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用藥出現“劑末現象”,該怎麼辦?

”我父親66歲,帕金森病史已經有7年多了,用藥方面主要是用多巴絲肼片,用量為每天3次,每次半片的劑量,一直以來用這個劑量,他的症狀控制的還可以,但是從去年開始這個藥物好像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以前吃完藥半個小時後就能感受到症狀得到緩解,而且藥效也能維持好幾個小時,現在用藥之後可能要1個小時才能有效果,且藥效時間維持只有1個多小時了,請問這種情況是怎麼回事?要加大藥量嗎?該怎麼辦呢?期待您的回覆。”

這位網友父親遇到的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劑末現象”,“劑末現象”指的是帕金森病人在進行用藥治療多年之後開始出現藥物效果減退且藥效的持續時間變短,患者藥量需要不斷增加才能達到控制好症狀的一種現象。

帕金森病患者用藥出現“劑末現象”,該怎麼辦?

劑末現象有哪些症狀表現?

劑末現象都有哪些症狀表現呢?一般來說劑末現象有兩種症狀表現,也就是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當患者出現劑末現象時,患者的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都會再次明顯地表現出來,因為你本身藥效以及藥效的持續時間就變短了,那麼像震顫、動作緩慢、肢體僵直、全身乏力、身體平衡功能障礙以及日常動作行動的靈活性都會下降、還有一些吞嚥、語言方面的功能障礙等症狀都會一一顯現出來。其次就是非運動症狀,譬如睡眠障礙、便秘還有思維遲鈍、覺得胸悶氣急、腹部難受、多汗、部分患者可能還會出現性格脾氣大變的情況,等等這些非運動症狀在出現劑末現象之後都可能會呈現出來。那麼,該如何延緩這種“劑末現象”的發生呢?

帕金森病患者用藥出現“劑末現象”,該怎麼辦?

如何延緩“劑末現象”的發生?

首先,

注意合理用藥,與醫生多溝通交流,在整個用藥過程中要重視隨訪

。在開始用藥前,要將自身的情況,譬如從事什麼職業,對於用藥想到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期望值是什麼,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等等這些資訊,充分與醫生溝通,醫生可以結合這些資訊,針對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用藥過程中一定要遵從醫囑進行按時規律的藥物治療,隨訪過程中也要與醫生溝通自身用藥之後的一些反饋,這樣便於醫生為您調整用藥劑量以及服用方法以及藥物的選擇。

其次,

不要自行調整用藥的劑量。

就算帕友出現了“劑末現象”,也不要灰心,現在還是有方法來控制它的,譬如說我們可以在保持每天的總劑量不變的情況下來增加一個用藥的次數,同時又每次減少用藥劑量的方法來做調整,也可以加用其他藥物,譬如恩託卡朋這類COMT抑制劑,來強化多巴絲肼片的作用,使它的血藥濃度維持在比較穩定的一個狀態,當然也可以考慮加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類的藥物。如果說患者出現劑末現象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調整之後,效果還是不明顯的,也可以考慮選擇手術治療。

然後,就是

心態問題

,不管是患者還是患者家屬,都要

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只要能夠早期診斷早治療,日常規律藥物治療,同時堅持隨訪和康復鍛鍊,也是可以維持一個比較好的生活質量的,家屬要多給予患者支援和鼓勵,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上,都要給予足夠的關愛。#健康科普大賽##帕金森##帕金森有個劑末現象,這是啥意思##帕金森病#

TAG: 劑末用藥症狀現象帕金森病