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真的有人註定是貓頭鷹?

早睡早起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真的有人註定是貓頭鷹?

最能代表睡眠習慣的動物,一個是早鳥,一個是貓頭鷹,區別在於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同樣是8小時的睡眠下,22:00 ~ 6:00 睡眠真的比 2:00 ~ 10:00 更健康嗎?

早睡早起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真的有人註定是貓頭鷹?

雖然常說早睡早起身體好,但是這樣的睡眠習慣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有研究表明睡眠型別是由基因決定的,強行改變睡型別不一定就能帶來好睡眠。

但是與其糾結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睡眠其實更重要的是

規律睡眠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鐘(晝夜節律),晝夜節律影響著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其中包括調節睡眠的褪黑素,如果生物鐘被打破平衡,就會出現失眠、入睡困難、起床困難等睡眠問題。

早睡早起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真的有人註定是貓頭鷹?

都說生物鐘決定了睡眠質量,那麼為什麼生物鐘對睡眠的影響這麼大?生物鐘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調節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生物鐘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睡意是由身體內分泌的褪黑素控制的,褪黑素是人體大腦松果體分泌的一種光訊號激素,屬於內源性激素(人體會自己產生),在調節機體“睡眠—覺醒”生物週期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睡早起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真的有人註定是貓頭鷹?

正常情況下褪黑素在沒有自然光線的情況下會開始分泌,但是如果光線攝入量不合適,就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從而導致幫助入眠的睏意減少,影響睡眠質量。這裡的光線不僅僅是自然日光、

燈光以及電子產品的藍光都會影響褪黑素分泌量

因此,如果想要調節生物鐘,讓身體每天11點左右就產生睏意,就要保證褪黑素在睡前達到分泌巔峰,換句話說就要控制我們每天的日光攝入量。

所以建議白天儘量多接觸日光,睡前2小時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使用,讓身體重新適應晝夜節律,從而調節褪黑素的分泌。當然如果環境不允許,則可以根據醫囑補充額外褪黑素來幫助調節生物鐘。

除了控制光線的照射量來調節生物鐘以外,

調節體溫

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人體體溫的變化決定了我們大腦什麼時候釋放疲勞資訊,當體溫升高時我們的腦波頻率就高,大腦保持清醒;反之,當體溫下降時,我們就會感受到累、疲勞、犯困。

因此,如果我們一天中的體溫變化不是很明顯或者沒有形成規律的週期變化,我們就很容易入睡困難。

早睡早起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真的有人註定是貓頭鷹?

在一天中,我們人體的體溫從早晨開始逐漸升高,在晚上10點開始下降,凌晨4點左右達到最低,然後又開始逐漸升高,形成體溫節律。

人體體溫在臨近睡覺時開始下降,當體內溫度與體表溫度的差值越來越小,身體生理反應產生的睡意就會越來越濃。要知道體溫上升越快下降得也越快,想要短時間內降溫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迅速升溫,再透過四肢散熱迅速降溫。所以建議在睡前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 睡前90分鐘沐浴

2。 足浴泡腳

3。 調節室溫(20-25度之間最佳)

4。 適當運動

當我們作息規律,也就是身體形成生物鐘以後,我們的睡眠質量自然就能提高。想要擁有一個高質量睡眠?那就先從搞定生物鐘開始吧~

TAG: 睡眠褪黑素生物鐘體溫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