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打好“野馬分鬃”和“攬雀尾”

剛學太極拳的拳友,往往對“野馬分鬃”和“攬雀尾”這兩個動作打得一模一樣,看起來沒什麼區別,下面我們就聊一下如何打好這兩個動作。

一。(左右)野馬分鬃

1。動作(以左野馬分鬃為例): 接起勢動作,上體右轉,重心移至右腿;兩手掌心相對呈抱球勢,右上左下,右手高與肩平。左腿跟抬起,轉向右側,眼看右手。上體左轉,左腳向左前方上一步,腳跟輕輕著地,重心仍在右腳,兩腳保持約20釐米距離。上體挺直,繼續左轉,重心移至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勢。同時兩手前後分別向左上和右下兩個方向分開(一上一下),左手高與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兩臂微屈,眼看左手。

2。要領:兩肩放鬆,左弓步上步時,要輕靈地邁出,腳跟先落地,身體重心移在左腿上,上體正直,腰部放鬆。左手向左上方分手,力點在手臂外側,向左斜上方靠出。眼線跟隨動作的手移動,有張有弛。在完成動作時,應有一點向四肢、頭頂稍稍貫力的意念,這樣完成動作更沉穩,虛實變化更分明。

怎樣打好“野馬分鬃”和“攬雀尾”

看看風景

二。(左右)攬雀尾

1。動作(以左攬雀尾為例): 攬雀尾由“掤捋擠按”四個手法動作集合而成。

(1)掤勢:接上式身體繼續向右轉,兩手抱球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手心相對。身體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腳收至右腳內側,腳尖點地,眼看右手。上體微向左轉,左腳向左前方邁出成左弓步,同時左臂向左前方掤出,高與肩平,手心向後,右手向右下落於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

(2)捋勢:身體微向左轉,左手隨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經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後兩手下捋,即上體向右轉,兩手經腹前向右後上方劃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與肩齊,左臂平屈於胸前,手心向後;同時身體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

(3)擠勢:上體微向左轉,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於左手腕裡側,上體繼續向左轉,雙手同時向前慢慢擠出,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前,左前臂保持半圓;同時身體重心逐漸前移變成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4)按勢: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經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與左手齊,手心向下,兩手左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右腿屈膝,上體慢慢後坐,身體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腳尖翹起;同時兩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視。接著身體重心慢慢前移,同時兩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視前方。

2。要領: 棚出時,兩臂前後均保持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須協調一致。攬雀尾弓步時,兩腳跟橫向距離上超過10釐米。下捋時,上體不可前傾,臀部不要凸出。兩臂下捋須隨腰旋轉,仍走弧線,左腳全掌著地。向前擠時,上體要正直,擠的動作要與松腰、弓腿相一致。向前按時,兩手須走曲線,腕部高與肩平,兩肘微屈。

怎樣打好“野馬分鬃”和“攬雀尾”

看看風景

三。 野馬分鬃和攬雀尾的區別

1。 距離不一樣: 野馬分鬃和攬雀尾都是順弓步。野馬分鬃是橫向分靠,兩腳橫向距離為30釐米。攬雀尾是向前掤,橫向距離是10釐米。

2。 拳勢不一樣: 野馬分鬃是身體左轉,分手時左手手心斜向上,左肩松沉,肘部微屈,手臂停於身體中線,向前插步一靠完成,手指與眼同高。攬雀尾是左臂半屈掤於體前,腕關節與胸相對,高與肩平,掌心向內,右手下按於胯旁,先掤後捋再按完成四個手法動作。

3。 技擊部位不一樣: 野馬分鬃是右手下採對方手臂,左手插入對方腋下,前臂向左斜上方靠,力點在前臂外側,以腿領身,用的是靠勁。攬雀尾是以前臂掤勁將對方之臂架起,使其無法接近我胸部位,以腰帶臂,使臂、手齊向外翻,變掌心向外,即可將對方之臂握住,利用採勁將其力引化至一側,使其落空,失去重心,以利制服,用的是棚勁。

4。 力點不一樣: 野馬分鬃動作舒展,貴在近身,勁在腰身,雙手有力腰身蓄力。攬雀尾是上體微左轉,左手前臂向前掤出,手心向內,力點雖然在前臂外側,但力向向前,以腰旋轉,帶動捎節手臂為雀尾,控制對方根節。

怎樣打好“野馬分鬃”和“攬雀尾”

看看風景

TAG: 上體手心分鬃右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