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發行受阻,信託 讓你牛 ,誰來拯救山西的債務?

先說一條舊聞,3月中旬,圈子裡有一條有意思的新聞,山西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能集團”)的財務部負責人在電話會上回復關於

債務

兌付的問題時,提到了

“償付保障包括銷售回款、增加

銀行

授信、非標、

融資租賃

等”、“在

債券市場

發行受阻的情況下,公司在做非標融資、融資租賃等,目前推進順利”

看了這條新聞,怕是被監管“幾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的

信託

同仁,也要露出會心的笑容了。“瞧瞧,前段時間還看不上我,讓你牛,讓你低成本發債!現在還不得乖乖的找老子來融資!”

當然,以我淺薄的經驗看,晉能集團提出的“非標融資”很可能不是那種賣給自然人的高收益產品,大機率晉能還是找到可以提供廉價長期資金的

保險

資管,並透過信託計劃施以援手。

但這個有點搞笑的新聞背後,卻

透露出一些正在資管行業發生的東西,

非標與標的分界線在不斷被淡化,這個變化可能影響著資管的未來!

01

我們把決策交給了經驗,卻不知道客戶長什麼樣子

堂堂的省級AAA企業,當自己公募的債券難以履約的時候,竟然試圖在這個非標額度緊缺的時點,去求助於非標和融資租賃。這個新聞讓人覺得錯愕,大抵因為在我們的傳統認知裡,“標準化產品就是更好的、更低成本的;發不了標準化產品,你才來發非標的,正經企業誰發非標呀!”

債務發行受阻,信託 讓你牛 ,誰來拯救山西的債務?

為了這個錯誤的流言,我們編造了很多理由,什麼“公開市場容易造成惡劣影響,因此融資人不會輕易違約”、“標準化市場資金成本低,所以風險更小”云云。但當

流動性

拐點真正來臨時,我們卻發現,管他是標還是非標,通通還不上錢!一開始還猶抱琵琶半遮面,來個“技術性違約”,到現在春華水務直接“主動宣告違約”,公開市場的信仰在此時變得一文不值。反倒是那些手裡有些抵押物的

信託公司

,在危機來臨的時刻,還多了幾分硬抗的底氣。

有人說“資管行業的風控就是靠天吃飯”,這話說的很尖酸,但卻也不無道理。看那些

網紅

企業違約背後一大串銀行、券商和信託的名單,哪個做資管的敢說自己風控能力強?

事實上,

無論是標還是非標,我們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在與客戶無關的問題上時,真正的風險就會接踵而至:我們以為發行場所可以投鼠忌器從而制約融資人的違約意願;我們以為他是國資背景世出名門而就可以安枕無憂;我們以為四大行給他融了錢背了書所以他不會出問題,我們越是“想當然”,風險就越會找上門。

現在的資管行業總是把一些模糊的經驗視為理所當然的結果,卻忽視最重要的事情永遠是對融資客戶經營現狀和還款能力的關注。

有人說

“要按照做股權投資的心態,去做債務融資”

,這話不錯,但現實呢?做股權的總是考慮下一輪融資,把企業的融資

現金流

當做退出的根本,至於做債的都是看抵押品,說到底是

不良資產

處置的思維,

“這個專案追加個抵押品我們就做!”

轟轟烈烈的大資管時代,我們只是憑籍著流動性充裕和制度紅利而活著,至於客戶到底長什麼樣子,我們卻從來沒有認真研究過。

02

未來的資管,融合將至,一個優秀的資管公司是可以運用各種工具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機構

前兩天和一位朋友一起聊信託業務。

——“現在公司白名單的

地產

企業就那幾家,大家都打破頭去爭那點額度,業務沒法做了!”他吐槽說

——“白名單裡的A公司,之前中資

美元債

跌了好多,剩餘期限幾個月的債券,到期收益率30%多,你為啥不考慮發個產品做一下?”

——“那這不是沒有抵押嘛!”

——“難道信託業務是因為第二還款來源才做起來的麼?”“一個有抵押的24個月信託

貸款

和一個無抵押的剩餘期限4個月的企業債,哪個更安全?”“如果不看好A公司的前景,那我覺得加了抵押也最好不要做!”

眼下的資管行業非常奇怪,一方面我們在拼命的喊著轉型,另一方面我們又沉醉於過往的美好,身體(業務)和頭腦(經營戰略)都留在過去時態中不能自拔。

事實上,當

金融

的風向在悄悄的轉向時,無論是產品創設還是財富募集亦或是風控合規,我們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

債務發行受阻,信託 讓你牛 ,誰來拯救山西的債務?

▍我們是否真正瞭解了我們的客戶?

1)

徹底改變我們的業務觀念和風控文化

:關注企業自身的還款能力多於還款意願;

2)我們對於客戶所在的行業是否有真正的瞭解?

是否可以建立起一個“宏觀

經濟週期

—監管政策—微觀經濟調整”的跟蹤機制?

而不是隨便拿來一份報告抄一下就草草了事;

3)我們是否對於融資人具有整體性的把握?或者說

我們是否可以像融資人的競爭對手一樣,對融資人瞭如指掌?

很多資管機構談對標,關於同行,PPT能寫幾十頁,但對於自己的客戶呢?我們又有多少深刻的認知?當政策變化時,客戶怎麼應對?客戶的頂層設計到基層又如何落地?客戶的人員變動是否會影響他的穩定性和執行力?種種種種,不一而足。我們對自己瞭解太多,卻對客戶瞭解太少。

▍我們是否具備了利用多種工具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的能力?

1。 資管機構從業者應該具備熟識各種金融工具的能力

做非標的要懂發債、發債的要明白

私募

股權、做股權的也能搞非標,這不單是“一魚多吃”的業務要求,而是在未來資管行業競爭加劇後,資管機構倚靠綜合性金融服務勝出同業的必然要求。

你看到

招行

開始搞“大

財富管理

”了麼?做財富管理的都要來分資管

投行

的羹了,你做好應對準備了麼?

2。 資管機構要具備將各種金融服務工具“內化”的能力

前段時間和一位券商領導喝茶,這位領導說自家公司的投行和資管都是業內最好的,利用這些優勢去搞

私人銀行

,他一定無往而不利!我不否認他的觀點,但很多時候,內部合作是成本最高的,同一家企業內部不同條線的筒倉效應+分潤扯皮,經常搞得還不如外部合作機構好算賬!

我一直以為,全品類服務並非只有全能平臺可以做。事實上,

只要你對客戶有最強的把控力,那麼市場上任何一種有價值的服務都會為你所用、被你所購買,這是已經被招行所驗證的

,那些被招行“支配”的信託公司,大家感受深麼?

▍我們是否保持了對於客戶的持續跟蹤?

發債的券商朋友和幹非標的信託同仁,放款喝了酒以後,你多久去一次客戶那裡?三個月?半年?還是沒啥事就不去了?你多久和客戶聯絡一次?是不是隻有付息前和寫管理報告的時候才給客戶打個電話?

業務團隊是風控的第一

道抓手,但是,這第一道抓手往往在放款後就失效了。

有人把資管風控的大鍋全扣在風控部門上是不合理的,幾百人的業務團隊形不成抓手,就靠幾十個人的風控部門管得過來麼?

從另一個角度看,對客戶的深度挖掘不是在辦公室用電腦完成的,

只有走進客戶,我們才能更深的瞭解客戶的優勢劣勢還有需求,才能有針對性的訂製新方案。

持續跟蹤不僅是我們對於上一筆業務的風控要求,更是我們新業務的起點啊!

早年在私行工作,領導提出“傾聽—建議—實施—跟蹤”的四步工作法,現在想想,

資產管理

的工作和財富管理並沒有多大差異,

“傾聽—瞭解你的客戶”、“建議—運用各種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服務”、“實施—落地”和“跟蹤—持續瞭解客戶的變化並謀劃新的合作方案”

說到底,都是圍繞客戶經營的生意罷了!

債務發行受阻,信託 讓你牛 ,誰來拯救山西的債務?

03

非標的歷史絕非沒有意義的嘗試,非標的技術手段也將作為一種金融手段而持續存在

最近總會有朋友問我,資管行業還會不會再暴雷?我總是毫不遲疑的回答“一定會的!”從四萬億到同業和

理財

大發展,高速增長的資管行業背後卻是宏觀大放水的現實,當“銀行+地產”的增長模式淡出後,流動性勢必會隨之收縮。古語有云“覆水難收”,這潑出去的水誰又能保證都收得回來呢?

看到資管行業監管愈發嚴厲又不斷暴雷,難免有些隔岸觀火的人幸災樂禍。一次和某頭部基金公司的領導聊天,言談之中他對非標各種不屑,但實際上這家基金卻頻頻踩雷,樂視網、康得新、

華夏幸福

一個都不能少,非標都少做的客戶,卻是他們的大重倉,這不是鬧著玩麼?

誠然,以非標為主力的資管年代已然要過去了,但非標在這十多年發展歷程中積累的制度探索、管理和業務經驗卻是十足珍貴的。

作為歷史的必然,非標獨大絕不是常態;但作為一種技術手段,非標卻不會消亡;而非標作為對客戶量身定製服務的一種特殊工具,更是具有長期生命力的。

非標會少,但不會消亡;資管在變,對客戶的精確化理解和更豐富的服務手段,是一切變化的基礎和開始!

散戶福利,新使用者免費領!1對1客戶服務,免費開戶專屬通道已開啟 >>

TAG: 資管非標客戶風控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