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越多,越不快樂?

娃說要買幾樣美術工具,我把淘寶開啟,讓她自己挑。

半個小時過去了,她在淘寶的路上越走越遠,卻始終無法決定買哪個。

這種感覺我太懂了,點外賣時看到眼花繚亂的美食推薦,就會心頭一緊,四下茫然。

外出,如果身邊有一個去哪、怎麼去、吃什麼、住哪裡、玩什麼都果斷決定的有擔當之人,那就填滿了70%的快樂。只需不帶腦的跟著,把心情和智商都放在體驗新鮮事物上,餘下30%的快樂,也會滿滿的溢位。

選擇,即有A就不可有B,不能兩者兼顧。如果兩者都有長處,那麼選擇了其中一個,被放棄的那個就會成為遺憾。遺憾的感覺會影響得到的快樂。

所以,選擇越多,累積的遺憾也會越多,當遺憾的感覺超出事情本身帶來的快樂時,就會不做選擇。

為什麼選擇越多,越不快樂?

許多人去餐廳吃飯,喜歡點套餐。或者去選擇範圍有限的小店,輕鬆決定。因為做選擇實在是一個浪費時間與精力的痛苦過程。

特別佩服一種人,他在大家互相推諉,不知點什麼好時,會主動菜點,還能點好菜。這份體貼周到、駕輕就熟、信手拈來、自信篤定有如超能力附體。敬仰之。

佛洛伊德說:“大部分人不是真正想要自由,因為自由伴隨著責任。而多數人害怕責任。”

在職場中,人們怕負責任,選擇越多,責任越大。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是件容易的事,當無法取捨時,大部分人會採取推卸的方式。因為不選擇,就沒有“選錯”這個責任。

為什麼選擇越多,越不快樂?

有個實驗是請受試者品嚐6種或24種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嘗完後可獲得現金券現場抵價。結果發現,24種口味的攤位品嚐的人雖然比較多,但真正使用現金券去買冰淇淋的人,多數都集中在6種口味的攤位。

這種現象跟我們的直覺相反,沒想到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反而減少了購買慾。

我們都以為人類喜歡主控,越多選擇越好,其實不是。我們的祖先演化來時,每天所面對的是簡單的二選一:戰或逃,要或不要。

沒有這麼複雜的決定,難怪簡單才會快樂

為什麼選擇越多,越不快樂?

我總喜歡去同一個地方、做同樣的事、點相同的菜。喜歡的T恤,同款不同色各買一件。內衣認準了,就回購好幾年,不輕易再做選擇或嘗試。

相同級別的事物之間差別不大,最終帶來體驗是比較相似的。假如你被豐富的選擇所包圍,你做分析和決策的成本會非常高,往往是一種不必要的消耗。

快不快樂是個態度問題,如果你面對的是難以決擇的選擇,那麼,不管最後選擇是什麼,都是個好的選擇,接受它,你就快樂了。

選擇只是個開始,圓滿完成它才是目標。

TAG: 選擇快樂遺憾口味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