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點了二千多年都未曾熄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秦始皇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帝王,對於後世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他的陵墓也是非同凡響的,裡面不止機關重重,更神奇的是,裡面的長明燈居然亮了二千多年都沒有熄滅,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點了二千多年都未曾熄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千年長明不滅的燭火,也就是大家平常說的長明燈。但是由於國家不允許主動發掘未被盜的古代帝王陵墓,再加上以如今的科技能力也無法保證出土文物的保護,所以秦始皇陵一直沒被挖掘,皇陵地宮中的長明燈究竟是什麼樣的,也成了一個謎。

如今我們對秦始皇陵長明燈的認知主要是來自於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關於秦始皇陵長明燈,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寫道:“秦始皇陵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說秦始皇陵中有一種以人魚膏為材料製作而成的燭,這種燭能夠長久不滅。

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點了二千多年都未曾熄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司馬遷被譽為太史公,他在編寫《史記》的時候一定是持著嚴謹的態度,再加上司馬遷生活的年代距離秦始皇駕崩並不遙遠,期間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時間,這就好比我們現在和民國時期的距離,所以秦始皇陵中有長明燈的可信度應當是很高的。此外,古人有事死如事生之觀念,尤其是地位尊崇的人的陵墓會修建的很奢華,從這點來說秦始皇陵中有長明燈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現在的問題是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究竟是用什麼製作的,為何能長久不滅呢?司馬遷說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是用人魚膏做的,但是司馬遷生活的西漢時期距離現在已有2000多年了,當時的人魚膏指的是什麼東西呢,這點存在爭議。

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點了二千多年都未曾熄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單從“人魚膏”這個名稱來看,它應當指的是人魚提煉的物質,那麼問題又來了,人魚是什麼動物?史料中關於人魚的記載也有多種說法,但比較可信的有兩種,分別是鯢魚和鯨魚。我們來分別看下古籍中是怎麼描述人魚的。

在《史記集解》等古籍中,人魚被描述為一種長得像鯰魚,長有四隻腳,叫聲又與嬰兒很像的魚類。看到這段描述,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眼熟,這不就是中學生物課本上的娃娃魚嗎?娃娃魚也叫鯢魚,所以如果人魚真是像《史記集解》所述,那麼它必是娃娃魚無疑了。

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點了二千多年都未曾熄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但是在《三秦記》等一些文獻中對於人魚的描述卻是另一番景象。《三秦記》中直接寫明秦始皇陵中燃燒鯨魚膏作為長明燈,一點也不含糊。而在《異物志》中對人魚的描述是這樣的:人魚的皮比鯊魚還堅硬,而且頸部有個小孔,氣從這個小孔排出。看到這段描述,大家也一定感到熟悉吧,這不就是在描述鯨魚嗎,鯨魚換氣的時候浮出水面,氣從頸部的氣孔排出。總之,在這些文獻中人魚被描述為鯨魚。

那麼究竟鯢魚和鯨魚哪種才是人魚呢?為此當代科學家還專門做過實驗,以鯢魚和鯨魚的提煉物作為燃料,檢驗下這兩種魚膏的耐燃性。實驗的結果更傾向於鯨魚,因為鯨魚膏的耐燃性遠超鯢魚膏,一立方的鯨魚膏能夠燃燒長達五千天之久,也就是13。7年。

不過即便鯨魚膏耐燃性很好,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也絕不可能是以持續燃燒鯨魚膏的方式實現的。按照上面的計算,一立方鯨魚膏能燃燒13。7年,7噸左右的鯨魚膏也才能燃燒100年左右,要想燃燒2000年以上需要非常多的鯨魚膏,而且也需要佔用很大的空間,所以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

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點了二千多年都未曾熄滅,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為了揭開古墓長明燈之謎,近代中外有不少人都對此課題展開了研究,其中有一項研究發現比較有說服力。該研究成果推測秦始皇陵中長明燈的燈芯上有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的燃點很低,甚至在常溫環境下就能自燃。

當地宮門被開啟的時候,外部氧氣進入地宮,長明燈燈芯上的化學物質與氧氣接觸便自燃起來,長明燈就亮起來了,而一旦地宮門被關上,長明燈就會因為缺氧而熄滅。這便是秦始皇陵長明燈的真正奧秘所在。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TAG: 長明燈鯨魚秦始皇陵魚膏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