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我們知道,要建造一幢高樓,首先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樣,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管教,首先也得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是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如果在沒有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之前就想要對孩子進行管教,就像是沒有打基礎就想蓋高樓一樣,是危險而且無效的。有些家長管教起孩子來既輕鬆又有效,而有些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卻遇到很多困難,他們的區別就在於前者與孩子建立起了親密的親子關係而後者沒有。所以,

親密的親子關係是管教孩子的基礎。

第二章  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親密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一個嬰兒得不到任何喜愛、觸控和撫慰,他常常會死於一種奇怪的疾病,這種感情需求的證據在13世紀時就已經被發現了。

當時弗裡德里克對50個嬰兒進行了一次實驗,他想知道,如果嬰兒永遠沒有機會聽到口頭語言,他們究竟會說什麼語言。為了得到準確的結果,他安排專門養母給孩子們洗澡、喂他們吃奶,但是嚴格禁止她們對著孩子說話,也不允許愛撫和哄慰孩子。這個實驗的結果是悲劇性的,因為這50個嬰兒最後全部奇怪地死亡了。

後來,上百次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生命的第一年中,母子間的親密關係對於嬰兒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一本家庭教育書上說的:“愛是一種營養,對嬰兒如此,對兒童如此,甚至對成人也是如此。在那些甚至連一個能夠表達愛意的長輩都沒有的家庭中,孩子會象植物缺少水一樣失去生氣,失去正常心態,甚至死亡。”

以上的研究是個極端的例子。但它也說明了嬰兒早期生命最重要的東西——與保育員(一般是母親)之間親密的互動關係,也就是那些涉及父母與嬰兒之間進行交流的依戀關係。父母與嬰兒之間依戀關係的性質,對父母與嬰兒雙方現在及以後長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母親與嬰兒彼此緊密接觸,在出生後不久就能夠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但是如果母親缺乏適當的經驗,親密關係可能就很難建立起來。沒有建立強烈的母嬰親子關係對兒童未來的社會適應性與情感的健康發展是很不利的,並且可能與兒童虐待或者“母愛剝奪綜合症”這樣的問題緊密相關。

“母愛剝奪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嬰兒沒有增加體重與身高,跌入正常兒童底部的3%(有時到兒童晚期也沒有得到彌補),頭圍也比普通孩子小,無精打采、缺乏食慾,總是生病,而且還會出現更加極端的表現形式,直至死亡。不過,這種極端的表現形式很少發生。有一點令人放心的是,他們沒有出現智力上的不利景況。

在孩子剛出生時就與他建立並始終保持親密關係

嬰兒每天有許多時間是在媽媽的懷抱裡度過的,或者被背在媽媽的身上。媽媽根據他發出的訊號來給他哺乳,並且敏感地對他的哭聲做出迴應。請你設身處地地想象一下,這個寶寶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這個寶寶會感到自己受到關愛,感到很有價值。

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照料的嬰兒因此會產生自我價值意識。

獲得迴應是嬰兒產生自我價值的關鍵

嬰兒發出一個訊號,如哭鬧著要吃奶或者要求得到安慰,媽媽立即做出了迴應,而且媽媽的迴應是和往常相一致的。隨著這樣的訊號——迴應模式在第一年中數千次地重複,寶寶明白了他發出訊號是有意義的:“我餓了有人來餵我,我哭了有人會在乎我、安慰我,有人在聽著我,我是一個值得人們愛的有價值的人!”這樣,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就形成了。

在養育中能得到充分的迴應,與父母關係親密的寶寶知道自己應該有什麼樣的期待。他感到自己掌握著周圍環境的控制權。與之相反,與父母關係疏遠的寶寶會感到困惑。如果她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訊號得不到迴應,他就有可能感到那些訊號根本就不值得發出。這就讓他得出這樣的結論:“我餓了沒有人來餵我,我哭得這麼傷心也沒有人在乎我,看來我不必再發出訊號了,根本就沒有人會在乎我,我是一個不值得人們付出的一錢不值的人!”這樣,一種強烈的負面的自我意識就形成了。這種早期形成的自我意識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而且影響孩子終生。這會成為孩子容易感染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

由於在最初的兩年裡大腦發育非常迅速,所以我們十分強調早期照料的重要性。正是在這個時期,嬰兒把自己發出的訊號與父母的反應做出聯結。如果嬰兒每次發出訊號,父母或者其他養育者都能夠做出迴應,而且迴應是正確的或者基本正確,那麼嬰兒就有這樣的聯結:“我的訊號有迴應,他們在乎我,我是有價值的,我可以控制這個世界。”如果嬰兒在早期與養育者能夠建立起這種聯結,他與養育者就會建立起親密無間的關係,感覺愉快的體驗,這就會在他們心中建立起一種牢靠的安全感與幸福感。他們會努力把這種安全感與幸福感保持下去,即使有了短暫的中斷,過後他們仍然能夠重新找回這種良好感覺。有這種安全感與幸福感的人能夠比較好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因為在遇到挫折之後,他們心裡的安全感與幸福感就像靈丹妙藥一樣,能夠迅速修復挫折所帶來的創傷。安全感與幸福感已經成為他們自我意識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也許會遭受到嚴重的失敗,但他們總是能擺脫挫敗重新站起來。對於那些存在著生理缺陷或者生來天分就比較差的孩子來說,建立這種安全感與幸福感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在他們生命之初,他們尚未意識到他們的缺陷,這個階段如果他們能夠與保育員(一般是母親)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從而使他們獲得牢固的安全感與幸福感的話,那麼即使長大之後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陷也不會產生太大的自卑感了。因為早期建立起來的安全感與幸福感是如此地牢靠,以致於再大的挫折在它面前都變得渺小了。那些早期沒有建立安全感與幸福感的孩子會努力地掙扎著去尋找這種安全感與幸福感,但是由於他們不知道安全感與幸福感是怎樣的感覺,因此他們並不能確定要尋找的到底是什麼。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在幼年時期就得到了親密關係的寶寶,儘管由於家庭問題而經歷了動盪的童年時代,但依然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了。

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

有些父母由於擔心寵壞孩子或自己被孩子所左右而不對孩子的啼哭做出迴應,因而形成了疏遠的、缺乏交流的親子關係,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第一階段,寶寶會哭得更響、更尖利,好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第二階段,如果他們的哭叫總是沒有得到迴應,那麼他們就會停止啼哭,放棄自己的需求。他們會意識到他的生活中缺乏某些東西,因而內心充滿憤怒,對別人產生敵意,性情變得孤僻難處。如果是在第一階段,寶寶會讓你覺得很煩人,父母會想方設法地躲避他。而如果發生在第二階段,寶寶就難以親近,因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就會相當淡漠。發生這種情況會使孩子變得很難管教。他會逐漸建立起這樣的觀念:沒有人真正在乎自己,給他帶來安全和保護的只有他自己。如果一個孩子在認為“只有自己才是可信賴的”觀念中成長,那麼他與父母間的關係就會產生許多問題。由於缺乏親情的父母強迫自己不對寶寶發出的訊號做出本能的反應,因此他們就會變得對孩子不敏感,並且會逐漸對自己的教養技巧失去信心,這是產生教養問題的一個根本原因。

有一位母親帶著她的6歲大的女兒來找我。她的女兒的問題是不願意與任何人說話,而且表情呆滯、眼神無法與人對視、情感淡漠。當談到孩子出生第一年的事情時,這位母親這樣說:“我覺得現在的孩子有很多人寵著慣著,最後都出了問題,所以我覺得不能輕易地滿足孩子的需要,每次孩子哭的時候,即使我是閒著的,我都不馬上做出迴應,而是等她哭累哭不動了,我才去為她換尿布或餵奶。”顯然,這位母親對孩子的冷淡是直接導致孩子冷淡的罪魁禍首。

對於這樣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你透過他的表情就能辨別出來,或者你透過他臉上的冷漠就能辨別出來。這樣的孩子不會主動地與別人進行目光交流,不像與父母感情融洽的孩子那樣給別人以親切的感覺。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通常聽到的描述是:“他看起來很失落。”你也可以透過一個寶寶呆板、執拗的行為表現來判斷他是一個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

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不當的行為上,而且常常是人們指責的物件;或者他會表現出生活在自己的孤獨世界中。這樣的孩子會變得陰沉、憂鬱,大家會覺得他是怨氣滿腹的搗蛋鬼、壞小子。他那些令人失望的行為實際上是他尋求親情的一種應對策略。由於缺乏對感情做出判斷的尺度,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無法懂得如何去重新獲得安全感與幸福感。他在尋求感情方面存在困難,因為他對曾經失去的東西喪失了信心。

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較少主動地去尋求歡樂,周遭很少有讓他高興的事,因為他們滿腹憤怒,所以他們表現出來的是一個搗蛋鬼,一個不遵守紀律的壞孩子,所以他們很少能得到父母及其他成人的認可。因為他們得不到認可,所以他們更加憤怒、更加搗蛋、更加壞,這就使得他的父母及成人更加不喜歡他。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就這樣慢慢地越來越遠了。與父母感情親近的孩子能給大家帶來歡樂,具有親和力。所以父母及成人都喜歡這樣的孩子,因此他們就越有自信,越會表現出大家喜歡的行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因此,在感情方面,往往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隨時開始建立親密關係

你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我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與其建立親密關係的話,難道就沒有補救的機會了嗎?”當然不是這樣的。孩子是有彈性的,而且在任何時候開始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都不算晚。

透過向專家諮詢,與父母感情疏遠的孩子還是能夠和父母親密起來的,他們之間能夠出現給彼此都帶來最大益處的教養關係。當然,這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才能做到,因為自然地形成最佳親子關係的時機已經被錯過了。新生嬰兒比大孩子更容易為父母所接納。越早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感情,以後就越能保持這種親密。

母嬰的依戀關係型別

嬰兒與母親(主要照料人)之間的依戀關係,對嬰兒現在及以後長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把母嬰依戀關係分為“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型依戀”兩種。

最有利於嬰兒發展的型別是“安全型依戀”,與母親在一起時,這類嬰兒把母親作為探索的基礎,在房間中自由走動與玩耍,但是透過觀察母親,進行言語交流,或者返回到她的懷抱,從而經常重新建立接觸關係。當母親離開的時候,嬰兒會感到難過,並且通常停止他們的探索活動。很多嬰兒也會哭叫。在重新團聚的時刻裡,他們熱烈地歡迎母親,並且努力再次建立與她之間的身體接觸或者某些型別的交流。這種嬰兒在重新團聚期間,很少對他們的母親顯示出消極否定的反應。如果難過,他們很容易接受母親的安慰,並且很容易返回到遊戲或者探索活動中。

“不安全型依戀”的嬰兒往往體現出缺乏安全感的行為。在與母親分離和重新團聚的情景中,這類嬰兒往往表現出以下三種行為中的一種:

一種是,在母親離開的時候,他們很少哭叫。在與母親重新團聚時,對他們的母親展示出相當消極否定的行為:或者忽略母親的再次進入或者積極避免與她進行接觸——有時透過觀看其他地方,有時透過拒絕擁抱或者黏附依靠。

一種是,當母親離開的時候,他們非常難過。然而,母親的重新出現沒有撫慰他們的痛苦。奇怪的是,當母親返回的時候,這些嬰兒有時顯示出怒氣。這種怒氣有時非常微妙;例如,甚至當他們好像想要得到擁抱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把母親推開,這體現他們對母親有著愛恨交織著的矛盾感情。

最一種是,他們表現出一定的沒有組織、沒有定向型的行為,例如,在門口大聲哭叫想讓母親出現,然後當他們聽到母親接近的時候,迅速移開腦袋轉向另一邊;或者在陌生的情景中,一動不動地站著,沒有什麼明確反應。

“安全型依戀”與“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之間的差別

行為和能力

“安全型依戀”兒童

“不安全型依戀”兒童

嬰幼兒期的行為

安穩、沉著鎮定、信賴別人、幫助別人;內心具有幸福感,很小的時候就注意觀察、學習周圍的人如何對待別人

固執、焦慮、對人冷淡、怒氣衝衝、依賴性強、行為混亂無序,衝動

順從性

樂於接受指導、對人有禮貌、希望別人高興

封閉、牴觸指導、情緒對立、胡鬧、有戒心;不知道什麼是別人樂於看到的行為;感到受制於人

與同伴交往,建立和維繫友誼

合群、體諒、協作、具有同情心、信賴別人、有人緣、樂於奉獻;能長久地保持真摯的友誼;與不同年齡的群體都能融洽相處

咄咄逼人、好控制別人、自私、不願意做出奉獻、欺負人或者容易受騙;孤僻、封閉、對人冷淡、不相信別人、沒有人緣;缺乏摯深的友情

在學前教育環境中

能成為群體的領導者、好奇、求知慾強烈

疑慮、缺乏學習的好奇心

對別人的體諒和關心

敏感、體貼別人;在做出決定時顧及別人;幫助朋友

自私、不敏感、缺乏同情心

解決問題的能力

熱情、堅韌、樂觀積極、很少有挫敗感、對教導能做出積極迴應、適應性強

具有強烈的挫敗感、消極、很輕易地就放棄、適應能力差

自尊自信

高;具有切實的自我評價能力

低;缺乏切實的自我評價能力

情緒表達

具有適當的情緒表達、坦白率直、和藹可親

拘謹呆板、控制不住怒火、失態、反應過度或者無動於衷

對幫助者的依靠

期待大人的幫助、明智地依靠幫助者的幫助、在與大人的交談中表現出自信;與大人進行目光交流

缺乏信賴、不尋求幫助、避免目光交流

是非觀念

做錯事的時候能由衷地認識到錯誤;具有健康的罪惡感;具有天生的是非觀念

從來不感到自責;是非觀念混亂

成年後的表現

道德上成熟,很可能具有滿意的婚姻關係,不太可能具有上癮的行為,心理比較穩定

道德上不成熟;具有暴力和病態行為的傾向;在感情方面存在障礙;具有滿意婚姻的可能性較小;易於有成癮行為

說明:這個表格的內容僅僅是統計上的相關。希望讀者不要簡單地“對號入座”。教育是複雜的,一個人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如果你的孩子有類似的問題,嬰兒期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可能僅僅是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

簡而言之,“安全型依戀”的兒童的特點有:

有安全感,信任這個世界,很自信,探索能力強,到6歲時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情感更成熟,對人更友好,更加獨立自主,更加好奇,更加好學,更有彈性。

“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的特點有:

沒有安全感,不信任別人,顯得焦慮、膽怯,適應能力差,厭食,遇到困難易放棄,面對壓力易產生挫折感,有很多行為問題,有的5歲時就表現出了破壞或攻擊別人的行為問題。

TAG: 孩子嬰兒父母母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