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多元化之"問":正極業務"乏力" 負極業務"掉隊"

杉杉股份多元化之“問”

與同行業公司相比,杉杉股份的鋰電業務增長緩慢,經營效率差距日趨顯著;同時,公司非核心業務的持續虧損更成為經營業績的嚴重拖累。

本刊記者  王東嶽/文

4

月27日,杉杉股份(600884。SH)更新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修訂稿)》,公司擬以6。34元/股價格發行不超過4。88億股股份,募集不超過30。96億元資金,用於置換購買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包括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及相關資產所支付的交易價款。

2020

年,杉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82。16億元,同比下滑5。35%;歸母淨利潤為1。38億元,同比下滑48。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64億元,同比下滑201。72%,為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自1999年轉型進入新能源領域,杉杉股份的經營“版圖”持續擴張。

2020

年,杉杉股份先後剝離了服裝運營和類金融業務,但同時,公司再度斥資7。7億美元大舉“躍進”偏光片行業。

頻繁轉型對杉杉股份的管理能力帶來考驗,與同行業公司相比,杉杉股份的經營效率差距明顯。2020年,杉杉股份的正極、負極材料產品售價均出現超過同行的大幅下滑,但銷量增速卻低於競爭對手;同時,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和非核心業務虧損規模的擴大則進一步拖累公司業績向下。

投資收益“助”扭虧

2020

年,杉杉股份累計確認了3。02億元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增長177。39%。其中,公司確認的各類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各類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合計約為2。38億元,同比增長2229。93%;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為7574萬元,同比增長228。38%。

自2014年以來,杉杉股份累計實現了34。14億元的歸母淨利潤,累計確認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合計約為22。06億元,佔公司歸母淨利潤的比重超過50%。上述非經常性損益中,杉杉股份因減持寧波銀行股份累計確認的投資收益超過19億元,佔比超過85%。

2014

年,杉杉股份首次減持1554。98萬股寧波銀行股份,並由此獲得2。26億元投資收益。2015年,杉杉股份合計減持3348。64萬股寧波銀行股份,確認投資收益6。1億元;2016-2018年,杉杉股份累計減持了超過8000萬股寧波銀行股份,累計確認超過12。83億元投資收益。2019年,由於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杉杉股份減持寧波銀行股份所得不再計入投資收益。但2020年5月,杉杉股份透過全資子公司杉杉創投以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形式參與認購了寧波銀行1898。43萬股非公開發行股份,認購價格為21。07元/股。2020年年底,杉杉股份再次集中減持上述寧波銀行股票(2020年11月16日解禁流通),並由此獲得近2。2億元投資收益。

2020

年,杉杉股份直接持有的寧波銀行股份已由7335。36萬股降至870。88萬股;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持有的寧波銀行股份已全部減持完畢。

負極業務“掉隊”

根據年報,2020年,杉杉股份負極業務實現的毛利潤金額為6。98億元,佔比46。13%,繼續成為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

作為國內率先佈局負極材料的公司之一,早在上世紀末,杉杉股份就聯合鞍山熱能研究院共同出資設立了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杉杉”)從事負極材料中間相碳微球(CMS)的研發工作。

2002

年,杉杉股份的負極材料產品正式投產;2004年,杉杉股份負極材料銷售額突破1億元關口。此後,公司一路保持行業龍頭地位,市場佔有率一度接近40%。2012年,伴隨行業“黑馬”璞泰來(603659。SH)的崛起以及傳統“豪強”貝特瑞(835185。NQ)的持續發力,杉杉股份在負極材料市場的佔有率逐漸“失守”。

2020

年,杉杉股份負極材料的銷售收入約為25。18億元,同比下滑了1。03%;而璞泰來的負極材料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6。28億元,同比增長18。84%;貝特瑞的負極材料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1。51億元,同比增長7。57%。以收入排名計,杉杉股份行業排名位列第三。

2020

年,杉杉股份累計銷售負極材料產品5。9萬噸,同比增長24。47%;貝特瑞累計銷售負極材料產品7。53萬噸,同比增長27。61%;璞泰來累計銷售負極材料產品6。29萬噸,同比增長37。34%。

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負極材料累計出貨量為36。4萬噸,同比增長37。36%。以出貨量計,2020年,貝特瑞以20。69%的市場佔有率位列行業第一,璞泰來市場佔有率為17。29%,位列行業第二;杉杉股份的市場佔有率約為16。21%。儘管產品銷量大幅增長,但公司負極材料的市場佔有率反而較2019年下滑了1。68個百分點。

與同行業公司相比,2020年,杉杉股份的負極材料售價下滑幅度更大,但公司產品的銷量增速卻不及同行。以銷售資料計,2020年,杉杉股份負極材料的平均售價約為4。27萬元/噸;2019年,杉杉股份累計銷售負極材料產品4。74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5。44億元,平均售價約為5。37萬元/噸。

經計算,2020年,杉杉股份負極材料平均售價較2019年減少1。1萬元/噸,同比下滑20。48%;公司負極材料產品銷量較上年增加了1。16萬噸,同比增長了24。47%。

2019

年,璞泰來的負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約為6。67萬元/噸。2020年,璞泰來累計銷售負極材料產品6。29萬噸,同比增長37。34%;公司負極材料銷售收入約為36。28億元,對應負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約為5。77萬元/噸。

以上述資料計,2020年,璞泰來負極材料平均售價較2019年減少9000元/噸,同比下滑了13。49%,下滑幅度低於杉杉股份6。99個百分點;同期,公司的產品銷量增速為37。34%,超過杉杉股份12。87個百分點。

2020

年,貝特瑞累計銷售負極材料產品7。53萬噸,同比增長27。61%,公司負極材料銷售收入約為31。51億元,對應負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約為4。19萬元/噸。2019年,貝特瑞的負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約為4。96萬元/噸。

經計算,2020年,貝特瑞的負極材料產品價格較上年下滑了7700元/噸,同比下滑15。52%,低於杉杉股份4。96個百分點;同期,公司負極材料產品的銷量同比增加27。61%,超過杉杉股份3。14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杉杉股份的負極材料毛利率較上年提升了1。91個百分點,升至27。72%。年報中,公司披露,內蒙古包頭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專案一期產線已全部拉通,依託內蒙古當地的電價優勢和一體化產線優勢,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產品毛利率。

年報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杉杉股份負極材料產能約為12萬噸;2019年,杉杉股份在年報中披露的負極材料產能資料同為12萬噸。僅以年報披露資料計,2020年,杉杉股份的負極材料產能並未增加。

根據年報,2019年,杉杉股份共生產負極材料產品4。67萬噸,2020年,公司生產的負極材料產品為6。14萬噸,同比增長31。34%;以產能利用率計,2020年,公司產能利用率約為51。17%,較上年提升12。21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率的提升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公司毛利率的變化。

不過,與同行業公司相比,杉杉股份的負極材料產品毛利率仍有差距。年報資料顯示,2020年,璞泰來和貝特瑞的負極材料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1。09%和36。82%,高出杉杉股份3。37個百分點和9。1個百分點。

而以產銷資料計,2019年,杉杉股份的產銷率約為101。35%;2020年,公司的產銷率則為96。06%,同比下滑5。29個百分點;受此影響,2020年,杉杉股份負極材料庫存量由2019年的5199噸增至2020年的7621噸,同比增長46。58%。

截至2020年年末,杉杉股份的存貨賬面餘額為17。11億元,較上年增加3。45億元,同比增長25。26%。其中,公司庫存商品的賬面餘額由3。9億元增至5。94億元,同比增長52。31%。

正極業務“乏力”

除負極材料外,與同行業公司相比,杉杉股份的正極材料經營效率同樣存在明顯差距。

2005

年,杉杉股份受讓了原本由上海杉杉持有的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湖南杉杉”)75%股權,湖南杉杉主營鈷酸鋰、錳酸鋰等正極材料產品的生產及銷售業務,公司正極業務開始“獨立”列支。

根據年報,2020年,杉杉股份的正極材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8。49億元,同比增長4。75%,是公司收入佔比最高的業務。報告期內,杉杉股份正極材料業務實現的毛利潤為4。77億元,同比增長1。06%。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杉杉股份正極材料業務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9億元,同比下滑了27。78%。

年報中,杉杉股份表示,由於受2020年上半年原材料價格下降影響,公司正極材料平均售價同比低於上年平均水平,單噸毛利同比下滑,同時期內非經常性損益同比減少。

根據年報,截至2020年年末,杉杉股份擁有約6萬噸正極材料產能。2020年,杉杉股份累計銷售正極材料產品3萬噸,同比增長38。45%。報告期內,公司正極材料的平均售價約為12。83萬元/噸。

年報資料顯示,2019年,杉杉股份累計銷售的正極材料產品約為2。17萬噸,公司正極材料業務實現的銷售收入為36。41億元,對應正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約為16。93萬元/噸。

經計算可知,2020年,杉杉股份的正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較上年同期減少了4。1萬元/噸,產品平均售價同比下滑24。22%。

與杉杉股份不同是,2020年,同行業公司基本保持了業績的同比正增長,其產品平均售價的下滑幅度要明顯低於杉杉股份。

公開資訊顯示,2020年,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鎢新能”)累計銷售正極材料產品4。93萬噸,同比增長了24。81%。其中,公司累計銷售的鈷酸鋰產品約為3。35萬噸,同比增長52。54%。根據廈鎢新能披露的招股書,2019年,廈鎢新能鈷酸鋰產品的平均售價約為20。06萬元/噸。2020年,廈鎢新能的鈷酸鋰產品平均售價約為18。68萬元/噸。以前述資料計,2020年,廈鎢新能的鈷酸鋰產品同比減少了1。38萬元/噸,售價下滑幅度僅為6。9%。同時,以產品平均售價計,2020年,廈鎢新能的正極材料產品(包括鈷酸鋰、三元材料等)的平均銷售價約為16。14萬元/噸。

2019

年,廈鎢新能的正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約為17。51萬元/噸,公司產品平均售價2020年下滑約7。82%。

經對比可知,儘管廈鎢新能的正極材料產品銷量增長不及杉杉股份,但由於公司產品售價降幅明顯低於杉杉股份,2020年,廈鎢新能當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為79。9億元,同比增長14。5%,公司實現的歸母淨利潤為2。51億元,同比增長66。94%,分別超出杉杉股份9。75個百分點和94。72百分點。

2020

年,上市公司當升科技(300073。SZ)累計銷售正極材料產品2。4萬噸,同比增長57。89%,公司正極材料銷售收入約為30。14億元,對應正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約為12。56萬元/噸。2019年,當升科技正極材料產品平均售價約為14。36萬元/噸。

經計算,2020年,當升科技正極材料平均售價較上年減少1。8萬元/噸,同比下滑12。53%,但同期,公司的產品銷量同比增加了57。89%。

2020

年,當升科技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1。83億元,同比增長39。36%,實現歸母淨利潤3。85億元,同比增長284。12%。

由於當升科技在2019年計提了5。75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僅以收入端的變化對比,2020年,當升科技的收入增幅超出杉杉股份約34。6個百分點。

費用控制“短板”

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杉杉股份在費用控制上的差異更為顯著。年報資料顯示,2020年,杉杉股份確認的銷售費用金額為3。02億元,同比減少38。73%。同期,公司確認的管理費用金額為5。05億元,同比增長3。3%。

以收入佔比計,2020年,杉杉股份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68%和6。15%。

根據年報,2020年,負極材料公司璞泰來和貝特瑞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15億元和1。23億元,正極材料公司廈鎢新能和當升科技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668萬元和2884萬元;同期,上述四家公司的管理費用分別為2。12億元、2。04億元、8998萬元和8848萬元。

經計算,2020年,璞泰來、貝特瑞、廈鎢新能和當升科技四家公司的銷售費用佔比分別為2。18%、2。76%、0。33%和0。91%,管理費用佔比分別為4。02%、4。57%、1。13%和2。78%。

以上述資料對比可知,2020年,杉杉股份銷售費用超出同行0。92-3。35個百分點,管理費用超出同行1。58-5。02個百分點。

同時,2020年,杉杉股份的財務費用約為2。79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3。39%。同期,四家同行的財務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3。06%、2。44%、1。48%和1。54%。與同行業公司相比,杉杉股份在融資上花費的成本是尚未上市的廈鎢新能的2。4倍,也遠高於其他已上市公司。

而在研發費用佔比上,杉杉股份的投入佔比又相對偏低。資料顯示,2020年,杉杉股份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約為3。93億元,同比減少4。59%,公司研發費用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為4。78%。

2020

年,四家同行業公司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5。61%、3。27%和4。66%。2020年,杉杉股份的研發費用佔比處於可比公司下游。

此外,2020年,杉杉股份在其他應收款以及資產減值損失上的變化尤為值得關注。

根據年報,2020年,杉杉股份共計提各類資產減值損失2。05億元(包含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增加3609萬元,同比增長了21。35%。其中,公司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金額為380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231萬元,同比增長562。66%;公司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為1。29億元,較上年增加4723萬元,同比增長57。64%。

按細項劃分,2020年,杉杉股份計提的長期應收款壞賬損失約為2671萬元,同比增加4622萬元,公司計提的其他應收款壞賬損失金額約為1389萬元,同比增加1909萬元,增幅均超過100%。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年末,杉杉股份的其他應收款賬面餘額約為4。33億元,較2019年上升了2。11億元,同比增長95。18%。

按欠款方歸集,2020年,杉杉股份期末第二大其他應收客戶為寧波聯康財品牌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聯康財”),應收賬款金額約為6191萬元,佔期末其他應收賬款餘額的14。3%。

2020

年2月,杉杉股份董事會透過決議,同意將公司持有的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杉杉品牌公司”)48。1%股權(約合6416。54萬股)轉讓予陝西茂葉工貿有限公司(下稱“陝西茂葉”)、聯康財、寧波衡通貿易有限公司(下稱“衡通貿易”)、李興華和祖薇薇,交易價格為人民幣1。68億元。

按照交易協議,聯康財合計受讓杉杉品牌公司2401。2萬股,價格為人民幣6291萬元。上述轉讓價款應分三期支付,支付時間分別為協議簽署日起5日內、2020年3月31日前和9月30日前。

然而,截至2020年年報披露,聯康財仍未支付杉杉品牌公司的受讓款。

多元化不及預期

自1999年開啟轉型之路至今,杉杉股份在“多元化”經營的道路上漸行漸遠,隨著經營“版圖”的持續擴張,杉杉股份的業務逐漸“橫跨”正極、負極、電解液、光伏、充電樁、儲能、服裝、金融等諸多領域。

與轉型初期的“高開”相比,杉杉股份在持續經營中頻頻陷入“低走”怪圈。

根據年報,2020年,杉杉股份累計銷售電解液產品1。99萬噸,同比下滑4。77%;實現銷售收入5。49億元,同比下滑4。19%。

2005

年,杉杉股份與上海杉杉共同出資組建了東莞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從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品的研發及生產業務。

至2013年,杉杉股份電解液產品營業收入達到1。71億元,歸母淨利潤達到3149萬元。

2014

年起,杉杉股份的電解液業務開始陷入“增收難增利”的困難局面,公司電解液業務連年虧損。其中,2017-2019年,杉杉股份電解液業務的銷售收入由2。94億元逐步增至5。73億元,但同期,電解液業務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分別為-2188萬元、-1955萬元和-4082萬元。

2020

年,杉杉股份電解液業務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萬元,儘管已大幅減虧,但仍是虧損狀態。

同時,2020年,杉杉股份的光伏業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92億元,同比增長19。23%。但同期,公司全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209萬元,同比下降55。62%;公司類金融業務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也降至125萬元,同比下降91。24%。

此外,2020年,杉杉股份的非核心業務(充電樁、儲能、服裝等)虧損同比大幅增加,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業績下滑。

年報資料顯示,2020年,杉杉股份的非核心業務的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合計為-2。9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3億元;其中,公司充電樁業務的淨利潤-9217萬元,虧損同比擴大5960萬元;服裝業務的淨利潤-5039萬元,虧損同比擴大4645萬元。

多元化”經營對杉杉股份的管理能力所帶來考驗是不言而喻的。或是基於此,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杉杉股份先後剝離了服裝品牌運營業務和類金融業務的相關股權。

年報中,杉杉股份表示,公司將對儲能、充電樁、鋰離子電容和新能源整車設計與研發業務採取停止新增投入、收縮業務規模、精簡人員和控制費用等措施,並進一步推進儲能、充電樁等非核心業務的剝離和資產處置。

不過,在計劃剝離各類非核心業務之時,杉杉股份再次豪擲7。7億美元切入LCD用偏光片領域。

2

月4日,杉杉股份釋出了資產交割完成公告,公司透過對杉金光電(蘇州)有限公司(下稱“蘇州杉金)增資方式取得蘇州杉金70%股權,並透過蘇州杉金間接購買LG化學旗下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的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70%的權益。

在可行性分析報告中,杉杉股份表示,中國LCD面板產能增長與偏光片產能之間的供應缺口為公司未來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遇,收購偏光片資產將進一步最佳化公司的業務結構,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依舊繁雜的業務線條,杉杉股份該如何平衡偏光片與各類新能源業務之間的“天平”?

針對文中所涉問題,《證券市場週刊》記者已向杉杉股份傳送採訪函,截至發稿未得到公司回覆。

杉杉股份多元化之"問":正極業務"乏力" 負極業務"掉隊"

TAG: 杉杉2020股份負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