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印象

杜荀鶴印象

杜荀鶴的印象始於《山中寡婦》。“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後尚徵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和一般詩歌含蓄寄託不同,這首詩直陳其事,明白曉暢,並無半點掛礙,質樸無華卻又感人至深。

杜荀鶴印象

和這首詩編在同一單元的《賣炭翁》和《石壕吏》差不多也是直陳其事的寫法,娓娓道來似拉家常,我很喜歡。白居易和杜甫的名字早已經是如雷貫耳了,杜荀鶴卻陌生得很,老師也介紹得更仔細一些。在唐詩人中杜荀鶴並不是很出名,因為和杜牧扯上了關係,感興趣的人才多了起來。杜荀鶴與杜牧究竟有沒有父子關係,掌故很多卻也並無史料確證,個人覺得這類傳說徵信度並不高。《貴池縣誌》《杏花村志》所云杜荀鶴為杜牧任上“官妓”程氏所生。杜牧因懼內不得已將已有身孕的程氏轉嫁他人,杜荀鶴乃杜牧遺腹子。此類傳說皆起於宋以後,地方誌更是明清之際編纂,名人軼事可備一說,採信則缺少證據。

杜荀鶴是石臺人氏,晚唐進士出身,未曾授官,秋浦河入江口杜湖有杜塢別業為其所居,貴池、石臺、九華山等地所留下的足跡詩文應該是其一生最主要的軌跡。至於曾得到朱溫賞識而封官未及上任而死,或有其事,杜荀鶴一生皆布衣閒居,沉淪江湖,往來民間,所以才有《山中寡婦》之詩存焉。

杜荀鶴印象

但畢竟是讀書之人,即便沒有出仕為官,杜荀鶴的生活也定然別與庶民。《自敘》曰:“酒翁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於貧。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無言處,白髮吾唐一逸人。”這首名為“自敘”的詩,闡述了平生的志向抱負,也宣洩了懷才不遇的情感,字裡行間所滲透出來的情感類似於陶淵明的情懷。有讀書人的正直桀驁與憤世嫉俗,也有報國無門的無奈和期艾,士人固有的情懷兼而有之。

和一般詩人不同,杜荀鶴常年奔走於社會底層,又處於唐末亂世之中,生民疾苦感同身受,批判精神也更多一些。如《再經胡城縣》:“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這首詩以兩次經過縣城之見聞來揭穿縣官的橫徵暴斂,具有犀利的批判鋒芒。杜荀鶴詩作中這類詩歌最具有價值,其敘事風格與白居易、杜甫頗有相類之處。

杜荀鶴印象

處江湖之遠,得悠遊閒逸之樂,山水怡情之作中也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之趣。

如《閒居書事》:

竹門茅屋帶村居,數畝生涯尚有餘。鬢白只因秋練句,眼昏多為夜抄書。雁擎風浦漁燈動,猿叫霜林橡實疏。待得功成即西去,時清不問命何如。

前四句自述村居耕讀之樂,後四句即景抒懷,抒發樂天安命,順應自然之志,清高自許的背後亦難掩其內心的悽惶與無奈。

又如《郊居即事投給事》:

無祿奉晨昏,仙居幾度春。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書劍同三友,蓬蒿外四鄰。相知不相薦,何以自謀身。

如果說前一首還有一些婉轉之意的話,這一首則要直白的多了,稱自己是“苦吟士”“最窮人”,更以“何以自謀身”來傳達胸中的焦慮與不安,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無祿奉”之故。詩意直白毫不掩飾,是自薦抑或是自傷,也許兼而有之。可以肯定的是,詩人仕宦之心始終沒有泯滅,懷才不遇的憂憤也始終難以釋懷。

杜荀鶴印象

“桑拓窮頭三四家,掛罾垂釣是天涯。秋風忽起溪頭白,零落岸邊蘆荻花”。(《溪岸秋思》)

山雨溪風捲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醉來醒著無人喚,流到前溪也不知。(《溪興》)

有唐一代的詩人,皆有昂揚奮發之志,不得其宜則退而自娛,寄情山水亦情不自堪,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飲酒垂釣亦不失其家國情懷。士人心中不變的情懷,同樣也化作亙古不變的詩歌傳統,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杜荀鶴印象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TAG: 杜荀鶴杜牧情懷這首陳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