,“中藥茅”片仔癀董事長再次更迭。

不同於“土生土長”的前任潘傑,新晉的林緯奇出身教育部門。讓一位教書育人的老師,治理一家市值超過2700億元的知名中藥上市公司,是外行管理內行?還是片仔癀需要徹底的變革?

片仔癀“外行”上位,何以高處禦寒

1

前董事長的提價衝鋒

今年4月,因為個人身體原因,任職片仔癀董事長7年之久的劉建順申請提前退休。接棒者是片仔癀控股股東漳州市九龍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傑。

他是隨著片仔癀一起成長起來的管理者,早在1987年就出任了漳州製藥廠的出口部經理。漳州製藥廠是片仔癀大股東九龍江集團的前身,在先後更名為漳州片仔癀集團公司和九龍江集團後,潘傑曾經擔任黨委書記、總經理、董事長等職位。

潘傑就任時,片仔癀也並非一帆風順。這家年營收65億元的中藥上市公司,市值已經突破2000億元。因為原材料漲價,產品價格也跟著漲價,雖然營收繼續增長,但從銷量看,已經從2016年的2393萬盒,降到2020年的1716萬盒。另外,為片仔癀帶來亮點的日用品化妝品毛利率,也在2020年大幅下降。

《正經社》分析師梳理獲悉,儘管潘傑在任期間推行的“限購”政策,硬生生把原價590元/粒(3g)的片仔癀,一步步炒到了一千多元,被坊間戲稱為天價神藥,但最終能讓炒作風潮在下半年逐漸停歇,實屬不易。

有統計資料顯示,片仔癀2003年上市以來,價格調整了17次,上漲了近5倍。而潘傑接手片仔癀後,雖然沒有提高產品的出廠價,但卻借鑑貴州茅臺的經驗推行限購政策,消費者購買藥錠需憑個人身份證號碼和處方,每人每月限購2粒。在限購令的影響下,片仔癀的銷售更加緊俏,雖然官方價格穩定,但消費者總是買不到,而以電商為代表的其它渠道,價格早已炒上了天。

另一方面,不是漲價的“漲價潮”,也讓片仔癀業績受益匪淺。

就財報而言,在2021年的二季度、三季度,片仔癀淨利潤分別達到5。52億元、9。19億元,同比提升36%、96%,第三季度淨利潤也創下片仔癀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東北、華北、西北成為片仔癀業績增長最快的地區,讓這個以華東為主要市場的中藥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在全國的影響力。

不過,今年7月,片仔癀的股價衝擊歷史新高491。88元/股,市值也接近3000億元后,進入了再度波動震盪模式。

《正經社》在此期間釋出的《片仔癀的極限拉扯》一文,對此有著專業、前瞻而準確的研判。

2

新董事長的改革難題

與潘傑接手片仔癀時相比,林緯奇面臨的局面似乎更加明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片仔癀早已 “高處不勝寒”了。

片仔癀亮眼的業績,主要得益於提價功勞。但片仔癀並不屬於家庭常備藥,市場炒起高價也是希望片仔癀能成為茅臺酒一樣,擁有收藏和保值增值屬性。然而藥是解決病痛的,不是用來炒作的,連貴州茅臺都嚴厲打擊市場炒作行為,更何況作為藥企的片仔癀。

此外,產品單一的片仔癀,在大健康產業的拓展也並不理想。雖然新品不斷,卻沒有爆款出現。

《正經社》分析師曾多次走進不同地區的片仔癀門店

,雖然產品越來越豐富,但大多數走進店內的消費者,在得知片仔癀藥品沒貨後,簡單逛一圈後就離店而去。如何開啟大健康產品的銷量和市場影響力,成為擺在片仔癀管理層面前的一道難題。

然而尷尬的是,片仔癀的研發投入也在縮水。財報顯示,片仔癀在2020年研發費用合計為9755萬元,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已經持續三年下降,而2020年的銷售費用,比三年前又增加2億多元達到了6。468億元。

2021年上半年,片仔癀研發費用為6044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19%,在研新藥專案有11個,其中用於治療廣泛性焦慮症、治療腸易激綜合徵、治療骨關節炎的3箇中藥新藥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同時還有3個化藥創新藥進入I期臨床研究階段。

從研發序列可以看到,片仔癀在逐漸提高新藥研發的投入比例,不知這是對劉建順推行的“一核兩翼”戰略,即以傳統中藥生產為龍頭,以保健藥品、保健食品和特色功效化妝品、日化產品為兩翼戰略的微調,還是大調的試探。

看來,確定未來研發目標和發展戰略,創新藥研發和大健康產業孰輕孰重,確實是個問題。

在資本市場上,片仔癀也剛剛收割完一波市值紅利。今年7月,片仔癀釋出公告,九龍江集團擬透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股份總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不超過約603。32萬股。在股價剛剛創下歷史新高後,控股股東就要減持套現近30億元,這引來了投資者的不滿,也引發了今年片仔癀股價的最大跌幅。

雖然在三季報優異的表現下,股價再次上揚,但此時

股價接近歷史新高的片仔癀,已經處於利好出盡的疲軟時期。

片仔癀透過拓展營銷渠道,新增線上片仔癀大藥房和天貓旗艦店等,收割消費者紅利,帶動片仔癀前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大增,然而這樣的非理性需求並不具有可持續性,此前電商平臺的高價片仔癀,已經回到了官方指導價。

片仔癀向大健康領拓展的產品同樣並不樂觀,今年上半年,片仔癀日化、化妝品業務收入首次出現下滑,2021年前三季度,片仔癀化妝品、日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3。9%至5。59億元,降幅較上半年進一步擴大。

雖然今年片仔癀有亮眼的業績,但業績重心也全部壓在了590元/粒的護肝神藥身上。片仔癀業績高增長依賴產品漲價,但產品漲價將進一步削弱銷量,隨著電商渠道開拓,新營銷渠道擴大又需要更多門店的前期投入,大健康和創新藥還都處於培育期。

面對投資者的期待,《正經社》分析師認為,

片仔癀如果要擺脫對單一產品的市場依賴,不僅需要打破漲價帶來的舒適區,更要重新確立努力的方向。

如今,這個重任就壓在林緯奇身上了。公開資訊顯示,新董事長林緯奇原本是福建省漳州師範學院英語系教師,後來歷任東山縣教育局幹部、東山縣外經委幹部、外資科科長等職。在接任片仔癀董事長之前,是漳州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

林緯奇與片仔癀僅有的交集,是其曾在2001年至2014年期間於香港漳龍實業有限公司任職,該公司是片仔癀海外總經銷商。

選擇這樣一個“外人”成為片仔癀的掌舵人,用意自然不是延續過往的發展歷程,而是要醞釀一場自內而外的變革。

3

換帥潮背後的挑戰

相比往年,今年大A藥企董事長更換的有點頻繁,全年有約20位,或是因工作和職位變動,或是因為個人原因,其中既包括中國醫藥董事長高渝文、長春百克生物董事長安吉祥等生物製藥公司,也包括嘉應制藥董事長陳建寧、同仁堂董事長高振坤等中醫藥企業。

尤其是中醫藥領域,同仁堂、廣譽遠、片仔癀的董事長在今年全部有變動,知名中藥上市公司中,只剩下雲南白藥董事長王明輝在堅守崗位。

至於變動原因,這三家藥企各不相同。同仁堂是因為董事長高振坤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離任,此後同仁堂高管層被重新洗牌。廣譽遠董事長張斌辭職後,仍留任董事、總裁職務,山西國資成為廣譽遠新的掌舵者。片仔癀的兩任董事長離任,一次是因為劉建順個人身體原因,一次是因為潘傑的工作調整。

藥企掌舵人更換頻繁,雖然原因各異,但《正經社》分析師發現,

背後的共性原因,是醫藥行業變革下,藥企面臨激烈競爭引發的管理層變動,或是要引入新鮮血液,藉此改變企業的現狀,或者控股股東新老更替,調整企業的發展步調。

從近年國家鼓勵中醫藥科技創新趨勢看,中醫藥產業正在增強創新能力。新修訂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藥註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等一系列規章及相關技術指導原則,充分尊重中藥研製規律,鼓勵中藥傳承創新,激發並釋放了中醫藥創新的活力和潛能。2021年已經成為近五年來,批准中藥新藥上市最多的一年。

在此背景下,作為傳統中藥代表的同仁堂、廣譽遠、片仔癀等,此前卻紛紛高舉大健康戰略,透過健康消費產品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創新研發能力,並未引領中醫藥創新的潮頭。

隨著新董事長上任以及管理層更換,也將給這些老牌中醫藥上市公司,帶來新的面貌。如何繼往開來,增強核心競爭力,給投資者新的想象空間,落腳點恰恰不是他們此前熟悉的營銷能力。

【《正經社》出品】

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校對|然然

宣告: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將對上市公司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請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資訊,否則視為侵權

TAG: 片仔癀董事長潘傑中藥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