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的館藏珍貴文物來自捐贈,上海博物館舉辦新展向捐贈者致敬

原標題:23。6%的館藏珍貴文物來自捐贈,上海博物館舉辦新展向捐贈者致敬 來源:上觀新聞

國慶期間,上海博物館人流攢動。在二樓的第二臨展廳,許多觀眾慕名而來。這裡正在舉辦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

,展出的145件/組館藏珍品均為受贈文物,以此向關心和支援上海博物館發展的所有捐贈者,向每一位兢兢業業的文物博物館工作者,向創造、傳承、守衛文明的勞動人民與仁人志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截至2020年末,上海博物館所藏珍貴文物逾14萬件,其中3。3萬餘件來自各界人士捐贈,約佔館藏珍貴文物總量的23。6%,捐贈者包括個人和集體。社會各界的捐贈者,在各個歷史時期,以極大的熱情、誠摯的信念,參與文物博物館事業的建設。

據悉,本次展出的145件/組文物涵蓋青銅、陶瓷、書畫、竹刻、錢幣、雕塑、印章等各個門類,大規模匯聚了眾多捐贈者,其中不乏參觀者耳熟能詳的知名人士,包括巴金、張大千等人。

回顧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博成立之前。1950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準備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籌建一個“具有規模的代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博物館”。為此,文物收藏者透過捐贈的方式積極投身於新中國的文化建設,一大批收藏家踴躍向上海博物館捐贈文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形成了第一次文物捐贈高潮。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潘達於女士將“盂、克二大鼎”捐贈給當時尚處籌備階段的上海博物館展覽陳列,並表示“全國性之文物得於全國重要區域內,供廣大群眾之觀瞻及研究”。

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有感於國家各個方面建設的再次飛速發展,許多藏家將其多年珍藏,包括落實政策返還的文物精品,慷慨地捐贈給上海博物館,極大地豐富了上博館藏,鞏固和充實了藏品體系,並由此帶動了文物捐贈的第二個高潮。曾在上海生活過的海外華人也紛紛將其珍愛的文物捐贈給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楊志剛表示,保護文物,傳承文物,由一人一家的賞鑑,到慨然捐諸公立收藏機構,當文物從私人收藏空間進入到公眾視域,它便由賞玩的功用中昇華出來,具備了提煉記憶、凝聚品格、傳承文明的意義。“透過文物,人類得以瞭解過往,得以逐步廓清社會發展的脈絡,得以在歷史的當下,由回顧進而認識人類自身。作為燦爛文明的繼承者,我們的認識愈加深入,我們的自信愈發堅定,我們的使命也越加分明。從這個意義上講,捐贈人的無私精神與捐贈實踐,在當代參與了中華民族歷史認知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希望今後能和更多捐贈者一起,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免費向公眾開放,將展出至12月26日。

23.6%的館藏珍貴文物來自捐贈,上海博物館舉辦新展向捐贈者致敬

TAG: 上海博物館文物捐贈捐贈者受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