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漢後期到王莽篡漢時期,忠君觀念的演變

王莽篡漢時,士大夫階層紛紛依附王莽政權,積極支援王莽改制。而到了綠林、赤眉軍起義之後,士大夫們又逐漸人心思漢,其態度前後反差不免讓人感慨。

忠君觀念不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同時亦是維持王朝統治的教化方式之一。那麼儒士支援王莽的這種行為,是否是對西漢的不忠呢?本篇文章就來分析一下西漢後期的忠君觀念。

淺談西漢後期到王莽篡漢時期,忠君觀念的演變

西漢儒家忠君觀念概述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雖然西漢時也強調忠君的重要性,但相比東漢的“君為臣綱”尚不夠強化。西漢時期的君臣觀不僅有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內涵所在,更深受天命維德思想的影響,王莽篡漢更是集中體現了士大夫在忠君上的選擇。

西漢儒學忠君觀的新發展

東漢王符在《潛夫論》中寫道:“自成帝以降,至於莽,公卿列侯,下迄縣尉,大小之官,且十萬人,皆自漢所謂賢明忠正貴寵之臣也。莽之篡位,惟安眾侯劉崇。東郡太守翟義思事君之禮,義勇奮發,欲誅莽功雖不成,志節可紀。夫以十萬之計,其能奉報恩,二人而已。”

淺談西漢後期到王莽篡漢時期,忠君觀念的演變

這句話的大意是,漢成帝到王莽的這段時期,西漢上至列侯,下到縣尉,大小官員約有十萬人。而到了王莽篡位時,想著報答漢朝恩惠的只有兩個人而已。王符一語揭露出儒生大臣在王莽篡漢中的立場,認為眾人依附王莽乃是對西漢忠君觀的一種諷刺。那麼,眾多官員為什麼會選擇支援王莽,這是否可以看作西漢忠君觀的淡薄呢?

首先,西漢早期忠君觀仍有早期民本思想的影子。西漢建立之初,忠君一說並沒有被放入至高的地位。但隨著儒學被立為官方的統治思想,忠君觀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忠君開始與大一統的政治體制相結合,成為約束臣民行為、穩固君主地位的有利武器。雖然皇權體制下的忠君觀仍是從劉氏政權的角度出發,但是並不強調愚忠。

這一點並非杜撰,以西漢思想家董仲舒為例:“君人者,國之本也”“是故孝子之行,君臣之義,皆法於地也,地事天也,猶下之事上也”,董仲舒的這番話雖然是為了鞏固君權,但是其君權神授、天人感應說的觀點也在理論上制約了君主的權利,使儒生有了批判朝政、諷諫君主的可能。

淺談西漢後期到王莽篡漢時期,忠君觀念的演變

劉向在《新序》中談到:“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為謀……則邊境侵。”劉向認為,君主同樣要透過禮遇等手段來獲取臣下的效忠,否則將會造成無賢臣可用的局面。

董仲舒、劉向都是西漢的大思想家,他們的忠君觀念並非一味地強調愚忠,而是對君主的德行同樣有著相應的要求,如果君主失德,臣下有義務去規誡君主。

西漢儒生從忠君到天命的轉變

儒生從忠君到天命的轉變亦是一個曲折而又反覆的過程,這一轉變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結果。西漢後期,社會問題突出,懷揣著儒家政治理想的儒士們掀起了託古改制運動。元帝時期,蕭望之、周堪、劉向這批儒士受到皇帝的重用,史載:

“望之、堪本以師傅見尊重,上即位,數宴見,言治亂,陳王事。望之選白宗室明經達學散騎諫大夫劉更生(即劉向)給事中,與侍中金敞並拾遺左右。四人同心謀議,勸道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鄉(向)納之”。

在與宦官勢力的鬥爭中,以蕭望之為代表計程車大夫階層最終以失敗告終。成、哀兩帝時期,王氏外戚專權的現象愈發嚴重,下層百姓的起義時有發生,社會矛盾尖銳。士大夫官僚無力與外戚勢力作鬥爭,改革的舉措也都是不痛不癢,並沒有起到實際的效果。

淺談西漢後期到王莽篡漢時期,忠君觀念的演變

這些改革主要圍繞著宗廟體制、恢復先王古制而展開。大臣師古、孔光、何武等人更是積極推動“限田限奴”政策的實行,這種做法必然觸犯了王族大臣的利益,改革難以進行下去。

由此就可以看出,西漢後期,以儒士為代表的官僚階層並不是無所作為,相反他們一直想要透過恢復古制改變現有的社會局面,然而一次次的失敗最終導致了漢末儒生在忠君觀念上的轉變。

在這些改制運動失敗的同時,儒士階層便開始宣揚天命思想了。早在宣帝時期,眭弘便以災異論批評當時的社會,甚至上書讓皇帝禪位:“漢帝宜唯差天下,求索賢人,禪以帝位,而自封百里,如殷週二王,已成順天命”。

王莽的出現,使得儒生們有了寄託理想的載體

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成、哀兩帝都無子嗣的現狀使人們對劉氏政權的擔憂愈發嚴重,王莽的出現使儒士理想得以寄託。

王莽雖然也是專政,但是王莽的為人處世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博得了儒士階層的好感。王莽輔政之後,頒佈的政策也深合儒士的心意,緩解了當時的緊張局勢,這一切都為王莽改制和篡漢埋下了伏筆。

淺談西漢後期到王莽篡漢時期,忠君觀念的演變

王莽大義滅親的行為,更是直接博得了儒生們的好感。儒士階層積極支援王莽,為王莽政權尋找合法性,也意味著傳統忠義觀對士大夫的約束越來越減弱。儒士抬高王莽的地位,將王莽比周公,群儒又為王莽追加“九錫之禮”,認為王莽應該享受大臣中的最高待遇。

隨著改制的推進,王莽代漢的野心也愈發膨脹,群臣又引周公的例子,將王莽推向了皇帝的位置。

這其中不乏有反對的聲音,但是對於多數人而言都是順潮流而為。自此,儒家傳統倫理的忠君觀徹底向所謂的天命屈服。

王莽篡漢與西漢後期忠君觀的特點

首先是西漢末期的忠君觀念,體現了非忠一姓之君的特點。前文已經提到,王莽篡漢之時,儒士以天命來論證王莽代漢的合理性。這種天命的說法,深深影響了兩漢之際的忠君觀。

董仲舒提倡天人感應,認為皇帝是上天在人間的代理人,皇帝的一舉一行都要符合上天的意志,這就要求君主要能夠以德教施政。

西漢後期,外戚干政,儒生們本來是想著將改制的希望寄託於君主的,而西漢後期君主無力去改變現有的社會面貌,他們在忠於劉氏與天命的選擇上就必然會向天命傾斜。

淺談西漢後期到王莽篡漢時期,忠君觀念的演變

這種天下為公的理念使王莽代漢更容易為人所接受,在他們看來,君主不過是上天的代言人,君王失德,自然應該換人。

但同時,從王莽篡漢的過程來看,忠於劉氏的觀念並不是沒有影響力的。大臣們在為王莽政權尋求合法性的時候,也不得不將他與漢室聯絡起來。即使是王莽本人也不得不考慮劉氏政權的影響。

總的來說,西漢時期,在忠於漢室還是支援王莽的選擇上,儒生更多是處於現實利益的考慮。從王莽篡漢的過程來看,也不能僅僅用西漢忠君觀念的淡薄來解釋儒生的行為。

TAG: 忠君王莽西漢儒士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