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丞相罷官回鄉,醉心於湖光山色,最後一句寫出靜的新境界

北宋是一個比較有特點的時代。擔任過丞相的,有好多都是當時的詞壇大家。晏殊、王安石、范仲淹、歐陽修、還有蘇轍等,他們不光建功立業為國操勞,還能夠流連山水,寫下修身養性的詩詞作品。真可謂不管是居江湖之遠,還是去廟堂之高,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位置。

北宋著名丞相罷官回鄉,醉心於湖光山色,最後一句寫出靜的新境界

尤其是王安石,當年發動了轟動一時的王安石變法,被史書大書特書。他同時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管是短文還是詩詞作品,都有經典傳世之作。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古詩,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晚年醉心於湖光山色,最後一句寫出了“靜”的新境界。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這首古詩就是王安石的《鐘山即事》,因為變法失敗,王安石告老隱居在今天的南京鐘山。在這一段時期,他寫下了不少縱情山水的詩歌,其中很多都能夠找得到王維詩中有畫的境界。

北宋著名丞相罷官回鄉,醉心於湖光山色,最後一句寫出靜的新境界

“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詩歌的一開始就是一片詩情畫意的世界。山澗中的流水靜悄悄地繞著竹林流淌。而在竹林的西畔,繁花綠草柔軟的枝條在春風中搖晃。這是何等愜意的境界,若非詩人是用一顆心細細的品味,是很難得出如此詩情畫意韻味的詩句來的。而且這裡的“無聲”、“春柔”,都突出了一個詩意盎然的景色。後兩句更是把“靜”的境界提升了一層。“茅簷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詩人坐在茅屋的屋簷下,欣賞著這明媚的春光。夕陽西下,耳邊聽不到一聲的鳥鳴,山中顯得格外幽靜。

北宋著名丞相罷官回鄉,醉心於湖光山色,最後一句寫出靜的新境界

古典詩詞當中,詩人的隱居都通常尋找一種靜的境界。比如王維當年隱居之時,也是寫出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樣的詩句,也突出了一個人的靜和自在逍遙。在其他的詩句當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其實也是用鳥鳴來襯托夜間山林的靜謐。其實最後一句,乃是化用了南北朝時期詩人王籍的著名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用蟬鳴和鳥鳴襯托出山林的幽靜。此時王安石卻又翻出了一層新的意思,一隻鳥都不叫,更加顯得山裡的幽靜。相對於王籍用的襯托的手法,王安石更加傾向於直寫。

北宋著名丞相罷官回鄉,醉心於湖光山色,最後一句寫出靜的新境界

雖然詩歌的意境比不上王維,但是總有幾分王維唐詩的韻味。這首詩歌其實也蘊含著王安石不同於王維的思想情感。王安石變法頂著很大的壓力,朝堂上一直都有批判他的聲音,而如今年老歸隱山林,再也聽不到這些人的攻擊,他的內心終於恢復平靜。寫出這樣的詩句,用“一鳥不鳴”指代無人攻擊,也是水到渠成的了。

TAG: 王安石王維詩句鳥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