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遠推激勵計劃目標2023年扣非達2.6億 主業連虧十年全力押注豐田混動產業鏈

本文源自: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訊息

●長江商報記者 李順

扣非淨利連續十年虧損下,

科力遠

(600478。SH)推出激勵計劃以期刺激業績增長。

2月22日,科力遠公佈股權激勵計劃,將推出超1億元的激勵方案,行權的考核目標是首年扣非淨利扭虧,第三年不低於2。6億元。

科力遠主營

系列電池以及鎳產品的產銷業務,由於在混動電池、鎳氫電池等方面投入建設巨大,固定攤銷較高等因素,扣非淨利已連續十年虧損,累計超13。03億元。去年公司扣非淨利潤仍預虧1。35億元-1。5億元。在此情況下,科力遠設立的大幅盈利目標,令投資者頗感驚訝,23日早盤瞬間衝高漲幅達4%,不過又立刻跌落。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推出激勵計劃或與公司新任

管理層

上任有關。以總經理潘立賢為代表的新一任管理層在2020年12月22日開始上任,科力遠兩個月後即推出這一激勵方案,公司或將寄希望於新管理層全力推進

豐田

混動電池配套戰略取得成功。

激勵計劃目標三年後扣非淨利達2。6億

此次激勵計劃科力遠擬授予的股票期權數量為3862。50萬份,約佔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的2。34%。

公告披露時,公司股價為4元每股,授予期權市值1。55億元。最終公司選擇採用自主定價方式,激勵計劃行權價格確定為3。06元/股,折價23。5%。

推出如此規模的激勵計劃,激勵目標的設定更是不低。根據考核要求,以2020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1-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42%、70%,且扣非淨利潤不低於0。2億元、1。4億元、2。6億元。

實際上,2020年科力遠扣非淨利潤預虧1。35億元-1。5億元,並且已連續十年虧損,共計虧損超13。03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科力遠2003年上市,僅在2008年實施過股權激勵、2015年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近年來一直未推出此類激勵計劃。

為何此時推出如此規模的激勵計劃呢?這或與公司新換管理層有關。

科力遠創始人實控人為鍾發平博士,

同花順

顯示,鍾發平不僅任科力遠董事長,還曾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等職務。或是職務太多,分身乏術,鍾發平兩次卸任總經理職務。

即使下設有執行總經理,2017年鍾發平仍卸任了總經理職務,此後2017年張聚東、2018年劉彩雲以及2020年12月潘立賢先後上任,與潘立賢同期新上任管理層還有總經理助理陳思、董事會秘書張飛、副總經理餘新民、文振、王建輝等。

此次激勵方案顯示,首次授予的激勵物件不超過100人,主要管理人員均悉數在激勵人員名單之列。其中董事、總經理潘立賢獲授150萬份,佔授予總量的3。88%,為最大份額,還有其他四個副總經理、兩個董事、張飛、陳思。主要9名管理人員獲授佔比21。23%。

科力遠稱,當前市場環境下,激烈的人才競爭導致人員流動性強,增加了企業用人成本。激勵計劃擬授予的激勵物件主要為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有直接影響的核心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業務骨幹,穩定和激勵該部分人員群體對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大幅擴產押注豐田混動產業鏈

2019年7月,鍾發平提名潘立賢擔任科力遠董事會秘書,一年多時間從董秘到總經理,潘立賢扭轉十年虧損的信心在哪裡呢?

資料顯示,潘立賢先後分管公司市場、證券、運營等職能板塊。特別是去年潘立賢曾直言實現低油耗大機率唯有混動,其對混動堅持、信心與科力遠近年來對混動的大幅投入一致。

科力遠主營鎳系列電池以及鎳產品的產銷業務,主要產品包括泡沫鎳、鋼帶、正極片、負極片、動力電池等,近年來一直以混合動力總成系統平臺構建、混合動力汽車示範運營為重點,帶動這些關聯產業。

2019年年報顯示,科力遠最大的押注在於電池材料板塊為豐田HEV產業鏈配套。受豐田混動汽車市場超預期影響,科力美、科霸公司、常德力元均實施了增能擴產計劃,預計到2021年6月份以上公司產能將同步擴產至48萬臺套/年,同時公司鋼帶和合金粉等電池材料也正在進入豐田供應鏈體系。

目前科力遠子公司常德力元、科霸公司和科力美均已進入豐田全球供應鏈體系,且已成為豐田國內HEV上游產業鏈對應環節的獨家供應商,即豐田國內HEV所需動力電池均由科力美獨家供應,而科力美所需動力電池正負極板均由科霸公司獨家供應,科霸公司所需泡沫鎳材料均由常德力元獨家供應。公司稱將隨著相關產品銷量翻倍增長,從而帶來規模效益及協同價值。

2019年,科力美實現HEV車用動力電池銷售收入約15。06億元,實現淨利潤約1。4億元。公司控股子公司

金科

公司以傳統鎳氫電池盈利向鋰電池盈利轉型成功,營收6億元,其中鋰電池業務突破4億元,較上年同期翻番。2020年也在持續向好。

同時吉利科技已成為科力遠第二大股東,持有上市公司11。10%股份。背靠吉利,或也將為科力遠帶來更多資源。

不過近年來科力遠由於此前在混動電池、鎳氫電池等方面投入建設巨大,固定攤銷較高,一直虧損,主要是透過投資收益及補助扭虧。

在純電動車銷售火熱的當下,混動車的需求能否持續仍待考證,而科力遠堅持多年的混動方向是否像公司預期的那樣迎來爆發,仍存疑慮。

責編:ZB

TAG: 科力激勵混動潘立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