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溼困痛風,二陳平胃散,健脾利溼,化濁通絡,療效甚佳

脾虛溼困痛風,二陳平胃散,健脾利溼,化濁通絡,療效甚佳

北大醫學女博士健康說原創美文第704期

今天是七夕節,願每個男生都遠離痛風,和心愛的女生好好恩愛過一生。

今天的科普,聊聊前千年經方二陳平胃散治療脾虛溼困痛風。

二陳平胃散出自於明代醫家秦景明所著的《症因脈治》一書中,由二陳湯和平胃散合方後化裁而得,方由陳皮、茯苓、制半夏、蒼朮、厚朴、甘草組成,整個方劑具有健脾燥溼、行氣和胃的功效,臨床應用甚廣,治療脾虛溼困痛風,往往效果也不錯。

先看案例——

48歲勵先生,3年痛風石,主要發作在雙手指、足蹠趾關節紅腫疼痛,當時查尿酸為602,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先後用秋水仙鹼、別嘌醇的抗炎鎮痛降尿酸,疼痛嚴重了再加服非甾體類抗炎藥。

首次發作後,每年發作兩三次,每次服藥後都能緩解。

但這次是20多天前因為喝酒後發作,查尿酸在562,以秋水仙鹼和止痛片後,關節紅腫疼痛有所緩解,但脘腹脹痛,經胃鏡檢查存有慢性糜爛性胃炎,給護胃藥後,胃痛緩解,但擔心痛風再次發作,想以中藥治療。

而且,勵先生同時還有高脂血症,喜歡喝酒。

當時看勵先生雙手指和足蹠趾關節輕度畸形、腫脹,活動時痠麻隱痛,但關節面板不紅。

除了關節症狀,還伴有頭暈,身體困重,形體較胖,脘腹脹滿,飲食差,大便溏,苔白膩。

上述一派脾虛溼困,溼濁內阻之象,中醫給的治療方法是健脾利溼、化濁通絡。

治療方劑,二陳平胃散——

陳皮、姜半夏、厚朴、蒼朮、茯苓、生薏苡仁、炒白朮、土茯苓、蠶沙、綿萆薢、桂枝、甘草。

先服7劑,日一劑,常法水煎溫服早晚各一次。

複診時勵先生說服藥後關節腫脹隱痛緩解,痠麻隱痛、活動不便還在。

效不更方,上方加木瓜、瓜蔞皮、焦山楂後續服七劑。

再診後,上述諸症皆消失,續方去蠶沙、桂枝、生薏苡仁後改炒薏苡仁、加炒黨參、黃芪後再服7劑。

之後累計加起來治療2月有餘,之後低嘌呤飲食,隨訪一年沒復發。

脾虛溼困痛風,二陳平胃散,健脾利溼,化濁通絡,療效甚佳

慢性糜爛性胃炎、脾虛溼困痛風,用二陳平胃散,和胃健脾祛溼洩濁

痛風,西醫以尿酸高引起,中醫屬於痺症,屬於一種依從性差難以治癒的疾病,還易復發。

中醫調理痛風,常標本兼治,頻獲良效。

就像上面的勵先生案例,是因為長期飲食不節引起的脾虛溼困,脾虛為本,溼困留滯為標,所以治療方法適宜於健脾利溼化濁,因為有慢性糜爛型胃炎,適合合方平胃散,方用二陳平胃散。

方中蒼朮、炒白朮、茯苓等健脾利溼;

厚朴、陳皮,可以理氣除溼散滿;

桂枝、溫陽通脈,貴在溫運,使溼濁得以溫化;

薏苡仁健脾滲溼,還能除肌肉筋骨之溼氣;

綿萆薢,利溼去濁、祛風同比;

土茯苓、蠶沙,可以化濁解毒,通利關節。

甘草調和諸藥。

全方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化溼、化濁通絡效果,去除溼濁,關節腫脹自去,疾病自愈。

我們的目標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會犯,遠離痛風石。

有任何想法或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把症狀及報告發來,幫你解讀分析。#謠零零計劃##我在頭條做科普##大有學問##頭條週刊#。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源自網路,侵刪):2014年第6期《江蘇中醫藥雜誌》徐建立等文章《二陳平胃散臨證三案》。

TAG: 痛風平胃散溼困關節脾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