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不能娛樂化 基金經理成不了“薇婭”、“李佳琦”

近日,關於基金經理參加《天天向上》節目一事受到多方的關注。根據網傳,《天天向上》節目組對頂流基金經理發出節目錄制邀請。其中被邀名單包括:華夏基金經理蔡向陽、

上投摩根

基金經理孫芳、永嬴基金經理李永興、廣發基金經理傅友興、

易方達

基金張坤、

景順長城

基金經理劉彥春、招商基金經理侯昊、中歐基金經理葛蘭等這些投資者非常熟悉的明星基金經理。

對於《天天向上》的節目錄制邀請,大多數基金公司的態度都很鮮明,那就是“不約”。當然,也有個別中小基金公司,出於投教和營銷等層面的需求,還在商討參與大眾綜藝節目是否具備可行性,但並未決定是否最終參與,所以還是處於猶豫徘徊狀態。

不過,3月3日晚,

中國基金

業協會直接否決了基金經理參加《天天向上》等綜藝節目的可能性。當晚,基金業協會發布《關於公募基金行業投教宣傳工作的倡議》,倡議指出公募

基金管理人

開展投教宣傳活動時,應堅持長期投資、

價值投資

和理性投資;嚴禁娛樂化,不得與國家相關精神、社會公序良俗相違背,各機構不得開展、參與娛樂性質的相關活動。

倡議還明確提出,從業人員應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金融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一切以投資者利益為根本,誠心全力管理和守護好基金財產;應發揚工匠精神,苦練內功,努力提升專業勝任能力,審慎研判風險,以科學的理念、長期的視角驅動投資研究和投資決策,努力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應當敬畏法治,將守法合規意識融進血液、裝進心頭、深入骨髓,嚴守底線要求,絕不觸碰法律和行政監管紅線。

正是基於基金業協會倡議的釋出,基金經理參與《天天向上》綜藝節目一事基本上也就涼了。不僅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不會頂著壓力去參加《天天向上》節目,就是《天天向上》節目錄制的本身也會叫停。在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大都“不約”的情況下,繼續錄製這一節目也就沒有絲毫的意義了。

基金業不能娛樂化 基金經理成不了“薇婭”、“李佳琦”

筆者以為,基金業協會叫停基金經理參加《天天向上》節目一事是值得肯定的,投資圈尤其是基金業絕對不能娛樂化。畢竟基金業肩負著代客

理財

的使命,而且有的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多達

數百億

甚至上千億,這顯然不是可以拿來娛樂的。所以基金業註定不能將自己拿來娛樂,基金業如果娛樂化,這對投資者是極不負責的。試想一下,有哪一個投資者是願意把自己的資金交給一個娛樂明星來打理的。如果基金業娛樂化,這就意味著基金業走向終結。對於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相信管理層以及基金公司中的明白人還是看得很清楚的。

所以,基金經理參加綜藝類節目,絕對不是基於投教和營銷的需求。如果只是投教和營銷的需要,相關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完全可以在線上做直播。實際上,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的品牌,不是透過參加綜藝節目來提升的,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要提高自身的品牌,憑藉的是自身的硬實力,即公司及基金經理的理財水平。如果你的理財水平高,你的品牌自然就會叫得響亮。而娛樂化只能是損害公司及基金經理的品牌。

實際上,正是基於基金業肩負的使命不同,所以作為基金經理來說既成為不了“薇婭”、“李佳琦”,也沒有必要成為“薇婭”、“李佳琦”。基金經理能幫投資者賺錢,你就是明星基金經理,向“薇婭”、“李佳琦”看齊,反倒是有些不倫不類了。

在這裡尤其要強調的是,基金經理需要正確地評價自己。雖然有些基金經理成了明星基金經理,但沒必要過份誇大個人的作用。基金經理之所以能成為明星基金經理,這其實是基金公司這個平臺打造的,並非是這個基金經理真的有多麼厲害(當然,這個基金經理確實也需要有一定的個人能力),平臺可以將你打造成明星基金經理,同樣也可以把別人打造成明星基金經理。這就是平臺的重要性。可以佐證的是,有的明星基金經理離開公募基金公司後去幹了

私募

,但從此卻“星光”不再,人還是這個人,股市還是這個股市,平臺換了,結果也就不一樣。

所以作為一些明星基金經理來說,不要因為自己的階段性成功就衝昏了頭腦,真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甚至還要準備去涉足娛樂圈。實際上,牛年以來,基金收益大幅縮水,在今年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間,有518只偏股型基金的淨值跌幅超過15%,其中,跌幅超過19%的基金有22只。這樣的事實,已經給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敲響了警鐘:基金業與基金經理仍然沒有告別靠天吃飯的命運。

年輕人買基金為什麼躲不過被割?新手小白福利,一張新手專享理財券,約定年化收益率最高7%+,領取倒計時 > >

TAG: 經理基金天天向上基金業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