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肝病,必調大腸,有道理嗎?

導讀:早些年參加中醫治療肝膽脾胃疾病的會議,一位老中醫講到“治療肝病,必調大腸”,與明朝李梃在《醫學入門》中講的“肝臟通於大腸”的觀念相一致。治療肝病,必調大腸,這個觀點有道理嗎?對於臨床有指導意義嗎?本篇文章,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治療肝病,必調大腸,有道理嗎?

明朝李梃在《醫學入門》中提到了“五臟穿鑿論”的新觀點,也有人稱是《黃帝內經》的核心遺失篇章,該理念被後世醫家廣為使用,用來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尤其是指導針灸治療。筆者把“五臟穿鑿論”與醫聖仲景講的“臟腑會通”相結合,形成了“穿鑿會通理論”,以此來解讀傷寒六經,無論是在理論系統,還是在臨床實踐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突破,於是著成《經方三十六講》一書。

在筆者的理念中,五臟穿鑿論是神聖和偉大的,是毋庸置疑的,但昨天和朋友討論“肝臟與大腸”的關係時,突然意識到,要讓一個新的理論體系得到正確發展,甚至是輝煌,還需要腳踏實地,全方位、深度化的去進行不斷總結及提升。人生來是平凡的,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好和更快的積累知識,有所認知及突破。

治療肝病,必調大腸,有道理嗎?

肺與膀胱相通,脾與小腸相通,心與膽相通,腎與三焦相通,心包與胃相通,肝與大腸相通,這是《五臟穿鑿論》的基本觀點。

從整體上來看,五臟六腑之間的這種關係,不是簡單意義的解剖相通,而是一種功能相互協助、病理相互影響的相通。五臟穿鑿論,主要源於中醫的臟腑氣機的“開合樞”理論,太陽與太陰為開,少陽與少陰為樞紐,陽明與厥陰為合,配入臟腑,形成了臟腑相通的“穿鑿會通”關係。

以“肝臟與大腸相通”為例,從

解剖關係

看,二者的最緊密聯絡,是肝與大腸透過門靜脈系統而發生各種病理性關係,至於其它的解剖關係,可以作為“肝與大腸”功能相互影響的輔助解讀。從

功能

上講,可以透過調整腸道菌群,透過中藥灌腸來治療肝臟疾病中的肝性腦病,或者來改善肝功能異常,尤其是高膽紅素血癥,這凸顯出二者之間的密切關聯。治療腸道疾病,尤其是大腸系統的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炎、腸易激綜合徵等,從肝臟用藥,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如經典中藥方劑白頭翁湯、痛瀉藥方、柴胡疏肝散、四逆湯等。

在臨床中,認為腦血管中風與肝臟陽氣的逆行上擾有很大關係,而便秘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或者說警示符號,於是要求適量使用瀉下藥物,保持大便通暢,從而預防及治療腦血管疾病。肝臟病人,大便通暢,或者說大便稀,往往對病情有利,這可能與“肝寄腑於大腸”“肝移毒於大腸”有關,即肝臟透過大腸排毒。臨床中,大便不暢易出現肝病加重及病情反覆的例子較多,曾經遇到一位女性肝病患者,長期便秘,在30多歲的年齡,就出現了肝硬化,原因就可能是肝臟的移毒通道被阻斷有關。臨床中,肝病的氣鼓,乃是肝臟與大腸的聯合問題,大腸問題導致的左側腹痛,則是大腸與肝臟的聯合問題,均可以透過柴胡舒肝散治療,亦就體現出肝與大腸的密切關係。

瞭解肝臟與大腸的穿鑿會通關係,一方面有利於我們在治療疾病時,思維更加的全面,如肝病腸治、腸病肝治、肝腸同治,提高臨床用藥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來發現潛藏的疾病風險,如透過大腸腹瀉來發現肝臟功能失常問題,透過便秘來發現肝臟陽氣上亢的腦血管風險,透過肝臟功能異常來發現大腸內部的問題等。

治療肝病、必調大腸,從“穿鑿會通”理論體系的角度看,這個說法是正確的;然而醫學永遠存在著未知和變化,故從更高維度去看“穿鑿會通”理論體系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就需要醫學同道共同努力去驗證及探索。

TAG: 大腸肝臟穿鑿相通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