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半個月前,我拒掉的那隻創新動力基金

上週寫了兩天關於股市的內容,收到最多的讀者問題是:

1,那現在到底該買還是賣;

2,價值判斷到底怎麼做。

一、

迴應這兩個問題前,先說一個小插曲。2月23日,當日上證漲幅0。48%。我在當天晚上拒單某大牌新發基金的軟文投放,那是一隻投向創新動力方向的基金。在那個時點,我幾乎確認這隻基金一出來就是暴跌。

對,這種基金投放是家家媒體都在做的,對我們這些公號狗來說其實是無風險收益。但是,為了不要誤導你們,也為了我自己心中的價值判斷,這筆投放,“愉見財經”沒有接。

想起半個月前,我拒掉的那隻創新動力基金

除了做了好事也想凡爾賽一下以外,我其實真正想說的是,2月的高點不貪婪,今天的大跌也沒必要恐懼。因為這本身就是兩個錯誤,錯誤總要被修正。

其實我自己的節奏,是在去年7月份的泡沫高點從

科創板

完全下車(下面有說明性稿子附給大家),在2月23日調整了股債比例,留出子彈。(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告訴基金公司的同事,我願意寫股債平衡題材。)

但到了今天,儘管我對大盤的判斷是,股市調整期還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一週後我會再看看是否到位),我也本想等到月底再收貨。但今天的市場已經明顯出現恐慌,並且我瞄上的公司已經跌到了我願意接盤的估值範圍內。所以,在

收盤

前,我個人的操作,是已經開始分批建倉。

絮絮叨叨了這些,是想點題一句話:

每一天的股票價格,是個假象,或者說,是個由情緒、莊、資金等並不核心的因素堆積起來的錯誤;而這家公司真正的價值所對應的股價,才是真相。

投資本來就是一場孤獨的等待。時間會是一根精確的迴歸線。

所以,獨立思考,尋找真相。其實真沒必要關心假象,如果關心,也只是因為可以在錯誤的市場情緒裡,額外再賺一筆價值迴歸的錢。

二、

回答上面第一個問題:那現在到底該買還是賣?

想起半個月前,我拒掉的那隻創新動力基金

想起半個月前,我拒掉的那隻創新動力基金

鑑於我不知道你們具體問我哪隻個股(當然也別問我,我也不做股評),“愉見財經”就假設你拿了一隻基本面不錯、只是還有明顯溢價的股票,順著大盤盤整期的大邏輯反問你吧:

如果這隻票會再跌20%,然後未來三年裡翻一番,那請問,你有足夠穩當的心態,能操作對嗎?

- 說先T一下,或沒入時先等,也是對的。很多時候,耐心就是錢。但關鍵是,有多少人等得起?

- 說拿著不動,拿穩三年,也是對的。但關鍵是,又有多少人能守得住?

“愉見財經”的讀者群裡有個小白寶寶,每次都要問自己為啥是反向指標,為啥那麼大個A股要跟他一個人對著幹,他總是可以精準地“一買就跌、一拋就漲”。

我想說這沒什麼奇怪的,他完全不是個案。

我這麼跟你說吧,假設我是個莊,收籌碼時肯定是喜歡低價的吧?要抬盤前肯定是要抖掉小散的吧,否則我用那麼大資源給你們做嫁衣不成,我傻啊?要抖掉散兒,那肯定就是搞出很難看的K線,甚至在底部弱勢N久,讓你們統統放棄的咯。來,帶血的籌碼交出來吧。

然後拉漲。拉漲肯定是迅速的,一根紅線陡峭地衝,根本不會給韭菜反應過來的機會的。等到韭菜們發現了,遲了,怕了,慫了。

然後高處了,再慢慢開始做好看的K線,給那些之前沒上車、所以懊悔得牙也癢手也癢的散兒們看。接盤俠集結,山上有人站崗了,OK,你掩護,兄嘚我先撤了。

所以我群裡那個小白寶寶沒啥錯誤,他只是有著正常的人性而已。正常的人性,不就是追漲殺跌,貪婪恐懼嘛……

想起半個月前,我拒掉的那隻創新動力基金

三、

你們說,好,老子今天開始反人性了。恕我烏鴉嘴,你做不到的,因為你就是個血肉之軀大活人。你想“不殺跌”、“在別人恐懼是貪婪”,但那些日子你會找到100條證據,證明市場形勢不好了、後面還要深跌了、或你那公司沒救了。

反之亦然。

很簡單,“愉見財經”以前在很多文章裡反覆說過的一個理論(比如這篇經典的《韭菜的面貌》):易經裡,我克者為財,“克”可理解為“支配”。靠運氣來的財本來就是“克”不住的,怎麼來,還得怎麼回去。

人,只能賺到自己認知邊界內的財富。超過的部分,早晚都會給命運還回去。

所以真想“克”得住財富,問第一個問題其實沒有意義。

咱們還是來討論第二個問題吧:價值判斷到底怎麼做?

當你真正看明白了一個行業一個公司,在市場情緒帶動的漲跌面前,你才會泰然,甚至還會對著綠線開心:哇,跌出這麼好的買點啦,我本來只想賺80%的,現在市場送了我100%啊,看來不貪心都不行了啊,感謝市場的幫忙!

四、

下面來打個樣板。“愉見財經”是透過怎樣的價值判斷,才會毅然在去年7月從科創板的泡沫裡下車的。我可不是悄咪咪下車的,我這種“響馬”性格,都會廣而告知在公號的,請見公眾號內文章《今天,我從科創板的泡沫裡下車了》!

當時很多人說我腦子瓦特了,看不懂國家戰略嗎?不明白科創板是註定要飛上天的嗎?

且。文章裡的H,我下車的時候50,今天29;文章裡的L,我下車的時候100,今天74。5。

價格是個鐘擺,價值是中軸線,價格左擺右擺,總會回來。

想起半個月前,我拒掉的那隻創新動力基金

首先說明,H和L都是

半導體

行業有質地的公司,基本面不錯,只是當時出現了泡沫。因此我只做方法論,不點名公司。(下文摘自去年7月的分析稿件)

H公司。說大數,我們算它年產矽片300萬片、每片500元、年收入15億;利潤的話,目前還處於“未盈利”狀態。我寫它時,市值曾超過1100億元,今天719億。

當時的1100億市值有沒有泡沫?那就要回答,只要其後續能發展,就能消化1100多億的市值了嗎?不妨看看基本面。目前全球的半導體矽片市場規模大約110億美元,這個行業每年增速5%~10%,亦即到2030年,市場規模大約220億美元。

對H公司而言:首先,國內也會有強手競爭者的;其次,日本信越目前是全球市場份額第一,佔27%,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做個最佳情況的模擬,H公司果不其然雄起了,9年後真的變成了全球第一,假設它和信越一樣佔據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份額,算大數380億

人民幣

的營收,這個行業淨利潤率5%~7%——也就是說,最佳模擬路徑下,H公司2030年淨利潤是20億~25億人民幣的利潤。

各位,對應H公司當時的1130億市值,即使它9年後年賺25億,9年股價走平不變,也已經對應了9年後的44倍PE了。

所以,當前市值直接透支到9年後——還是得當上全球老大的前提下。

再來說市場依然熱愛的、當時市值近1100億、今天也有843億的科創板L公司。

L公司是做記憶體介面

晶片

的(就是你開啟電腦長長的記憶體條中間有一個晶片),是介面晶片不是儲存晶片,是讓CPU和記憶體之間讀寫資料更快的晶片,屬於記憶體條的一個部件。

所以呢,這是

美光

三星

、海力士這些儲存晶片的上游,這個行業跟隨著儲存市場增長變化。記憶體介面晶片整個市場規模是8億美元,由三家公司作為主要players,包括我們的L公司,以及

IDT

和Rambus。

儲存行業年增速14%左右,換算成10年,就是增長3。7倍。

老規矩,假設未來9年L都能保持最佳狀態全速前行,那麼2030年,L公司的營收就能從17億增長到65億,並且假設L公司一直都能保持這麼高的利潤率,利潤從8億到30億。那麼將近1100億的市值,也已經對應了10年後30億利潤的37倍PE。

這就是基本面分析、價值判斷,比起吹概念,真的一點都不性感。“愉見財經”舉例的晶片半導體行業,已經發展了60年,行業發展是規律清晰的,材料、裝置、設計、製造都有對標企業,也有市場規模上限;並且,晶片半導體是重資金投入行業,每一代進步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

因此,公司經營本身並不靠想象力,人家靠紮實,腳踏實地用業績來拉動市值。但題材的確足夠性感,尤其在經濟暫缺亮點的市場,市場是追逐“故事”的,靠想象力來估值。

想象力就是我們這些素人“克”的財啊。我們哪兒知道運氣哪天用完,泡沫那天消融?所以不如老老實實,賺自己能力邊界內的財。

行穩致遠。

市場風格不斷切換下,如何選擇更理想的理財?新人定製,低風險,0費用,立即領取6。xx%理財券 > >

TAG: 愉見公司晶片1100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